到底誰才Antisens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些讀原文小說的女子們

我讀的高中有許多人在家說話是雙語並行的,和這些同學們相處,雖然偶爾中英夾雜,但並不會出現讓人覺得太誇張的晶晶體,也沒看過他們讀原文小說(除了英文課指定讀物之外),所以當我上大學,第一次看到同屆同學捧著原文小說讀時,心中充滿了詫異。

那些同學大部分是從第一志願女校畢業的,讀我們學校分數最高的科系,共通點除了喜歡讀原文愛情小說之外,就是遇到男生時聲音會高個八度,講話開始結結巴巴怪腔怪調,導致當時的我覺得她們實在是假掰到不行,也讓我對她們敬而遠之,畢竟光是看到就被噁心到了,完全不想跟她們接觸。

還好我們只有通識課會遇到,但即使過了十幾年,那個印象仍然強烈。

前年先生的表妹北上來住我們家,某次她說要買本小說犒賞考完試的自己,愛讀小說的我忍不住好奇她會買什麼書,央求她回來後讓我看一眼封面。沒想到她買的就是當年讓我對那些女同學敬而遠之的英文愛情小說。

她不是那種會想用讀原文書來彰顯自己能力的人(而且當時住在我們家重考,除了我們身邊也沒有別人,根本沒必要),讓我真的非常好奇,這麼多書可以選,為什麼要選英文愛情小說?不覺得很難讀嗎?

她跟我說,其實她讀英文小說比讀中文小說輕鬆,而會選這本,只是覺得封面好看而已。

這件事稍微衝擊到我,對我而言,最方便閱讀的一直是自己的母語,於是我就用自己狹隘的觀點看別人,認為讀英文小說的人很假,只是想要表達自己英文很好,卻從沒想過「她們可能只是讀英文比較輕鬆」的可能性。(至於表妹為什麼可以瞬間說服我,因為我知道她的成長過程,她爸爸是如何努力讓她變成一個英文好的人,而她也真的順應父親的要求努力著,再來就是她的中文理解能力真的不好,不好到我為此驚訝過。)

回想十幾年前那些女生,畢竟是第一志願畢業的人,可能從小家裡細心栽培,也是雙語教育,加上那間女校出了名的「會給學生比課業應有更多的素養」(來自許多從那間學校畢業的人說的,她們相當引以為豪),那些女同學會讀英文小說似乎就沒那麼奇怪了。至於跟男生說話時怪腔怪調這回事,可能只是不習慣跟男生相處,不知道怎麼講話吧?(會這麼說,是因為大一時有一個女校畢業的同學跑來問我怎麼跟男生講話,我當時也覺得這問題很奇怪)

原來從頭到尾我才是那個丑角,坐井觀天地認為她們的行為怎樣怎樣,我才是那個最antisense的人。

青蛙就是我,呱。


以下都是碎碎唸,對一個接近中年的女子碎碎唸沒興趣的人可以離開了。

所以說,「主義」到底是什麼東西?

今天去開會,中間偷跑去逛誠品,買了一本叔本華的書。先生忍不住問我,「你怎麼這麼喜歡叔本華?他是什麼主義?」(他會這樣問,大概是因為家中還有其他叔本華的書,而我基本上只看小說,所以他會特別注意到「非小說」的書)

我瞬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我喜歡叔本華只是因為他講話很好笑,我讀得很樂,我真的不知道他什麼主義。還有,主義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我真的講的出一個XX主義,他又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我自認為是一個俗人,很多看起來很有知識的東西我都沒讀過,對於「XX主義」都只有模糊的概念。但光是憑那些模糊的印象,我也知道不可能三言兩語解釋一個「主義」,這樣「XX主義」不就只是一個標籤?

