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使用3C的時間與頻率適當嗎?~談父母如何制定孩子使用3C的規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大家都幾歲開始讓孩子接觸3C?使用的時間與頻率為何?」當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約2012年起),網路也發展到4G的時代,幾乎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無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手機與3C。我自己特別有感,在老大出生時(2012年以前),我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所以不會手機不離身,也不會特別需要常常check各式各樣的訊息,育兒上遇到甚麼問題,往往會先從書中翻閱然後才是運用閒暇時間使用電腦查閱,所以孩子幾乎在3歲以前,不會接觸到手機螢幕或其他的3C產品。但是第二個孩子出生(2012年以後)之際,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個智慧型手機,各式各樣的育兒資訊可以快速又方便的從網路中搜尋,也可以一邊照料孩子一邊隨時掌握身邊的訊息,且透過網路與朋友有更多的連結。在不知不覺中,網路的便利性立刻成為生活中的習慣之一,當然,孩子也就自小看到、知道,甚至有機會摸到、玩到手機螢幕了。近年來也許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的幼兒每天接觸3C的時間已經逐步增加,以2019年研究為例,台灣的孩子幼兒平均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為2.3小時(註1),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這樣的數據?以及你對自己給予孩子使用3C的時間是高於這個數字還是低於這個數字?而你們對於孩子使用3C的狀況是否覺得適當呢?
我們得先回到身為父母,我們是「如何制定孩子使用3C的規則」來做討論。首先,要瞭解自己讓孩子使用3C的目的,再來才能更清楚切割使用的時間長短。以我為例來說明,因為我很清楚影音對於孩子大腦過於刺激,一旦接觸頻繁就很容易被這些聲光效果高強度的刺激吸引,而降低對於其他事物的興趣,並且會干擾孩子的學習力、創造力、專注力等狀況;所以非必要不給孩子看任何影音螢幕,盡量讓孩子能夠對生活的各個面向去尋找樂趣,諸如閱讀、繪畫、手作、戶外活動等等,而非無聊就想要尋求3C慰藉。所以,我的設定是幼童時若給孩子接觸3C,多半是從學習的角度出發,比如說選擇適合的學習類型DVD,每一集觀看時間約莫三十分鐘,每天最多看一次;我選擇DVD這個媒介是因為可以控制觀看的時間點與長度;而觀看的時機,其實多半是我需要準備晚餐的時段(尤其是當老二出生後,實在很難一打二的準備晚餐),運用在我實在無法分身陪伴的時間,讓孩子順便運用多媒體學習。我提出自己運用3C的例子,只是協助大家理解何謂思考脈絡,我們是否「清楚自己選擇」給孩子使用3C的目的、使用的頻率與時間等。身為父母,我們有絕對的權柄與責任,去制定與管理孩子的3C使用習慣,一旦規則建立清楚,確實的執行,也就能夠讓孩子明白瞭解自己可以使用的時機,不會一昧的要求與無限制的使用,降低未來不當使用3C或網路成癮的可能性。
重要的是,當我們都「警醒」的面對我們孩子身處的3C世界,清楚3C對孩子的影響與益處,以及瞭解自己的選擇和目的,協助孩子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它,相信我們就能夠更有方向的去善用這個媒介,而不至於過於擔憂或成為被3C控制的對象!一起從小為孩子把關在3C的世界裡長大吧!
註1:楊婧、張鑑如(2019)。臺灣幼兒電子產品的使用及對幼兒發展的影響: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之運用。
照片出處:攝影師Ksenia Chernaya,連結:Pexel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成材不成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成癮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各方面長久累積」的過程,同樣的,要幫助孩子脫離癮,也不是短時間、單一方法就容易奏效,小至孩子、大至整個家庭可能都需要有些調整。 孩子的成癮或許是要告訴我們:「要做些改變了」、「孩子有我不了解的地方」,甚至「我自己都有我不了解的地方」,調整心態,正面以對!
當女孩變成女人,從女人變成媽媽。每一次的改變,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有了孩子後,發現孩子教會我很多事,更了解自己的優先順序,越來越明白在教養孩子的路上,學會理解的不只是孩子,包括我自己、另一半,還有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也會影響著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有一次有個機會,在非治療的情境下,跟一個10歲的孩子在遊戲室裡頭一起做勞作,我跟他開始閒聊。 「老師,你玩過傳說嗎?」他問我。 「沒有。」我據實以告。 「那你為什麼喜歡玩這個遊戲?」我只能像門外漢一般的問這種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 網路遊戲真的不好嗎? 傳說,是一種滿足需求的方法。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面對世代的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展之下,大家最擔心的部分是甚麼呢? 孩子玩手遊的時間無法控制? 孩子接觸不當色情、暴力網路資訊? 孩子因為成天看3C產品導致視力損傷?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無法專心念書? . . . . . . . . . .
