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在真實與虛構之間擺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這篇文章談《個人的體驗》中的真實與虛構,也談當中的個人性。

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

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

在現實與非現實之間

生下畸形兒是什麼感覺?大衛林區的《橡皮頭》用超現實手法來呈現新手爸爸的恐懼:人頭滾落地面,脖子上冒出孩子的小頭,那孩子似乎從未長大;地上的頭被撿去工廠,製造出橡皮擦,足以將他過去的人生都抹去。

相較於此,《個人的體驗》的手法完全是現實的:鳥擔心孩子無法正常長大,卻不敢動手殺嬰,只能暗中期待嬰兒在醫院中衰竭而死。為了表現出鳥的心理壓力和背德感,大江健三郎寫酒、寫性、寫想到遠方旅行的欲望。在這些欲望之中,鳥一步步將自己推向深淵,一步步遠離真實。於是,被眾多現實的事物所包圍,鳥的心境竟是如此的非現實,就連核子試爆的新聞都無法引起他的注意。他活在自己的焦慮之中,這完全是個人性的體驗。

這種「在現實中的不現實感」經常出現在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從他學生時期的〈死者的傲氣〉和〈飼養〉即可見端倪。故事中的人物經常一頭撞上現實生活中的倫理問題,從而被迫對於自身的存在問題進行深刻的思考。《個人的體驗》以大江健三郎自身的生命經驗為題材,更增添幾分真實感。


在真實與虛構之間

儘管是以作者自身的生命經驗為題材,但《個人的體驗》的故事卻是虛構的。這是大江健三郎在私小說傳統上所做出的突破。在《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中,他談到敘事的問題,便提到自己受到日本私小說傳統的影響,不論是早期的短篇小說,還是晚期以殘疾長子為題材的作品,都經常採用私小說的「我」為敘事者。然而,不同於多數私小說作家將「我」視為現實中自我的再現,大江健三郎運用虛構來形構故事中的「我」。換而言之,他的私小說與其說是在自我揭露,不如說是在自我重構,以虛構的方式寫出不同的自我。

在這個意義上,《個人的體驗》以第三人稱的「鳥」作為敘事者是更大的突破。大江健三郎說這是自己首次有意識地從「我」的敘事世界中掙脫出來,這種掙脫具有特殊的意義:對他而言,《個人的體驗》和自我之間的緊密性並不亞於其他故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和自我高度相關的故事中不談「我」,這是何等困難的事。透過虛構出鳥的視角,大江健三郎將自己最私密的生命經驗客體化,超越了自我,或許也昇華了痛苦。

他說:「只有作者本人才能讀出那如何在束縛自己的『我』和『我』的敘事方式之間爭取更大自由的惡戰苦鬥紀錄。」這是屬於作者的戰鬥,是作者個人的體驗。


個人性的悖論

《個人的體驗》邀請讀者來理解故事主角的個人體驗。可是,既然是個人性的體驗,就必定有其難以被他人所理解之處;如果有難以被他人所理解之處,全面地理解「個人的體驗」就是不可能之事。在此形成了悖論:故事愈接近個人的體驗,就愈難被閱讀;反之,故事愈好被閱讀,就愈遠離個人的體驗。

有些評論者認為故事應該停在鳥決心把嬰兒送回醫院,因為那顯現出他終於不再逃避,為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而決心面對挑戰。這個決定相當程度上是非倫理的,甚至是反倫理的,因為他全然不在乎嬰兒活下來所可能會面臨的苦難,而完全是為了自己。故事停在這裡有助於凸顯出這個決定的非倫理性和個人性,講述嬰兒後續的狀況被認為是畫蛇添足。然而,我認為大江健三郎在這裡又放回了自己:幸好手術成功了,幸好我當初有做這個決定。在這裡,非倫理性和個人性又變成次要的,我們在看的是某個人的真實故事。

大江健三郎在虛構與現實之間不斷擺盪。如何評價?這需要回到文學是為了表達理念還是紀錄真實的根本問題。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放下評論,用個人的視角去體驗《個人的體驗》。


