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時期的平板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幾天開車時聽到一段廣播,大意是疫情蔓延的這三年來,小小孩和大人在家以外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長時間戴著口罩,專家們發現這一世代的孩子,被診斷出口語能力表達障礙的案例高出平均值許多,更有研究數據指出,這一個口罩世代的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常常會做出許多白目行為,惹得老師或家長怒氣衝天而不自知,因為在公領域,所有人都只露出一對眼睛,表情都藏在口罩底下了。

今天早上難得有空閒,於是和小女兒來個悠閒的早午餐,吃到一半時,前方的長條桌、高腳椅區來了一對夫妻,他們唯一的孩子大約二、三歲,孩子還沒坐定,爸爸就把平板架好了,所以孩子的眼睛自然就鎖定在平板的影片中了。

孩子觀看平板的姿勢非常特別,是以左耳貼在桌面的方式,斜歪著頭在觀看,只見媽媽看著菜單,偶爾回過頭問孩子一句話,而小朋友就只是點頭或搖頭,沒有眼神互動,也沒有言語對談。我偷瞄了一眼平板螢幕,看起來不是卡通,但具體內容不清楚,小小年紀的他還會把不中意的影片滑掉,改播放其他影片。

我無意批評這對夫妻的教養方法,我只是擔憂這個現象,看習慣影像的孩子,將來怎麼看滿是白紙黑字的國中小課本,吃早餐對父母及孩子而言,應該不只是填滿肚子,而是親子時光,是品嚐大地孕育出的食物的過程,但我看到的卻是三個人和二支手機及一台平板,可惜了桌上色彩調和的原形食物和香濃咖啡。

以前去喝喜酒,吃到一半時,常可以看到小孩滿場跑,但現在這種情況愈來愈少了,因為每桌都可看到平板小孩或手機小孩,他們大都盯著螢幕,偶爾旁若無人的傻笑,或是完全面無表情,只會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為了讓小朋友乖乖坐著,直接把小孩養成像「食物處理機」般的存在,都已經上幼稚園了,還是大人在餵飯,害我有點懷念孩子的奔跑及嘻鬧聲。

我是職業婦女,孩子小的時候,忙著改考卷或作業時,我也曾拿電視和巧虎錄影帶當媬姆,但孩子身邊也會放一些繪本和玩具,然後把遙控器藏起來,不想看巧虎,也不可以亂換台,嚴格管控孩子的視聽內容。

至於假日不忙時,我就是專職的媽媽,用孩子的作息過日子,在家坐不住了,就帶到戶外奔跑放電,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在沒有其他支援系統協助之下,夫妻還想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小孩還能平安快樂成長,教養不可能不花時間和精力的,教養也是偷懶不得的,既然決定要生,就應該好好地教養,生活重心要有所取捨的。

我還在高中任教時,發現有些資質不錯的學生,卻有著專注力不足的現象,小考還行,大考成績卻直直落,家長不理解,還會怪罪學校和老師,「我家孩子以前成績都很好,怎麼上了高中這麼多科不及格?」。

別的科目我不清楚,以英文來說,國中會考的範圍是單字1500左右,而學測英文是3000至3500,指考則要到4000,國中教學搭的是莒光號,上了高中就坐高鐵了,不然怎麼來得及教完進度,家長說小孩成績很好,是因為國中會考為了拉近整體城鄉差距,英文都只考平均能力左右的難度,加上很多小學生都上過美語補習班,打下了一些基礎,「英語」能力好,不等於「英文」成績很好。

高一開學第一天,為了了解學生英文能力的起點行為,我都會請學生拼寫一月到十二月的英文單字,十年前平均答對率是六成,現在我都改考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拼寫了,免得考不出我想考的水準,英文成績是能有多好?

仔細了解有學習障礙或適應障礙學生,若非器質性問題,有一部份是從小學就一路上安親班,國中接著上補習班,家長把課業監督責任都外包給補教業,孩子回家就是玩電動和手機,有時家裡連書桌都沒有,如何期待學生回到家會自動自發溫習功課?

