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不住的好奇心】系列之2──把小小孩交給螢幕保母自責嗎?父母可以這樣做

2023/04/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愈長,愈會產生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例如:有研究指出在出生第一年就開始看電視,並且每天看電視超過 2 小時的兒童,出現語言延遲的可能性大約是沒看電視的兒童的 6 倍。
但是,類似這樣的線性研究結論有幾個問題。首先,有其他的研究者拿這些突出負面效果的過往研究數據來分析,卻得出相反的結論,也就是完全沒有接觸螢幕的嬰兒,比起接觸了一些螢幕內容的嬰兒,語言發展情形反而更低落。另外,近年心理學研究因為研究方法自由度較高,造成可再現性(注1)的危機,而科學家跟科學期刊傾向於挑出結果顯著的研究來發表,使得結果不顯著的研究被埋沒,也讓眾多研究結果的價值備受質疑。
這些促使了一組來自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法國巴黎楠泰爾大學跟索邦大學的研究團隊,重新檢視過去 20 年與媒體跟兒童認知有關的論文,試圖了解是否有其他影響因子。他們把問題切細,分別從內容類型與結構、照顧者的行為、螢幕在背景播放的影響,以及互動式螢幕對學習的影響,來重新理解過去的研究結果。
他們發現「成人指導的有無」才是孩子觀看螢幕跟與螢幕互動時,會帶給他們正面還是負面影響的關鍵。若是在錯誤的情況下觀看螢幕,對語言發展、入學準備、執行功能、注意力、以及親子互動都有害。
雖然小嬰兒可能可以模仿他們在螢幕上看到的動作,但若不能將這些內容與現實生活連結起來,螢幕能帶給小孩的刺激跟與真人實際互動比起來,明顯差很多。加上看螢幕時間排擠了與真人互動的時間,就更不適合該階段的孩子。
例如:內容本身若太過複雜、跟現實差異太大、節奏太快,會讓孩子沒辦法從中提取跟概括出意義。成人看《皮諾丘》或是《神隱少女》覺得好看,但是播給嬰兒看就不適合。不過跟大人都覺得莫名其妙的《天線寶寶》比較起來,《愛冒險的Dora》強調臉部、直接跟孩子對話,提供暫停時間讓孩子能回應,會更適合小孩。
許多影片本身是「家長認為有教育意義」,但事實上對嬰兒沒有效的。過往研究指出在一歲到一歲半之間,嬰兒幾乎無法藉由看影片學到新詞,因為他們沒辦法處理影片中的語言跟聲音,「但是」只要父母在旁邊提供評論或是支持(例如:「這是一隻烏鴉」、「哇!你看牠飛起來了」)會去模仿(也就是學習)的嬰兒百分比就顯著增加,這代表關鍵在於怎麼使用螢幕跟上頭的內容。
現實一點來看,如果把螢幕從孩子的成長中移除,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太可能的,與其讓照顧者左右為難,感到挫折跟內疚,不如幫助家長與孩子做好內容挑選跟參與指引,建立起跟螢幕共存的生活跟教養方式。
注1:可再現性:不同量測人員使用同一量具,量測同一物件上之品質特性時,所獲得量測之變異。
研究出處:Bahia Guellai, Eszter Somogyi, Rana Esseily, Adrien Chopin. Effects of screen exposure on young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