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路總局建設宜蘭的同時,也砸爛宜蘭的文化立縣招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3/1在宜蘭縣區域立委陳歐珀的安排下,規劃了一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考察,特別邀請了交通部長王國材親自蒞臨,當天安排了九個對於宜蘭非常重大的交通建設,雖說是追蹤目前進度,仍然有許多需要討論的議題,但因為議程緊湊,最後也只能說是陳歐珀重新回到交通委員會的一個開場秀,並邀請各方代表前來的大拜拜活動。
蘭陽大橋。 圖片來源:宜蘭縣交通局
其中的議題當然有很多可以探討,不過本篇就先針對「蘭陽大橋改建」將拆除宜蘭縣指定歷史建築的「蘭陽舊鐵公路橋」來進行討論。
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蘭陽大橋因橋樑底部高度不足,颱風溪水暴漲會有封橋的危機(至今為止有3次封橋的紀錄),公路總局計畫以25億元進行改建,而目前因大橋旁存有一座登錄為宜蘭縣歷史建築舊鐵公路橋,如欲改建就須拆除這座鐵公路橋,至今未獲宜蘭縣政府文資委員同意。
公路總局目前的態度仍是希望拆除,並表示:「採數位影像保存或局部現況保留。」虧公路總局講得出來!其實公路總局完全沒有考慮保留舊橋的可能性,從頭到尾只有「拆除」的唯一選擇,任何保留的考量或是可行方案都沒有。
而公路總局在面對歷史文化建物從不思考其存在的意義,一心只想著能盡快完成工程就好,公總提出能拍照保存或保留部分構造的建議,只是淺碟式保留歷史建物,根本無心保存歷史建物,還美化說成延續文化記憶?
文史專家林正芳於西鄉德政碑旁,說明西門橋改建將造成的影響。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其實從宜蘭的西門橋改建就可以看出公總漠視文化資產的態度。西門橋旁的「西鄉德政碑」,公路總局原本打算將改建後的機車引道直接包圍或是蓋過西鄉德政碑,要不是宜蘭文史專家林正芳老師即時提出質疑,公路總局可能連配套保存措施都沒有想過,當時宜蘭縣政府相關單位還完全不知情,差一點讓「西鄉德政碑」這麼重要的宜蘭歷史文物被消失,永無天日。
公路總局能不能夠在改建規劃上,提出「共存」的方案?以保存舊鐵公路橋為前提,在工程技術上進行調整,而不是只有拆除的選項,這樣未來就不用只透過照片,看著殘斷保存的橋墩來了解這段歷史,建議以新橋與舊鐵公路橋共存為目標來進行規劃。
此外,宜蘭縣政府也應該深刻檢討,不能只是將舊鐵公路橋登錄為歷史建築就沒事,長久以來,縣府沒有加以規劃及管理,任由舊鐵公路橋風化鏽蝕斑駁,也未規劃導覽解說,舊鐵公路橋歷史文化的價值未被大家看見與重視,才會讓公路總局認為拆掉就好。宜蘭縣政府應積極評估活化為自行車道的可行性,如何讓舊鐵公路橋建物達到安全標準,讓民眾多一處可親炙的歷史景點,即使評估後無法進入橋面參觀走動,也可在鄰近區域規劃解說立牌,讓民眾就近瞭解宜蘭縣首座鐵公路橋架是如何共構,以及她在宜蘭交通史上深遠意義與歷史文化的價值。
