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陸軍的轉型:陸戰隊化!台灣陸軍的戰略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中華民國陸軍,跟隨蔣介石政權來到台灣,前身是國民革命軍,也就是國民黨軍。1950年代以後,蔣介石衰老,也無力利用中國文化大革命進行反攻,於是中華民國陸軍變成一個在小島上的大陸軍。接著蔣經國到李登輝時代,1996台灣總統直選,中華民國陸軍開始一波一波的裁軍轉型,黨軍色彩開始減弱,但是跟著蔣介石來台的反攻中國大陸軍規格,還是掌握軍隊高層的基本想法。2000年政黨輪替,直到今日,陸軍轉型依舊被許多國民黨體系出身的人所埋怨,但中華民國不是中國,中華民國陸軍是台灣陸軍的這個基本概念,已經是台灣的基本軍事常識。 如果你還把中華民國當中國,把陸軍當成要反攻大陸的軍隊,把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這種想法當聖旨,基本上什麼陸軍轉型也不用想,可以直接解散中華民國,讓中國軍隊來統治就好。如果你不是這種人,那台灣陸軍該有的樣子,才有討論下去的必要。
●●●●●●●●●

raw-image

★台灣陸軍的戰略目標:
以台灣國土的防衛來說,陸軍能夠施展的地方非常有限,在島嶼戰爭中,陸軍只能守勢,不管你的裝甲部隊多強,敵人不上岸、不空降,基本上就是放著好看,一堆人拿烏克蘭來對比台灣,光是地形就天差地遠。台灣中南部還算有廣闊一點點的200公里南北平原,但是東西向約40公里就會碰觸到中央山脈山腳下,例如樂山雷達站就在苗栗新竹交界,標高2600公尺,距離海岸線就是40公里。大部隊無法進入山區,山區也無法提供大部隊聚集反攻,因此對國軍或敵軍來說,山區都不會是攻防重點,誰拿下人口聚集的大都市,基本上就決定戰爭的勝負。

所以台灣陸軍要打的,絕對不是平原戰,不是裝甲箭頭跟砲兵火力跟上,而是每一個登陸點的防衛戰。以台北來說,就是打淡水河口的防衛,桃園就是灘岸登陸戰,從北到南有大屯山、觀音山、林口台地、湖口台地都在海岸邊,是極佳的觀測與火力發射點。新竹苗栗是山區,不會被登陸,但可能被空降滲透偷襲,不是主打重點。

中南部比較適合大部隊登陸,但台灣政經中心在台北,打中部會被從南北的火力夾擊,苗栗南部、大肚山、彰化八卦山都是制高點,而且從台中港到中央山脈腳下也才25公里,火力到處可以放。要打雲嘉南,則要先清空澎湖,不然腹背受敵威脅性太大,因為澎湖到雲林麥寮或嘉義布袋只有約50公里,中短程火力就可覆蓋。打高屏則是離北部太遠,打了之後還要一路北上,增加後勤補給的脆弱性。

東部是海空軍的戰力保存區,海空軍會在菲律賓海大戰,然後靠護國神山保留實力,不時突襲台灣海峽南北的目標,如果要登陸東部則完全是噩夢等級的地點,很難運補、往北往南往西的公路都超容易被斷。如果要北中南多線登陸,你沒搞成二戰的諾曼第規格就不可能,這也是為何中國無法以導彈攻擊就結束台海戰爭的關卡,飛彈打完然後呢?沒人投降中國就頭大了。

換句話說,台灣陸軍最基本要更改的觀念就是,你的敵人從哪裡出現,你就要有打那個地方的能力。敵軍不會一開始就在台灣北中南出現,因為他們還在海上或空中,大陸軍觀念會說那就通通交給空軍跟海軍去處理,但是如果空軍跟海軍打過幾輪,敵軍還是出現在近海,你陸軍要怎樣應戰?現在科技進步,陸軍本身有太多可以制空制海的選擇,比如無人機或精準導引火箭,台灣海空軍會在100公里外就接戰,然後持續消耗,而陸軍一開始的任務是維持國內秩序、保護海空軍能量,然後在海空軍轉移到東部以後,得獨自挑起台灣西岸領海以內的防衛能力。