如果能夠理解孩子與我們在網路經驗上的差異,承認他們的難處可能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百分百體會的,或許我們會領悟到,孩子不只是需要限制、規範或法條,更需要同理與引導;如果能夠真實地審視自己,或許我們會發現,在網路世界裡,有時我們和孩子並無太多不同......
成癮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各方面長久累積」的過程,同樣的,要幫助孩子脫離癮,也不是短時間、單一方法就容易奏效,小至孩子、大至整個家庭可能都需要有些調整。 孩子的成癮或許是要告訴我們:「要做些改變了」、「孩子有我不了解的地方」,甚至「我自己都有我不了解的地方」,調整心態,正面以對!
當女孩變成女人,從女人變成媽媽。每一次的改變,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有了孩子後,發現孩子教會我很多事,更了解自己的優先順序,越來越明白在教養孩子的路上,學會理解的不只是孩子,包括我自己、另一半,還有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也會影響著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有一次有個機會,在非治療的情境下,跟一個10歲的孩子在遊戲室裡頭一起做勞作,我跟他開始閒聊。 「老師,你玩過傳說嗎?」他問我。 「沒有。」我據實以告。 「那你為什麼喜歡玩這個遊戲?」我只能像門外漢一般的問這種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 網路遊戲真的不好嗎? 傳說,是一種滿足需求的方法。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面對世代的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展之下,大家最擔心的部分是甚麼呢? 孩子玩手遊的時間無法控制? 孩子接觸不當色情、暴力網路資訊? 孩子因為成天看3C產品導致視力損傷?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無法專心念書? . . . . . . . . . .
如果能夠理解孩子與我們在網路經驗上的差異,承認他們的難處可能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百分百體會的,或許我們會領悟到,孩子不只是需要限制、規範或法條,更需要同理與引導;如果能夠真實地審視自己,或許我們會發現,在網路世界裡,有時我們和孩子並無太多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章40_2024/08/17 文/王文廷 小孩3C用品過度依賴,該怎辦?    小孩過度依賴3C產品有哪些問題: 1、視力不佳 2、做事情容易分心 3、身心理健康問題 4、學業表現不佳 5、沉迷遊戲或社交軟體 6、缺乏學習能力 7、自制力變差 8、影響家庭關係 9、其他    在科技時代,不可能不
Thumbnail
昨天在幼兒園講「數位時代的親職角色」 分享了些家裡這幾年實際執行的過程 期間也數度經歷孩子崩潰的情緒風暴 但最近這一、兩年 當家庭3C規範建立好後 家庭氣氛和運作上都有了正向的呈現 最近更是陸續出現了我從未想過的美好面貌 這讓我更確信: 建立3C規範並落實執行的過程雖有許多挑戰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年幼的孩子開始使用3C產品,令我不禁反思過去,回想起從前那些沒有3C產品的時光。如今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倘若我們再次回到無3C產品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適應呢?你還記得當初沒有3C產品的生活是如何嗎? 手寫電話簿 回溯到沒有手機而人們仰賴家用電話的時光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章40_2024/08/17 文/王文廷 小孩3C用品過度依賴,該怎辦?    小孩過度依賴3C產品有哪些問題: 1、視力不佳 2、做事情容易分心 3、身心理健康問題 4、學業表現不佳 5、沉迷遊戲或社交軟體 6、缺乏學習能力 7、自制力變差 8、影響家庭關係 9、其他    在科技時代,不可能不
Thumbnail
昨天在幼兒園講「數位時代的親職角色」 分享了些家裡這幾年實際執行的過程 期間也數度經歷孩子崩潰的情緒風暴 但最近這一、兩年 當家庭3C規範建立好後 家庭氣氛和運作上都有了正向的呈現 最近更是陸續出現了我從未想過的美好面貌 這讓我更確信: 建立3C規範並落實執行的過程雖有許多挑戰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年幼的孩子開始使用3C產品,令我不禁反思過去,回想起從前那些沒有3C產品的時光。如今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倘若我們再次回到無3C產品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適應呢?你還記得當初沒有3C產品的生活是如何嗎? 手寫電話簿 回溯到沒有手機而人們仰賴家用電話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