希望宜蘭縣政府能趁此機會好好思考,縣內這樣的歷史建物應該怎樣進行活化,讓民眾能夠更親近瞭解宜蘭交通史上重要的文化資產。
『蘭陽鐵公路橋』介紹
左為公路橋(舊蘭陽大橋)、右為鐵路橋。 圖片來源:宜蘭縣史館
「鐵公路橋」是共構橋樑的兩座橋,一個是1934年春天開通的「鐵路橋」及隔年7月開通的「公路橋」。
鐵路橋最一開始,在1919年日治中期以木造的臨時橋興建,但由於宜蘭多雨,橋樑常被洪水沖毀導致傾斜彎曲,多次修整,才在1929年臺灣總督府要進行濁水溪治水工程時,趁此改建更堅固的鐵橋,為全長785公尺,下部結構為雙沉箱基礎與鋼筋混凝土橋墩、上部結構為鋼鈑梁構造,就是現存於蘭陽大橋旁的鐵路橋。
1933年凱旋橋。 圖片來源:宜蘭縣史館
還沒有公路橋前,聯絡宜蘭溪南與溪北的道路是今宜蘭市凱旋路南端路底及五結鄉鎮安路北端路頭之間有一座凱旋橋,但同樣因為宜蘭的多雨,凱旋橋時常遭洪水沖失,便於1933年重建,採用鐵筋混凝土高架的「凱旋橋」。但這座凱旋橋,在後來的鐵公路橋通車後,凱旋橋就被禁止通行並拆除,其部份材料也被移作東港橋架設用。
1935年公路橋(舊蘭陽大橋)全貌。 圖片來源:宜蘭縣史館
橋面兩側為洗石子護欄。圖片來源:Google map
前述的鐵路橋於1932年開工,於此同時,在地方人士的陳情下,希望新建的鐵路橋能一併架設公路橋共構橋樑,於是公路橋也在1935年完工。這座公路橋,橋面兩側為洗石子護欄,造型簡潔,表現出混凝土建築特點,是宜蘭地區最早的現代化大型橋梁。
蘭陽溪舊鐵路橋。 圖片來源:宜蘭縣文化局
後來因公路橋的交通量增加,在1971年公路橋拓寬9公尺,拓寬後還是不夠用,於是在1991年新蘭陽大橋完工通車,這座公路橋正式停用;鐵路橋也因單線容量不足,在1981年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時,上部鋼樑結構全部更新繼續使用,直至2006年蘭陽溪鐵路橋雙線通車後,拆除鐵路橋上的枕木與鋼軌,鐵路橋也正式停用。
後來宜蘭縣政府以宜蘭縣境內唯一鐵公路橋架共構的橋樑,採沉箱式興建,為跨越蘭陽溪的第一座現代化橋樑,解決了溪南溪北交通的障礙,在宜蘭交通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於2002年登錄「舊蘭陽大橋」,2006年登錄「蘭陽溪舊鐵路橋」為宜蘭縣歷史建築。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郭稟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和大家聊聊員山水源地的一些問題,大家都稱員山是水的故鄉,卻沒有人很在意員山水源發生的事情,今天邀請這幾年一直跟我們密切合作,一起關心很多宜蘭事情的宜蘭惜溪聯盟康芳銘老師,來跟我們聊聊關於員山的水,過去從大湖溪,52甲溼地,一直到台二庚等等很多環境議題,都是康老師用心也很用力的在保護宜蘭的環境。
宜蘭發生了一起冬山國中學生遭砂石車輾壓的交通事故,年輕的生命瞬間消逝,令人哀痛。上週三(1/11)交通部公路總局將到車禍現場進行會勘。 ​這起車禍中,讓我最納悶的是車禍已經發生一段時間,竟看不見宜蘭縣政府的態度與角色,只有縣長在跑攤、頒獎的訊息,宜蘭縣政府完全置身事外,難道都沒有責任嗎?
