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直到最後一頁都出乎意料的小說。閱讀時反覆問男友:「大江只有一個兒子嗎?」是啊,是啊。

這本小說卻奇妙地設定成,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和妻一共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兒子IYOO就是大江光,是殘障人士,作曲家。二女兒小MA,大學生,比IYOO小四歲,肩負著照護哥哥下半輩子的想法。還有重考中的高中生兒子小OO。

主述者是小MA,一如父母生活重心全放在哥哥身上,從「家裡有一個不普通的人」,認知自己是個「沒什麼的普通人」,思考著從今以後會如何與哥哥、與普通人共存於世上。新的一年,當父母第一次不在身旁,其間遭遇的事、內心的震盪。

邊讀邊覺得很感動。寫作者把自己放在了「被他人試著理解」的位置——一個不完美的爸爸,如何從四國的小森林裡因為說故事成為諾貝爾獎的大作家,如何面對生育出殘疾人士,然後虛構出(或說隱喻出)自己如何不負責任地前往歐洲駐校,帶上妻,留下(雖然已非年幼的)三個孩子獨自在日本生活。

其中也有小MA為了想理解父親,終於第一次借來父親的小說,和弟弟投入閱讀、討論起來的橋段。

「也許很奇怪,也許沒什麼奇怪......」

每件事、每個狀況都由不同的角度,產生觀感。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卻能因為不同純度的善意,有點點匯聚的可能。讀完《靜靜的生活》悄悄感到不捨,再自己搜尋了一次大江,想知道真的沒有小MA嗎?

接著想起,今年為什麼要在新辦證的圖書館終於借了躺在書單上很久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因為2023年3月3日,大江健三郎過世了。

(原來已經過世了嗎!?因為讀著《靜靜的生活》,有種他仍在靜靜的生活的印象,即使小說結局的他並沒有回到日本來......)

raw-image

最終篇〈家庭日記〉前頭有這麼個插曲,在游泳俱樂部結識的健壯青年新井,一口允諾與IYOO游泳課約定:「每週六的三點到三點三十分,我們一起游泳吧!」

「可以的。從三點到三點半的三十分鐘嘛!」IYOO一邊回答著,一邊對數字的反覆感到有趣。

2023年3月3日,大江健三郎過世了。我想著IYOO會如何叨念著這段數字。



補記:大江健三郎真的有長女!