因為要好好理解一件事/一連串有脈絡的想法太花時間跟腦力,所以人們需要標籤,來減少腦力的負荷(畢竟這個時代資訊爆炸嘛),而「懂XX主義」這個標籤似乎又跟「知識分子」畫上等號,我討厭標籤,也討厭被貼標籤,還好我什麼都不懂,標籤貼不到我身上。


再來說個「政治不正確但我覺得超級antisense」的事情。

在Black Lives Matter(說到BLM,我也覺得超奇怪,這不是本來就應該這樣的嗎?不管什麼種族,每個人的生命都很重要,但我想會特別強調,應該是有其必要的吧?可能文化背景不同,就像在台灣,要強調過馬路走斑馬線比較安全,其他國家可能不用?)之後,魔法風雲會把一張卡排下架了。那張卡片的效果是「消滅所有黑色生物」。

我沒有玩魔法風雲會,但在奇幻作品中,普遍指的「黑色生物」是指邪惡生物(像是巫妖、喪屍之類的),並不是指他們的膚色。

因為BLM而下架這張卡片只讓人覺得為了政治正確而政治正確。

套句朋友說的話,「我強烈支持在一個作品中加入多元包容的政治正確價值,但我反對為了加入這些東西去破壞一個現有的好作品,尤其打著知名IP大旗,卻完全對IP沒愛只想強加一堆東西進去的情況」(這話是指最近出了魔戒主題卡牌,而亞拉岡的圖樣是個深膚色的人)

raw-image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迪士尼最近翻拍的真人電影(是什麼就不說了,當時也一堆人討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玩?就像你不會去找個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去演真人版阿拉丁,為什麼要找深膚色的人去演北歐童話故事裡的角色?只為了政治正確?

同樣的主題,夢工廠就玩得高明多了,直接讓紅髮白膚的女主角變成反派,讓原本深膚色的反派化身主角,既能致敬既有IP,又能政治正確,這樣不是很好嗎?

