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子,算算誰欠誰比較多等等,因為無法解釋先天上的條件,與後天的境遇差異,而尋求心理學、算命或宗教、追求靈性覺醒,期待得到一個說法,來解釋自己今時今日的情況,而通常都是不好的那些情況,我就是這樣。
說到底,有時覺得問題很簡單。以為“債務還清就沒問題了”。但是有時又感覺很難,當債務就算還清好了,訝異的是,欣喜竟持續不了太久,轉而又面臨不同的狀況,自己仍然在不快樂的漩渦中打轉。也就是說,與其說在尋求答案,更多的希望是期盼有解決辦法。除了瞭解“為什麼我是如此?”,“我能怎麼做?”以外,更想知道“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事情如我所願?”、“我要怎麼做才可以像他一樣?擁有他所擁有的?”,甚至是“我該怎麼做下輩子才能出生在那樣好的家庭?”然後再自我討拍,自我安慰“羨慕的對象必定有他不為人知的苦”、“有錢人也不見得快樂”等既羨慕又嫉妒的矛盾心態。
只是,在尋求答案的過程,創造出人世間的的這些規範跟說法的,到底是誰呢?不也是人嗎?然而我們對所發生的事如今的這些解釋正確嗎?會不會,我們對所發生的事其實一無所知呢?
我們其實一無所知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G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M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0
說到底,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不過把責任推卸在他人身上,的確表面上是輕鬆的,可其實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往往一再重蹈覆轍。
但如果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也代表著瞭解自己永遠都有選擇。主控權真的不在別人身上。那麼立刻就可以從“受害者”轉為“創造者”,而後者是有力量的。
看似勉強自己做的一件事,值得探討
2023/05/10
說到底,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不過把責任推卸在他人身上,的確表面上是輕鬆的,可其實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往往一再重蹈覆轍。
但如果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也代表著瞭解自己永遠都有選擇。主控權真的不在別人身上。那麼立刻就可以從“受害者”轉為“創造者”,而後者是有力量的。
看似勉強自己做的一件事,值得探討
2023/04/30
記得坐車在東部的路上,我總是沿途拍下天空、海岸與路樹。其實照片平常不怎麼回顧,近日整理時,發覺大多記不得照片裡的這片天空、這棵樹是在哪段路上?哪個位置?
路樹行道樹數量之多,天空幾乎到處都可見,除非印象特別深刻,想不起來應該也算正常。
人生一直在往前走,時光不停。生活中出現的大小事物,相遇的無數人等

2023/04/30
記得坐車在東部的路上,我總是沿途拍下天空、海岸與路樹。其實照片平常不怎麼回顧,近日整理時,發覺大多記不得照片裡的這片天空、這棵樹是在哪段路上?哪個位置?
路樹行道樹數量之多,天空幾乎到處都可見,除非印象特別深刻,想不起來應該也算正常。
人生一直在往前走,時光不停。生活中出現的大小事物,相遇的無數人等

2023/04/23
從2022年看了一部紀錄片“Dominion”開始,沉浸在各種素食、營養、環保相關的紀錄片巡遊中。因應觀念上的改變,生活習慣也隨之調整。

2023/04/23
從2022年看了一部紀錄片“Dominion”開始,沉浸在各種素食、營養、環保相關的紀錄片巡遊中。因應觀念上的改變,生活習慣也隨之調整。

你可能也想看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為什麼有這些感覺?」「我在這裡要做什麼?」這一連串的問題,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數十年。
玄學、心理學、科學、哲學…好像都沒有找到我能聽得懂的答案。我想,這和很多書上提到的「我們 ”人” 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上?」「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要做什麼?」的問題是差不多..

「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為什麼有這些感覺?」「我在這裡要做什麼?」這一連串的問題,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數十年。
玄學、心理學、科學、哲學…好像都沒有找到我能聽得懂的答案。我想,這和很多書上提到的「我們 ”人” 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上?」「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要做什麼?」的問題是差不多..

在這世上,多數的人感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好像每個人都是這樣子過的,或認為這個世界的運作機制就是如此,只能接受,沒有什麼好質疑的
真是這樣的嗎?
如果這一切本就該如此,那麼那些聖人、智者與哲人不就是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沒事找事,自尋煩惱,自討苦吃?

在這世上,多數的人感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好像每個人都是這樣子過的,或認為這個世界的運作機制就是如此,只能接受,沒有什麼好質疑的
真是這樣的嗎?
如果這一切本就該如此,那麼那些聖人、智者與哲人不就是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沒事找事,自尋煩惱,自討苦吃?

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

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

二元 小我 自我幻象
當我明瞭一些事情後 漸漸的會看透一些遊戲規則
身為人的反應模式 行為處事 讓自己好像那麼懂了一點又好像不是那麼清晰
尤其是在真正生活經驗中遇到時 我知道自己無法再用以前的方法過日子
好像是自己看透了
還是 這是沒看透
要怎麼保持高度看待事件 那可是門工夫
就像每個人

二元 小我 自我幻象
當我明瞭一些事情後 漸漸的會看透一些遊戲規則
身為人的反應模式 行為處事 讓自己好像那麼懂了一點又好像不是那麼清晰
尤其是在真正生活經驗中遇到時 我知道自己無法再用以前的方法過日子
好像是自己看透了
還是 這是沒看透
要怎麼保持高度看待事件 那可是門工夫
就像每個人

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命運不公的事情,我們腦中心裏就會不斷問,爲什麽是我,爲什麽會是這樣,爲什麽不是那樣,爲什麽我要承受?爲什麽.......
別着急問爲什麽,先問問憑什麽呢
其實,在問爲什麽之前,先問下自己憑什麽呢?憑什麽得是你?這麽一問,是不是發現其實好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呢?
憑什麽的背後,

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命運不公的事情,我們腦中心裏就會不斷問,爲什麽是我,爲什麽會是這樣,爲什麽不是那樣,爲什麽我要承受?爲什麽.......
別着急問爲什麽,先問問憑什麽呢
其實,在問爲什麽之前,先問下自己憑什麽呢?憑什麽得是你?這麽一問,是不是發現其實好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呢?
憑什麽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