「我則以自己的家庭為原型,想要寫這個包括智障兒在內的家庭,便將年輕的女兒設定為講述者。實際上,我的長女菜采子理解光這位兄長,並給予哥哥很大幫助。妻子曾告訴我,女兒在三歲的時候,就試圖照顧七歲的哥哥。長期以來,我一直在看著這一切,寫作時便塑造了一位像她那樣勇敢而溫和地照顧患有智障的哥哥的人物,並將其作為講述者而導入小說之中。當時我認為,如果設定這樣一位講述者,幾乎不能說話的孩子那些話語就會浮現出來,還可以把講述者針對雙親的批評也適當加入到作品中來,這也算是一種社會化吧,這樣就能在寫作時把有著智障孩子的家庭生活廣泛提升到社會層面上來。」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Pxj7g.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at's after read?
16會員
35內容數
It's more than 'LIKE'
What's after read?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把痛苦寫下來的時候,寫作是個相對輕鬆的活動,真的嗎?以身體去參與的練習,和後來反覆提起筆,及持續閱讀不休,都是練習。影響那麼多人去閱讀和寫作的張惠菁,與楊若榆對談她們的新書:《與我平行的時間》與《降落練習》。
Thumbnail
2025/04/17
把痛苦寫下來的時候,寫作是個相對輕鬆的活動,真的嗎?以身體去參與的練習,和後來反覆提起筆,及持續閱讀不休,都是練習。影響那麼多人去閱讀和寫作的張惠菁,與楊若榆對談她們的新書:《與我平行的時間》與《降落練習》。
Thumbnail
2025/01/02
2024年12月30日,我的女神Patti Smith 78歲生日的這一天,我在走去吃麵線的路上,想到了這一個可能:四年畢業!我們的讀書會。 讀書會自疫情開啟,在大家都熟悉視訊功能的時代,google meet讓我們輕鬆相聚。當時設定的目標是:一起讀如果只有自己大概不會讀得完的書,一年八本。
Thumbnail
2025/01/02
2024年12月30日,我的女神Patti Smith 78歲生日的這一天,我在走去吃麵線的路上,想到了這一個可能:四年畢業!我們的讀書會。 讀書會自疫情開啟,在大家都熟悉視訊功能的時代,google meet讓我們輕鬆相聚。當時設定的目標是:一起讀如果只有自己大概不會讀得完的書,一年八本。
Thumbnail
2024/12/26
選了〈結巴少年〉這一篇。印了有史以來最大篇幅,總覺得三個小男生會喜歡。一起唸完後,我問:「結巴少年現在在哪裡?」他們說:「他的身體裡。」 「你們都看得懂耶!!」
Thumbnail
2024/12/26
選了〈結巴少年〉這一篇。印了有史以來最大篇幅,總覺得三個小男生會喜歡。一起唸完後,我問:「結巴少年現在在哪裡?」他們說:「他的身體裡。」 「你們都看得懂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
Thumbnail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
Thumbnail
直到最後一頁都出乎意料的小說。閱讀時反覆問男友:「大江只有一個兒子嗎?」是啊,是啊。 這本小說卻奇妙地設定成,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和妻一共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兒子IYOO就是大江光,是殘障人士,作曲家。二女兒小MA,大學生,比IYOO小四歲,肩負著照護哥哥下半輩子的想法。還有重考中的高中生兒子小OO。 主
Thumbnail
直到最後一頁都出乎意料的小說。閱讀時反覆問男友:「大江只有一個兒子嗎?」是啊,是啊。 這本小說卻奇妙地設定成,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和妻一共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兒子IYOO就是大江光,是殘障人士,作曲家。二女兒小MA,大學生,比IYOO小四歲,肩負著照護哥哥下半輩子的想法。還有重考中的高中生兒子小OO。 主
Thumbnail
看到第五集寫下的嚴重暴雷。
Thumbnail
看到第五集寫下的嚴重暴雷。
Thumbnail
本月3日,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離逝,享年88歲。2002年出版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是感覺最深刻的大江健三郎作品,他對「上學」的觀念令人思考良多。
Thumbnail
本月3日,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離逝,享年88歲。2002年出版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是感覺最深刻的大江健三郎作品,他對「上學」的觀念令人思考良多。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提問,內容大概是一位媽媽表示經濟無虞,但因為第一胎的孩子是智能障礙,所以考慮要生第二胎讓手足相伴,結果底下引來了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大多是認為這個媽媽思慮不周,未來第二胎有可能背負照顧智能不足哥哥姊姊的命運,認為這樣反而是毀了第二個孩子的人生,而不是經濟無虞就能解決之事。 諾貝爾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提問,內容大概是一位媽媽表示經濟無虞,但因為第一胎的孩子是智能障礙,所以考慮要生第二胎讓手足相伴,結果底下引來了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大多是認為這個媽媽思慮不周,未來第二胎有可能背負照顧智能不足哥哥姊姊的命運,認為這樣反而是毀了第二個孩子的人生,而不是經濟無虞就能解決之事。 諾貝爾
Thumbnail
【最討厭的哥哥死了】 ◎ 村井理子 #書摘 哥哥的簡訊:「像我這種人走到那裡都是孤獨寂寞,誰也不想幫我。」 到目前為止我一次也沒有試著要去了解哥哥這個人,而且還躲他躲得遠遠的,現在卻隨處可見到他拚命想活下去的生活痕跡,這些事一直在譴責我的良心。早知道會有這種結果,我那時候對他好一點不就結了嗎?
Thumbnail
【最討厭的哥哥死了】 ◎ 村井理子 #書摘 哥哥的簡訊:「像我這種人走到那裡都是孤獨寂寞,誰也不想幫我。」 到目前為止我一次也沒有試著要去了解哥哥這個人,而且還躲他躲得遠遠的,現在卻隨處可見到他拚命想活下去的生活痕跡,這些事一直在譴責我的良心。早知道會有這種結果,我那時候對他好一點不就結了嗎?
Thumbnail
這是一齣與長瀨智也生命經歷有所呼應的謝幕之作,為他的螢幕生涯,畫上完美的句點。
Thumbnail
這是一齣與長瀨智也生命經歷有所呼應的謝幕之作,為他的螢幕生涯,畫上完美的句點。
Thumbnail
推薦指數:★★(不及格) 作者:有川浩 像這次要介紹的《平行處的陽光》就是如此,我整本書看到後來真的很想棄坑,讓我堅持看完的動力是我要寫書評嘴他。 反正默默無名的人不怕被炎上,管他暢不暢銷,難看我一定直接說難看,而且還要昭告天下。
Thumbnail
推薦指數:★★(不及格) 作者:有川浩 像這次要介紹的《平行處的陽光》就是如此,我整本書看到後來真的很想棄坑,讓我堅持看完的動力是我要寫書評嘴他。 反正默默無名的人不怕被炎上,管他暢不暢銷,難看我一定直接說難看,而且還要昭告天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