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許願經營書店,有緣與過去的屏東相遇

0404 許願經營書店,有緣與過去的屏東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古典音樂台有個節目「在轉角發現微光」,由吳家恆主持,主要介紹國內書店。去年11月的時候,我聽了〈第九集:一棟建築,乘載著上世紀的香氣【紀州庵文學森林】〉,介紹「紀州庵文學森林」書店的建築物本體,初建於1917年,原為日本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紀州庵支店(紀州庵本店約位於今天西門町南側)。該書店在2014年3月15日,邀請平松家族九位成員來訪台灣,重回「紀州庵」。

聽到這段訪談,我想著現今與歷史連結的事情,有天也可以發生在家鄉屏東,因此我滿期待在經營書店過程中,能夠遇上這樣的事。

在與機緣相遇之前,我能做的是知道過去在這塊土地發生的事情,加以紀錄整理。剛好這幾天,一位朋友談起日本時代定居屏東的日本人龍揖松藏(Tatsui Matsuzo),他發現這位先生有許多和屏東相關的事務,勾起我的好奇心,當晚整理一段龍揖桑的生平紀事。

日商aka消防組長的龍揖松藏(Tatsui Matsuzo)

根據《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臺灣人士鑑》紀載,龍揖松藏出生於1877年2月28日的日本兵庫,學歷兵庫尋常高等小學校。個人興趣是下將棋,孩子之中,長男具醫學專業、長女則具藥學專業、次女讀過屏東高女。

他是建築業起家的日商,1897年8月來台後待過基隆、台北土木建築業,1904年3月來到阿緱街建築業開業(另有《台灣日日新報》紀載為1902年4月來到阿緱街)。1917年和其他人士共設消防組,當局在1926年成立消防組後,龍揖桑繼續擔任消防組長。後來他成為屏東市會議員,並經連任,任期達近10年。1936年龍揖桑任末廣町區長。

龍揖松藏也是戲院末廣館的創辦人

而依據葉龍彥在2006年之著作《台灣老戲院》、國家檔案資訊網提到,位於屏東市小川町的末廣館為龍揖松藏獨資,後來不知何時,名稱異動為光華戲院,民國政府來台後,臺灣省日產處理委員會移交黨營,由林茂生承租。

以上是從網路上查詢到的公開資料加以彙整編輯。期許這筆條目是個起頭,之後在我的資料庫中能紀載得更加完善,甚至包含第一手資料!

*更多開店故事就在《想開書店荊棘日誌》,如對本店有興趣光臨者歡迎留言,開業後我會通知您喔!

avatar-img
時遇書店的沙龍
7會員
52內容數
開店荊棘路。記錄我在屏東披荊斬棘和貴人相助的故事。 在籌設書店的日子裡,每天利用半小時,回顧當天發生什麼事(盡量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遇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老天爺答覆之前,先反求諸己。 店面選址利器-三花基本方法 店面選址利器-免費工具 店面選址利器-企業自有系統
書店如何兼顧推廣閱讀並遵守《著作權法》?
這次租店面同時是我第一次租房子,原先我找了兩三本住宅租賃的書來看,想說透過系統知識讀本來對租房大小事有個概念,最重要的是短時間掌握重要法規內容。不過在我把第一本書《租事順利》快看完的時候,才發現市面上以住宅租賃為主題的書籍內容,和我要找營業用物件,不見得能全然套用,比如法規的部分就是。
今天到大學聽一位講者分享地方志編輯經驗。這本地方志是地方政府招標,最後由在地團隊得標執行。會中主持人提到,從前地方志多由北部公關公司、顧問公司得標主導,這幾年越來越多在地人書寫地方歷史,是一件好事。 史官難為,更何況是僅一年餘的時間要完成一部地方志。聽完後的感想,個人思考了幾個層面。
在夥伴的推薦之下,看了台灣漫畫家謝東霖的作品《神明便利商店01》,說的是媽祖的嫡傳弟子神元君在人間開便利商店修行的故事。
我不願開書店只是孤芳自賞,也不願書店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營業場所。透過空間裡物件乘載的內容與社會溝通,是我希望書店具備功能。關於和社會溝通,我認為可以從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取經。
在老天爺答覆之前,先反求諸己。 店面選址利器-三花基本方法 店面選址利器-免費工具 店面選址利器-企業自有系統
書店如何兼顧推廣閱讀並遵守《著作權法》?
這次租店面同時是我第一次租房子,原先我找了兩三本住宅租賃的書來看,想說透過系統知識讀本來對租房大小事有個概念,最重要的是短時間掌握重要法規內容。不過在我把第一本書《租事順利》快看完的時候,才發現市面上以住宅租賃為主題的書籍內容,和我要找營業用物件,不見得能全然套用,比如法規的部分就是。
今天到大學聽一位講者分享地方志編輯經驗。這本地方志是地方政府招標,最後由在地團隊得標執行。會中主持人提到,從前地方志多由北部公關公司、顧問公司得標主導,這幾年越來越多在地人書寫地方歷史,是一件好事。 史官難為,更何況是僅一年餘的時間要完成一部地方志。聽完後的感想,個人思考了幾個層面。
在夥伴的推薦之下,看了台灣漫畫家謝東霖的作品《神明便利商店01》,說的是媽祖的嫡傳弟子神元君在人間開便利商店修行的故事。
我不願開書店只是孤芳自賞,也不願書店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營業場所。透過空間裡物件乘載的內容與社會溝通,是我希望書店具備功能。關於和社會溝通,我認為可以從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