上了高中開始得學習自理時,問題就慢慢浮現,還要再繼續送補習班嗎?高中生正是青春年華,我班上有補習的學生,很多初戀都在補習班發生的,你以為她在用功,其實都在談戀愛。

學生學習不專注,智慧型手機的浮濫使用難辭其咎,因為很多家長也是重度使用者,曾看過一則網路小短片,一個襁褓中只會爬行的小嬰兒,就會對著雜誌的圖片,用姆指和食指做撑開放大的動作,這簡直是中毒太深了。

這對父母有沒有想過,小時候你都用平板帶小孩,你老的時候會不會孩子也只會用平板來照顧你呢?趁孩子還小,多創造一些優質的親子時光,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共同記憶才是最重要的,親子相處的賞味期限其實稍縱即逝的,等到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圈,不要說是上學日,你可能連假日都見不到小孩了。

豐盛早餐

豐盛早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ed-avatar-img
2023/02/25
3C是好還是壞?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相當的後果~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6
學齡前孩童能不用就不用,感覺統合各方面的發展,關係著未來的學習。
Chiating Chang-avatar-img
2023/02/25
我這才想起禮拜四上班手機沒帶, 渡過了沒有任何三C產品的一天=V=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6
所以偶爾沒手機,日子一樣過,對不對?
現代人資訊太龐大 很難放下手機 品味生活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6
大人無所謂,學齡前兒童真的要適度地規範。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1/21
考上了大學那年,老媽用她的經驗談提醒我,大一先不要交男朋友,大二再從社團裡找志同道合、頻率接近對的人,但媽媽和我都失策了,我大一參加的是學會,當幹部時表現太出色,大二直接被拔擢當學會會長,哪一個男生會想和可以對他發號施令的女生當女朋友啊? 媽媽說退而求其次,班上男同學有沒有看得順眼的,但我就讀的科
2025/01/21
考上了大學那年,老媽用她的經驗談提醒我,大一先不要交男朋友,大二再從社團裡找志同道合、頻率接近對的人,但媽媽和我都失策了,我大一參加的是學會,當幹部時表現太出色,大二直接被拔擢當學會會長,哪一個男生會想和可以對他發號施令的女生當女朋友啊? 媽媽說退而求其次,班上男同學有沒有看得順眼的,但我就讀的科
2024/03/03
週末來臨之前, 大女兒忽然問我:「媽咪,我們這個週末有家庭活動嗎?」 我回:「弟弟、妹妹有自己的行程,爸爸學校自己有辦活動,只有我有空。」 大女兒神秘兮兮地問:「那你可以陪我去陽明山嗎?」 陽明山?以前我們家都會在花季期,找一個週末,全家去踏青賞花,小學之前就只在前山公園和花鐘附近走走、拍照
Thumbnail
2024/03/03
週末來臨之前, 大女兒忽然問我:「媽咪,我們這個週末有家庭活動嗎?」 我回:「弟弟、妹妹有自己的行程,爸爸學校自己有辦活動,只有我有空。」 大女兒神秘兮兮地問:「那你可以陪我去陽明山嗎?」 陽明山?以前我們家都會在花季期,找一個週末,全家去踏青賞花,小學之前就只在前山公園和花鐘附近走走、拍照
Thumbnail
2024/02/18
每個月和媽媽的聚餐,難得孩子們也還在放假,今天選在京站的饗食天堂。 飯後在一樓櫃位幫媽媽挑了夏天和冬天各一頂帽子,兒子主動幫忙買單。
Thumbnail
2024/02/18
每個月和媽媽的聚餐,難得孩子們也還在放假,今天選在京站的饗食天堂。 飯後在一樓櫃位幫媽媽挑了夏天和冬天各一頂帽子,兒子主動幫忙買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前幾天開車時聽到一段廣播,大意是疫情漫延的這三年來,小小孩和大人在家以外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長時間戴著口罩,專家們發現這一世代的孩子,被診斷出口語能力表達障礙的案例高出平均值許多,更有研究數據指出,這一個世代的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常常會做出許多白目行為,惹得家長怒氣衝天而不自知。 今天早上難得有空閒
Thumbnail
前幾天開車時聽到一段廣播,大意是疫情漫延的這三年來,小小孩和大人在家以外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長時間戴著口罩,專家們發現這一世代的孩子,被診斷出口語能力表達障礙的案例高出平均值許多,更有研究數據指出,這一個世代的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常常會做出許多白目行為,惹得家長怒氣衝天而不自知。 今天早上難得有空閒
Thumbnail
一家安靜用餐的畫面,各自滑著自己的手機,陷入了科技冷漠的陷阱中。 你還在思考為何不了解孩子嗎? 因為少了溝通...
Thumbnail
一家安靜用餐的畫面,各自滑著自己的手機,陷入了科技冷漠的陷阱中。 你還在思考為何不了解孩子嗎? 因為少了溝通...
Thumbnail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
Thumbnail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
Thumbnail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發現,自己都是用3C產品與孩子共處,面對孩子螢幕時間逐漸增加時,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節制,可以採取以下作法:
Thumbnail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發現,自己都是用3C產品與孩子共處,面對孩子螢幕時間逐漸增加時,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節制,可以採取以下作法: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