今天和大家聊聊員山水源地的一些問題,大家都稱員山是水的故鄉,卻沒有人很在意員山水源發生的事情,今天邀請這幾年一直跟我們密切合作,一起關心很多宜蘭事情的宜蘭惜溪聯盟康芳銘老師,來跟我們聊聊關於員山的水,過去從大湖溪,52甲溼地,一直到台二庚等等很多環境議題,都是康老師用心也很用力的在保護宜蘭的環境。
宜蘭發生了一起冬山國中學生遭砂石車輾壓的交通事故,年輕的生命瞬間消逝,令人哀痛。上週三(1/11)交通部公路總局將到車禍現場進行會勘。 ​這起車禍中,讓我最納悶的是車禍已經發生一段時間,竟看不見宜蘭縣政府的態度與角色,只有縣長在跑攤、頒獎的訊息,宜蘭縣政府完全置身事外,難道都沒有責任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有段時間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發炎,後來靠吃素才慢慢有所改善。所以當初在書局看到《素食者》這本書時,我以為它是一本探討素食的書,便拿起來翻閱。 (如果當時看到的是中國翻譯的書名《植物妻子》,我可能連翻開的興趣都沒有。) 當下意外發現《素食者》是本節奏流暢的小說,雖然開篇內容有點像靈
Thumbnail
宗教,雖然曾經被殖民勢力用作侵略的工具,但它同時也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催化劑。宗教在殖民過程中既帶來了文化的變革,也促成了不同信仰和文化的創新和融合。
Thumbnail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智能助手到圖像生成工具,AI無處不在。許多AI工具標榜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多可能性,並且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像是ChatGPT這樣的語言模型,無論是在寫作、解答問題,還是提供建議上,都發揮了顯著作用
Thumbnail
台東,這座擁有絕美山海景色的城市,是許多旅人心中的秘境。這趟四天的旅程 我們累積步行超過110公里,走過台東市、卑南鄉、太麻里鄉、知本鄉 從海洋到山脈,台東的美景不僅打動了我們的雙眼,更撼動了我們的心靈 探索台東的四天山海奇遇|110公里的美景與文化之旅 圖/來自跟著kevin~探索新篇章提
Thumbnail
《塑膠花》作為臺灣少見的公路愛情影集,展現了角色在逃亡旅途中的迷茫與尋找自我。本篇文章深入分析這部影集如何融合嬉皮文化元素,並探討角色間的畸戀與救贖,以反映真正自由的意義。
Thumbnail
高雄民族陸橋在鐵路地下化前有兩條較短的陸橋,鐵路地下化後兩條短陸橋被拆除,只保留了主橋。主橋原因未拆除是因為下面是私人土地。高雄民族陸橋的日夜變遷反映了城市交通設施的進步,見證了高雄市的歷史記憶。
Thumbnail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針對文化部於今年8月26日《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通過,將現有兩處古蹟,即「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並調整名稱為「熱蘭遮堡遺構」一事,經文化部與成大建築系黃恩宇老師說明,筆者有以下兩點疑問及想法,供各界先進參考:問題一:原兩處古蹟為何遲未合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有段時間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發炎,後來靠吃素才慢慢有所改善。所以當初在書局看到《素食者》這本書時,我以為它是一本探討素食的書,便拿起來翻閱。 (如果當時看到的是中國翻譯的書名《植物妻子》,我可能連翻開的興趣都沒有。) 當下意外發現《素食者》是本節奏流暢的小說,雖然開篇內容有點像靈
Thumbnail
宗教,雖然曾經被殖民勢力用作侵略的工具,但它同時也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催化劑。宗教在殖民過程中既帶來了文化的變革,也促成了不同信仰和文化的創新和融合。
Thumbnail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智能助手到圖像生成工具,AI無處不在。許多AI工具標榜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多可能性,並且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像是ChatGPT這樣的語言模型,無論是在寫作、解答問題,還是提供建議上,都發揮了顯著作用
Thumbnail
台東,這座擁有絕美山海景色的城市,是許多旅人心中的秘境。這趟四天的旅程 我們累積步行超過110公里,走過台東市、卑南鄉、太麻里鄉、知本鄉 從海洋到山脈,台東的美景不僅打動了我們的雙眼,更撼動了我們的心靈 探索台東的四天山海奇遇|110公里的美景與文化之旅 圖/來自跟著kevin~探索新篇章提
Thumbnail
《塑膠花》作為臺灣少見的公路愛情影集,展現了角色在逃亡旅途中的迷茫與尋找自我。本篇文章深入分析這部影集如何融合嬉皮文化元素,並探討角色間的畸戀與救贖,以反映真正自由的意義。
Thumbnail
高雄民族陸橋在鐵路地下化前有兩條較短的陸橋,鐵路地下化後兩條短陸橋被拆除,只保留了主橋。主橋原因未拆除是因為下面是私人土地。高雄民族陸橋的日夜變遷反映了城市交通設施的進步,見證了高雄市的歷史記憶。
Thumbnail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針對文化部於今年8月26日《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通過,將現有兩處古蹟,即「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並調整名稱為「熱蘭遮堡遺構」一事,經文化部與成大建築系黃恩宇老師說明,筆者有以下兩點疑問及想法,供各界先進參考:問題一:原兩處古蹟為何遲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