在確定這個戰略順序之後,你才能對台灣陸軍有一個戰略與戰術的規劃,而不是用大陸軍作戰方式,去想一個根本不會在台灣出現的平原裝甲兵團大戰。中國如果能登陸主力戰車,並且運上源源不絕的油料跟彈藥,這樣才能玩南北向攻擊耶?如果陸軍有能力攻擊海上目標,直接側向就打掉敵軍的海上補給船艦,那麼已登陸部隊在後勤被切斷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往北或往南進攻,你怎麼會放掉戰略關鍵,要乖乖等敵軍通通上岸再打呢?M60A3跟CM11還夠用的理論,就是解放軍的主力坦克、油料、彈藥安全上岸之前,台灣裝甲部隊老早就撲上去了。

因此台灣陸軍最優先要強化的,就是中近距離的反艦防空能力,100公里以上的交給海空軍去煩惱,但是50公里內的,就要陸軍自己來。陸軍自己要有四線攻擊的戰法,第一線裝甲部隊針對已登陸灘岸的反擊,這是傳統陸軍,登陸點的北線、南線、山線則要以反艦能力切斷中國補給船艦,同時提供防空掩護,讓裝甲部隊能機動作戰,只要敵人沒油沒彈,解放軍上來就是死路一條。這就是陸軍的陸戰隊化,只是把從海打陸反過來,練習從陸打海。第五線是更遠的海空軍,會在東部百公里外的射程,持續攻擊中國補給船艦。

沒有切斷中國登陸部隊補給路線的能力,陸軍就會跟二戰的日軍一樣,被美國封鎖到底。所以陸軍想打贏,反艦跟防空就是陸軍自己要強化的重中之重。陸軍必須顧得了這些任務,所以美國寧願台灣買更多海馬斯,而不用買M109A6,要魚叉而不用先買MH-60R。無人機、無人艇就是陸軍的中近程海上偵蒐反艦利器,更別說海馬斯跟雷霆2000的精準導引反艦火箭,都能讓陸軍應對海上目標,重演古寧頭戰役。

陸軍如果顧錯任務,你拿到兵棋推演上一看,馬上就會被敵軍突破。俄烏戰爭已經完全驗證,在現代戰爭中,一樣是沒有充足後勤補給的一方,絕對會戰敗。大陸軍還可以打打游擊戰,用一點點的兵力去拖延對方,以空間換取時間,但是在登陸戰、海島戰的規模,就是絕對的集中兵力,不然很難從海上打出缺口,就像俄軍想登陸敖德薩的幻夢破滅一樣。
■■■■■■■■■■■■■■■■■■■■■■
★台灣陸軍的陸戰隊化:反艦防空與裝甲的比例
目前台灣陸軍在反艦防空與裝甲部隊的配置:
●反艦:雷霆2000/43輛、阿帕契/29架、超級眼鏡蛇/61架、OH-58D/37架、(海馬斯/29輛)
●防空:復仇者/74套、刺針飛彈、欉樹飛彈/45套、阿帕契、超級眼鏡蛇、(陸劍二/29輛)
●裝甲:M60A3/460輛、CM11/450輛、CM34雲豹30砲車/284輛、M41D/50輛、(M1A2T/108輛、雲豹105砲車/222輛)
雲豹甲車/683輛、CM21系列/1000輛以上、拖式飛彈悍馬車
M109A2+A5/225輛、M110A2/75輛、拖曳式105/155/203榴砲、雷霆2000/43輛、(海馬斯/29輛)
阿帕契、超級眼鏡蛇、OH-58D
●●●●●●●●●
陸航的阿帕契、超級眼鏡蛇跟OH-58D可以兼用反艦、防空、反裝甲,可獨立出來看。剩下的陸軍反艦部分就只剩雷霆2000,而且沒有精準打擊能力,只能面打擊,成效不佳。至於標槍、托式飛彈、戰車、火砲的反艦效用不是太短,就是根本不準,無法在海岸邊持續作戰,因此都劃分在裝甲武力那邊。即將購入的海馬斯,反艦能力可以期待,會大幅強化陸軍對中國沿岸、台灣海峽中的打擊能力,能跨海支援澎湖作戰。

防空部分,復仇者、刺針飛彈只能10公里內的防衛,無法延伸到海上。才剛開始生產的陸劍二可以延伸到15公里外,會取代欉樹飛彈,跟復仇者形成中近距離的搭配。如果陸劍二系統能使用海劍二,可以把防空圈提升到30公里以上,發揮突襲的效果。