參考資料

《個人的體驗》。作者:大江健三郎。譯者:李永熾。新雨出版。

《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作者:大江健三郎。譯者:王志庚。麥田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知之後 After Ignorance
31會員
70內容數
哲學、電影、書籍評論。完整文章在方格子,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
Thumbnail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
Thumbnail
2023年3月,大江健三郎逝世。整個二十世紀,日本只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的作品寫日本傳統之美,大江健三郎則是風格迥異,其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關懷,對於生死和戰爭做出深刻的省思。〈死者的傲氣〉是大江健三郎學生時期的短篇小說,他在當時就已經因為存在主義的風格而受到矚目。
Thumbnail
2023年3月,大江健三郎逝世。整個二十世紀,日本只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的作品寫日本傳統之美,大江健三郎則是風格迥異,其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關懷,對於生死和戰爭做出深刻的省思。〈死者的傲氣〉是大江健三郎學生時期的短篇小說,他在當時就已經因為存在主義的風格而受到矚目。
Thumbnail
直到最後一頁都出乎意料的小說。閱讀時反覆問男友:「大江只有一個兒子嗎?」是啊,是啊。 這本小說卻奇妙地設定成,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和妻一共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兒子IYOO就是大江光,是殘障人士,作曲家。二女兒小MA,大學生,比IYOO小四歲,肩負著照護哥哥下半輩子的想法。還有重考中的高中生兒子小OO。 主
Thumbnail
直到最後一頁都出乎意料的小說。閱讀時反覆問男友:「大江只有一個兒子嗎?」是啊,是啊。 這本小說卻奇妙地設定成,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和妻一共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兒子IYOO就是大江光,是殘障人士,作曲家。二女兒小MA,大學生,比IYOO小四歲,肩負著照護哥哥下半輩子的想法。還有重考中的高中生兒子小OO。 主
Thumbnail
本月3日,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離逝,享年88歲。2002年出版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是感覺最深刻的大江健三郎作品,他對「上學」的觀念令人思考良多。
Thumbnail
本月3日,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離逝,享年88歲。2002年出版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是感覺最深刻的大江健三郎作品,他對「上學」的觀念令人思考良多。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提問,內容大概是一位媽媽表示經濟無虞,但因為第一胎的孩子是智能障礙,所以考慮要生第二胎讓手足相伴,結果底下引來了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大多是認為這個媽媽思慮不周,未來第二胎有可能背負照顧智能不足哥哥姊姊的命運,認為這樣反而是毀了第二個孩子的人生,而不是經濟無虞就能解決之事。 諾貝爾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提問,內容大概是一位媽媽表示經濟無虞,但因為第一胎的孩子是智能障礙,所以考慮要生第二胎讓手足相伴,結果底下引來了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大多是認為這個媽媽思慮不周,未來第二胎有可能背負照顧智能不足哥哥姊姊的命運,認為這樣反而是毀了第二個孩子的人生,而不是經濟無虞就能解決之事。 諾貝爾
Thumbnail
Juliet: 今天的第一件差事就是回信。上次和信一道寄去的《黑澤明的電影藝術》是否在讀了? 第一次讀你的小說,說不出心中的高興。你寫得這麼好,我為你感到驕傲。怎麼還沒題名呢? 將心中的煩悶,或者把心裡想說的話語,都藉著筆尖告訴稿紙。再沒有比這更教人愉悅的了。 想你。 喬 1978年8月2日
Thumbnail
Juliet: 今天的第一件差事就是回信。上次和信一道寄去的《黑澤明的電影藝術》是否在讀了? 第一次讀你的小說,說不出心中的高興。你寫得這麼好,我為你感到驕傲。怎麼還沒題名呢? 將心中的煩悶,或者把心裡想說的話語,都藉著筆尖告訴稿紙。再沒有比這更教人愉悅的了。 想你。 喬 1978年8月2日
Thumbnail
《片斷人間》是日本社會學家——岸政彥2015年發表的著作,在這之前除了寫過《同化與他者化》和《街頭人生》兩本社會學著作外,他也寫過不少小說,如《塑膠傘》、《圖書室》,並入圍芥川
Thumbnail
《片斷人間》是日本社會學家——岸政彥2015年發表的著作,在這之前除了寫過《同化與他者化》和《街頭人生》兩本社會學著作外,他也寫過不少小說,如《塑膠傘》、《圖書室》,並入圍芥川
Thumbnail
《人間失格》 這是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品,寫的是一個人墮落的過程。從原本的優良家庭,開始進入酒家、喝酒、自殺未遂、到最後送入精神病院。沉淪到無法挽回......
Thumbnail
《人間失格》 這是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品,寫的是一個人墮落的過程。從原本的優良家庭,開始進入酒家、喝酒、自殺未遂、到最後送入精神病院。沉淪到無法挽回......
Thumbnail
私小說或心境小說是我一直不敢碰的題材,因為我的人生本來就沒有大跌宕,然而,身為大時代中的一員,跌宕總是突如其來。   提起「私小說」,近代的代表作作家非村上春樹莫屬。   多年前,讀他的《挪威的森林》,震撼得有點失措。當中自我救贖的前提是自我迷失,迷失帶有青春期的普遍性,是《挪威的森林》持續在我心縈
Thumbnail
私小說或心境小說是我一直不敢碰的題材,因為我的人生本來就沒有大跌宕,然而,身為大時代中的一員,跌宕總是突如其來。   提起「私小說」,近代的代表作作家非村上春樹莫屬。   多年前,讀他的《挪威的森林》,震撼得有點失措。當中自我救贖的前提是自我迷失,迷失帶有青春期的普遍性,是《挪威的森林》持續在我心縈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小孩的社會課老師帶他們讀大江健三郎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老師唸了第一篇故事給他們聽,那是一個關於「繼承的孩子」的故事。對身為父親的我來說,這故事已不僅僅是個比喻,但是,在為人父母的感受外,在這裡,我想要討論「學習」這件事。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小孩的社會課老師帶他們讀大江健三郎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老師唸了第一篇故事給他們聽,那是一個關於「繼承的孩子」的故事。對身為父親的我來說,這故事已不僅僅是個比喻,但是,在為人父母的感受外,在這裡,我想要討論「學習」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