雖然有點興趣,但我大概又會忙到沒空看,當大人好討厭。

以上。

我討厭吵架,也懶得吵架,如果有人要吵架的話,我不會回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n-avatar-img
2023/03/24
感謝您參與徵文活動!!
avatar-img
阿洛洛的沙龍
25會員
68內容數
這裡是放我的作品的地方,身為一個起步不久的插畫學徒,雖然還不厲害,但是想記錄自己的成長。
阿洛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7
看了《驀然回首》,我沒看過原作,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大推,於是準備好心情進了電影院。 以下是有劇透的心得。 原本在校刊上畫四格漫畫的藤野,在看到了比自己厲害的作品之後很努力想要進步,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朋友玩樂、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全部變成繪圖練習,在學校的所有空檔也都在畫畫。
Thumbnail
2024/08/07
看了《驀然回首》,我沒看過原作,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大推,於是準備好心情進了電影院。 以下是有劇透的心得。 原本在校刊上畫四格漫畫的藤野,在看到了比自己厲害的作品之後很努力想要進步,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朋友玩樂、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全部變成繪圖練習,在學校的所有空檔也都在畫畫。
Thumbnail
2024/06/03
這篇文章記錄了挑戰畫二次元非Q版人物的過程,由於沒有畫二次元人物的經驗,整個過程充滿了挑戰與學習。
Thumbnail
2024/06/03
這篇文章記錄了挑戰畫二次元非Q版人物的過程,由於沒有畫二次元人物的經驗,整個過程充滿了挑戰與學習。
Thumbnail
2024/05/20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2024/05/20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喜歡去解釋書裡的一切, 即使別人都說我太主觀 摻入太多自我去解讀, 我還是確信我是理解書的, 理解書裡的那些 我的單向摯友們
Thumbnail
我喜歡去解釋書裡的一切, 即使別人都說我太主觀 摻入太多自我去解讀, 我還是確信我是理解書的, 理解書裡的那些 我的單向摯友們
Thumbnail
之前有看過<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 這幾天在略讀蘇予昕心理諮商師的兩本書。 <心理能量使用說明書>、<活出你的原廠設定>。跳著看適合自己的部份。 不過不是要寫讀書心得,因為看完書肚子都很餓?🤯 突然腦子有個靈感。 我很了解自己當有正事要做時,我腦子會時不時發出負面的評語還有過去被霸凌的回憶。 然後
Thumbnail
之前有看過<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 這幾天在略讀蘇予昕心理諮商師的兩本書。 <心理能量使用說明書>、<活出你的原廠設定>。跳著看適合自己的部份。 不過不是要寫讀書心得,因為看完書肚子都很餓?🤯 突然腦子有個靈感。 我很了解自己當有正事要做時,我腦子會時不時發出負面的評語還有過去被霸凌的回憶。 然後
Thumbnail
來這裡已三週,除了人口年齡分布還算平均,雷同那討人厭的地球人素質也令人熟悉,紛爭、忌妒、排擠……不勝枚舉!我國中時的經驗發揮得淋漓盡致,若以地位之說也算穩固不好惹。
Thumbnail
來這裡已三週,除了人口年齡分布還算平均,雷同那討人厭的地球人素質也令人熟悉,紛爭、忌妒、排擠……不勝枚舉!我國中時的經驗發揮得淋漓盡致,若以地位之說也算穩固不好惹。
Thumbnail
Antisense,如果想得出更好的方案也不用徵文了,我們在做這商品設計前有自知之明的寫下「請謹慎挑選」的字樣,但辦活動是被動接受就沒有特別強調,但如果不要斷章取義應該是不會太氣憤。
Thumbnail
Antisense,如果想得出更好的方案也不用徵文了,我們在做這商品設計前有自知之明的寫下「請謹慎挑選」的字樣,但辦活動是被動接受就沒有特別強調,但如果不要斷章取義應該是不會太氣憤。
Thumbnail
我對方格子容許這樣的主題徵文實在是感到無比失望。 批判本身並沒有問題,但當你批判錯人時,你是在解決出問題的人,還自以為自己提出了開啟對話的可能而沾沾自喜。 沒有比這更假掰的事情了。太荒唐了。
Thumbnail
我對方格子容許這樣的主題徵文實在是感到無比失望。 批判本身並沒有問題,但當你批判錯人時,你是在解決出問題的人,還自以為自己提出了開啟對話的可能而沾沾自喜。 沒有比這更假掰的事情了。太荒唐了。
Thumbnail
「我讀的是英語系。」感覺就像是一則大家忍住不講的笑話。 我還記得大學一年級有一門課,叫做「文學作品導讀」,教授跟我們說: 「最會失業的,就是英文系。」 在那個當下,我旋即就知道他接下來要講什麼了,大概就是什麼要我們培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百個專長之類的技術道德神話。 你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氣的。
Thumbnail
「我讀的是英語系。」感覺就像是一則大家忍住不講的笑話。 我還記得大學一年級有一門課,叫做「文學作品導讀」,教授跟我們說: 「最會失業的,就是英文系。」 在那個當下,我旋即就知道他接下來要講什麼了,大概就是什麼要我們培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百個專長之類的技術道德神話。 你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氣的。
Thumbnail
我至今仍記得,在我念高中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同學說:「我從不讀課外書。」為什麼我會對這句話印象這麼深刻?那是因為我聽到了那位同學話中透露出的些許自豪。 你不可能有最「純潔」的思想 不想自身思想被影響的原因 多讀書並不是為了讓你有自己的想法 什麼是好書?讀不進去怎麼辦?試試先求有再求好
Thumbnail
我至今仍記得,在我念高中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同學說:「我從不讀課外書。」為什麼我會對這句話印象這麼深刻?那是因為我聽到了那位同學話中透露出的些許自豪。 你不可能有最「純潔」的思想 不想自身思想被影響的原因 多讀書並不是為了讓你有自己的想法 什麼是好書?讀不進去怎麼辦?試試先求有再求好
Thumbnail
「妳想要說服我,是因為妳認為妳的病毒被人看穿了本質,所以妳努力地想要補救這件事,只為了確保妳的事業能夠一帆風順。然而,妳的潛意識渴望有人制止妳,因為這是在荼毒社會。如果這個國家的暴政、貪污己無法無天得能夠成為『白手套』,那妳這種小說就是他們的『黑手套』吧?」
Thumbnail
「妳想要說服我,是因為妳認為妳的病毒被人看穿了本質,所以妳努力地想要補救這件事,只為了確保妳的事業能夠一帆風順。然而,妳的潛意識渴望有人制止妳,因為這是在荼毒社會。如果這個國家的暴政、貪污己無法無天得能夠成為『白手套』,那妳這種小說就是他們的『黑手套』吧?」
Thumbnail
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 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實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別人打架,在國中時,也曾被記過警告,高中時,挑染頭髮,考大學時,忽略家人的建議,堅持只填了我理想的校系。以前有人稱讚我是個很乖巧的小孩,我媽
Thumbnail
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 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實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別人打架,在國中時,也曾被記過警告,高中時,挑染頭髮,考大學時,忽略家人的建議,堅持只填了我理想的校系。以前有人稱讚我是個很乖巧的小孩,我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