裝甲部分就是現有台灣陸軍的主力,M60A3、CM11、雲豹30砲車、雲豹甲車是主力,新購的M1A2T更是強手,對於反撲登陸點都是足夠的火力,欠缺的是反艦跟防空火力的支援。後續還有雲豹105砲車跟M60A3的升級,這部分就不用太擔心,後備部隊的大部分也會分配在此。火力支援上,拖曳式105/155/203榴砲生存性不高,不是主力,M109A2/5跟M110A2稍微好一點,但一樣無法快速轉移。雷霆2000跟未來的海馬斯會是主力,機動打擊支援裝甲部隊前進。

無人機部分,騰雲、銳鳶、劍翔都是空軍遠距離偵蒐打擊用,陸軍就是紅雀、巡飛彈2,巡飛彈1因為威力太小、距離太近,重要性就降低很多。其中巡飛彈2如果量產,大量悍馬車一車3彈,北中南東、澎湖都可以配合陸劍二、復仇者,形成野戰防空跟反艦的打擊群,可以支援海空軍作戰、防衛,也能回頭支援灘岸作戰。

最後就是無人艇,用在近海防衛也是一個奇兵。台灣海峽海象激烈,自然沒有烏克蘭在黑海的平穩,這部分就必須海軍、海陸跟陸軍合作,一部分可以形成無人艦隊,在澎湖周邊作戰,一部分由陸軍在各灘岸、河口,甚至內陸河流放出,偷襲想進犯台灣的中國船隻。
●●●●●●●●●
■■■■■■■■■■■■■■■■■■■■■■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b Chen的沙龍
123會員
911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Bob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1/16
雷達的原理也類似這個CPU跟GPU。 傳統都卜勒雷達就是CPU,有強大性能一次掃一個地方,所以雷達要不斷旋轉,掃到一遍,處理一個地方。是雷達技術的起始,現在看來省電、體積小、便宜。 陣列雷達則是GPU,有一堆小雷達聚合在一個雷達陣列上,專門掃描各自的區塊,然後整合成方位跟高度的資訊,完成掃描(作
Thumbnail
2025/01/16
雷達的原理也類似這個CPU跟GPU。 傳統都卜勒雷達就是CPU,有強大性能一次掃一個地方,所以雷達要不斷旋轉,掃到一遍,處理一個地方。是雷達技術的起始,現在看來省電、體積小、便宜。 陣列雷達則是GPU,有一堆小雷達聚合在一個雷達陣列上,專門掃描各自的區塊,然後整合成方位跟高度的資訊,完成掃描(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中華民國陸軍,跟隨蔣介石政權來到台灣,前身是國民革命軍,也就是國民黨軍。1950年代以後,蔣介石衰老,也無力利用中國文化大革命進行反攻,於是中華民國陸軍變成一個在小島上的大陸軍。接著蔣經國到李登輝時代,1996台灣總統直選,中華民國陸軍開始一波一波的裁軍轉型,黨軍色彩開始減弱
Thumbnail
中華民國陸軍,跟隨蔣介石政權來到台灣,前身是國民革命軍,也就是國民黨軍。1950年代以後,蔣介石衰老,也無力利用中國文化大革命進行反攻,於是中華民國陸軍變成一個在小島上的大陸軍。接著蔣經國到李登輝時代,1996台灣總統直選,中華民國陸軍開始一波一波的裁軍轉型,黨軍色彩開始減弱
Thumbnail
接續不對稱戰力的議題,來講陸戰部份。很多人在台灣,卻完全不管台灣的地形地物,看到烏克蘭怎樣打,就說台灣也要那樣。中國歷史地理教太多的後果,就是對自己國家的理解,完全變成中國的樣子,這是目前40歲以上台灣大眾的國民黨教育後果。
Thumbnail
接續不對稱戰力的議題,來講陸戰部份。很多人在台灣,卻完全不管台灣的地形地物,看到烏克蘭怎樣打,就說台灣也要那樣。中國歷史地理教太多的後果,就是對自己國家的理解,完全變成中國的樣子,這是目前40歲以上台灣大眾的國民黨教育後果。
Thumbnail
國防預算創新高應同時調整國軍體質 明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但目前以陸軍為主的國軍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再次顯得力不從心,凸顯應調整國軍體質的急迫性,相信中國會繼續採用這類灰色作戰行動襲擾台灣,因此未來兵役要延長、國防預算達GDP3%之外,國軍應朝以下方向調整:
Thumbnail
國防預算創新高應同時調整國軍體質 明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但目前以陸軍為主的國軍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再次顯得力不從心,凸顯應調整國軍體質的急迫性,相信中國會繼續採用這類灰色作戰行動襲擾台灣,因此未來兵役要延長、國防預算達GDP3%之外,國軍應朝以下方向調整:
