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逛古蹟的 before and aft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靠近烏日高鐵站有個眷村,裡面有一棟日治時代的私人宅邸,我2016年曾去過一次,當時還保持沒有整修的樣貌,2020年整修完之後需要入場門票,所以我們某次趁著連假舉辦市集免門票時進去看看整修之後如何,除了牆面翻新之外,台中市政府也把本來佔據整棟邊房的榕樹移除了,本來榕樹根在裡面長的超美,也常是婚紗照熱門景點。

raw-image


聚奎居,根據部落客提供的資料,是1920年代蓋的大宅,日治時代就已經是坐擁好幾個山頭的大戶,後來因為遺產問題喬不攏,被法院查封法拍,現在既是台中市市定古蹟,又是私人財產,所有就暫時放在這裡給榕樹住,榕樹很客氣,目前只佔據一個大房間而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市定古蹟介紹牌說建築是中西合璧,我怎麼看都是日閔西合併,到底哪來的中呢?難道是把日本和閩南一起歸到中華嗎?

raw-image
raw-image


多次逛台灣古蹟都有一種空虛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原因,覺得市集在裡面也好像打擾到了什麼,走出聚奎居,看到社區「街上」,看著附近住家,有的還有住人,有的已經頹圮,有的樹木依然茂盛,有的枝條乾垂,我才想到也許是古蹟本身和地方的連結,如果遊客本身不好奇,市政府不提供,來的人也沒有機會或意願跟社區居民聊天(或居民也對於跟你聊天沒興趣),那麼我們永遠只能來古蹟看建築本身,被政府餵養「中」西合璧等中華歷史觀,接觸不到地方,也無法透過地方走出世界,所謂古蹟,不過就是舊房子而已,拆掉或自燃真的也沒什麼可惜的,畢竟市集到處都可以擺,對吧!

raw-image



沒有與在地連結,也沒有歷史文化的古蹟,就只是一棟徒佔空間,讓人打卡曬網美照的空殼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懿翎 light and breeze
111會員
412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為日治時期「臺北刑務所官舍」,老屋古蹟經由修復整理,留存歷史文物,園區內有多家品牌店家進駐,新舊共存讓園區轉變為嶄新的風貌。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為日治時期「臺北刑務所官舍」,老屋古蹟經由修復整理,留存歷史文物,園區內有多家品牌店家進駐,新舊共存讓園區轉變為嶄新的風貌。
Thumbnail
近年的復古風潮,讓老屋有了新生命,許多街區改造整修之後,帶來栩栩生機。有一陣子喜歡按圖索驥四處泡咖啡店,並非自己對咖啡的理解有獨到之處,老房舍前生可能是宿舍、學堂,或者是診所,保持原貌略加整修,一磚一瓦盡顯故事,隨著光影遊走撫摸,穿越時空的fu於焉產生。
Thumbnail
近年的復古風潮,讓老屋有了新生命,許多街區改造整修之後,帶來栩栩生機。有一陣子喜歡按圖索驥四處泡咖啡店,並非自己對咖啡的理解有獨到之處,老房舍前生可能是宿舍、學堂,或者是診所,保持原貌略加整修,一磚一瓦盡顯故事,隨著光影遊走撫摸,穿越時空的fu於焉產生。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在房裡順天宮前的榕樹下乘涼,大概是我這輩子所經歷過最舒適愜意還不需冷氣電扇的夏日晌午。如果我是房裡居民,肯定天天來此,在媽祖與榕樹的庇廕下,悠哉悠哉地打個盹……
Thumbnail
在房裡順天宮前的榕樹下乘涼,大概是我這輩子所經歷過最舒適愜意還不需冷氣電扇的夏日晌午。如果我是房裡居民,肯定天天來此,在媽祖與榕樹的庇廕下,悠哉悠哉地打個盹……
Thumbnail
閒時來到雲林虎尾鎮的建國眷村,在一片老舊頹圮房舍中,找個位子,啜飲一杯咖啡或茗茶,享受老樹下輕風拂面的舒爽,穿越時空,遙想當年這裡生活盛況,讓人無比放鬆。 建國新村是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靠近已經廢棄的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 第三個訪點--波波草。
Thumbnail
閒時來到雲林虎尾鎮的建國眷村,在一片老舊頹圮房舍中,找個位子,啜飲一杯咖啡或茗茶,享受老樹下輕風拂面的舒爽,穿越時空,遙想當年這裡生活盛況,讓人無比放鬆。 建國新村是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靠近已經廢棄的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 第三個訪點--波波草。
Thumbnail
台灣經歷過日治時期五十年歷史,日治時期老舊傳統日式建築說明日本式和風房子建築風格。很多這種日式和風老房子在日治時期都是日本在台灣相關政治人物所居住,時代演變下,現在下大多被拆光。台北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日式建築物,多作為當今中央政府機關與博物館用途,南門町三二三就是一棟保留完整日式建築物。 ​
Thumbnail
台灣經歷過日治時期五十年歷史,日治時期老舊傳統日式建築說明日本式和風房子建築風格。很多這種日式和風老房子在日治時期都是日本在台灣相關政治人物所居住,時代演變下,現在下大多被拆光。台北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日式建築物,多作為當今中央政府機關與博物館用途,南門町三二三就是一棟保留完整日式建築物。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