Thumbnail
戰略學上,在談論攻勢跟守勢時,非常難以區分,畢竟沒有一個現代國家在公布戰略時,會明擺著要侵略他國領土,或是明言重訂國際規則的。所以,我們就無法看出,其戰略的布局是攻勢還是守勢?那絕對不是這樣。
Thumbnail
戰略學上,在談論攻勢跟守勢時,非常難以區分,畢竟沒有一個現代國家在公布戰略時,會明擺著要侵略他國領土,或是明言重訂國際規則的。所以,我們就無法看出,其戰略的布局是攻勢還是守勢?那絕對不是這樣。
Thumbnail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Thumbnail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Thumbnail
寄戰爭於生活中,不是要人人都想打仗,只是要有相關的準備,當民眾對於戰事是很認真,基礎軍事觀念都具備時,軍人的地位要提升也不難,夠專業的自然會被尊敬。當今的軍人地位低落問題,早已不是軍人自己的程度太低,而是全民軍事常識不足,導致無法辨別軍事專業度,給予相對應的敬意。
Thumbnail
寄戰爭於生活中,不是要人人都想打仗,只是要有相關的準備,當民眾對於戰事是很認真,基礎軍事觀念都具備時,軍人的地位要提升也不難,夠專業的自然會被尊敬。當今的軍人地位低落問題,早已不是軍人自己的程度太低,而是全民軍事常識不足,導致無法辨別軍事專業度,給予相對應的敬意。
Thumbnail
你怎樣確認中國的弱點?去看他們對內宣傳就好,凡是說自己超棒,例如近年的一帶一路跟內循環經濟,就可得知根本沒這回事。自好望角後陸權就沒有內陸經濟超越海洋的可能,除非發明某種反重力技術,不然物理之壁就在那。 E 前兩周的文章提到,中國其實整套戰略都是守勢為主,這實在是不得已的做法,許多人尤其台灣民眾,對
Thumbnail
你怎樣確認中國的弱點?去看他們對內宣傳就好,凡是說自己超棒,例如近年的一帶一路跟內循環經濟,就可得知根本沒這回事。自好望角後陸權就沒有內陸經濟超越海洋的可能,除非發明某種反重力技術,不然物理之壁就在那。 E 前兩周的文章提到,中國其實整套戰略都是守勢為主,這實在是不得已的做法,許多人尤其台灣民眾,對
Thumbnail
從共產中國在北京成立,直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戰略全部都是「守勢」,沒有規劃過進攻過,攻擊都是基於政治目的,或是順便而已。 E 上周提到,中國到了前2個階段,屬於培養自身實力時,在東部海面方向唯一有積極意義的戰果,大概就是確保台灣失去絕對的制海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疑慮可以消退。除此以外,在印度與俄國的邊
Thumbnail
從共產中國在北京成立,直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戰略全部都是「守勢」,沒有規劃過進攻過,攻擊都是基於政治目的,或是順便而已。 E 上周提到,中國到了前2個階段,屬於培養自身實力時,在東部海面方向唯一有積極意義的戰果,大概就是確保台灣失去絕對的制海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疑慮可以消退。除此以外,在印度與俄國的邊
Thumbnail
前兩篇說完在常規戰爭狀態下,中國攻取台灣的困難,這篇要進入結論。所以說,為什麼會有軍事謠言?其實,中國早就打了啦,打了八年你們知不知道。
Thumbnail
前兩篇說完在常規戰爭狀態下,中國攻取台灣的困難,這篇要進入結論。所以說,為什麼會有軍事謠言?其實,中國早就打了啦,打了八年你們知不知道。
Thumbnail
本來想講氣墊船一類,比較偏技術性的,但這週遇到比較多人的疑問是,中國真的會用這種「老套」來打侵略戰爭嗎?所以,想想還是乾脆,把中國的對台侵略戰,大體上可能怎樣打,是怎麼個打法,理由跟概念儘量簡單點,算是提供一般人彈藥,去解釋給要被共匪信徒洗腦的對象聽。
Thumbnail
本來想講氣墊船一類,比較偏技術性的,但這週遇到比較多人的疑問是,中國真的會用這種「老套」來打侵略戰爭嗎?所以,想想還是乾脆,把中國的對台侵略戰,大體上可能怎樣打,是怎麼個打法,理由跟概念儘量簡單點,算是提供一般人彈藥,去解釋給要被共匪信徒洗腦的對象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