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戰略學進階──攻勢與守勢戰略(1)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戰略學上,在談論攻勢跟守勢時,非常難以區分,畢竟沒有一個現代國家在公布戰略時,會明擺著要侵略他國領土,或是明言重訂國際規則的。所以,我們就無法看出,其戰略的布局是攻勢還是守勢?那絕對不是這樣。
要區分一個國家的戰略布局是攻勢還是守勢,必須要懂兩點。這個國家的歷史發展,以及實際建軍的狀況。將兩者綜合在一起,研判其意圖是否有超過現狀的基礎,才能評論其攻守狀態。
其次,即便是攻勢,也可能是左邊攻勢右邊守勢,對A進攻向著B防守,沒有全面進攻或是防守這種事,因為資源極可能不足,超越自身後勤負擔的軍事力量,絕對會招致災難。
那萬一超過了呢?只能對外輸出了,因為軍事武器的損耗,最快的就是對外作戰,再也沒有比打掉更能合理的消耗資源,提供國內工業生產的藉口。
只不過,時至今日,除非要翻掉整個國際秩序,不然這麼做的理由通常不高就是。
總之,這一單元要來大致介紹,攻勢戰略跟守勢戰略的區分。

從背景脈絡看戰略意圖

說來話長的東西,我們現在就有一個現成案例,就是台灣自己。就短期歷史來說,國共內戰失利後的國民黨軍,來台蓄積力量,規劃反攻大陸的戰略,本質上就是一種攻勢,直到後期政黨輪替,在意圖上徹底消滅,才轉為守勢。
這該怎麼說?
國民黨來台時,陸軍非常的弱小,裝備不齊、訓練欠缺,雖說有少數精銳,但要說是殘兵敗將並不為過,相比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確是如此。但就海空軍來說就完全相反,得到美國協助的國府,在海空兩軍的質與量,一直都遠遠超過解放軍,即便有蘇聯的協助,也不能相提並論。
此時無法反攻大陸,最主要還是陸地作戰的理由。即使有夠多的艦艇,但登陸能量不夠,與金馬的十萬大軍相隔一水,解放軍就駐紮了數倍的軍力,在其他沿岸地區亦同,想要發起兩棲登陸,國軍可以運送的數量就是不足,跟解放軍今日想要侵略台灣的問題之一相同。海空軍強力歸強力,並沒有深入中國內陸支援的能力,這也是整套反攻計畫窒礙難行的地方。
以歷史因素來看,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早期,建軍規畫皆是如此,以強化陸軍為主,期待世界局勢有變,認為美蘇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是反攻的機會。
相對於此,中國也擔心國民政府的反攻,不停加強沿海防守力量,建立防空與海防能力,所以國軍並不能一直保持絕對的海空優勢。這直到86海戰後,國民政府才算是比較能夠正視,絕對制海權的時代已經結束,反攻大陸的戰略計畫,從實際規劃中慢慢退出,轉為防守為主的概念。
但概念歸概念,政策上的轉彎並沒那麼快,經歷民主轉型跟政黨輪替後,台灣徹底放棄反攻中國大陸的想法,才在歷史因素上切斷了攻勢戰略的想法,全面轉向固守防禦的守勢戰略。
中國方面到近年,偶而仍有一些「台灣擁有攻擊性武器,是一種侵略性意圖」的說法,基本上就是秉承過去的遺緒,會被記者訕笑。但難道我們不能說,可以從台灣擁有強大武裝的情況來看,去解釋為攻勢戰略嗎?
不行。
因為守勢戰略也有一種「進攻性防守」的概念,也就是我們說的決戰境外、防禦固守。畢竟武器就是武器,如果我們發現解放軍集結十萬大軍跟百艘船隻打算渡海攻擊,難道我們就真的只能在全世界媒體注視下,等到人家全部上船出發,甚至開了第一槍後才能反擊?

攻勢與守勢意圖,反映在建軍規劃與現狀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
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台海兩邊的現狀就是互不隸屬,各自有自己的軍力,無論用什麼主權還是政府去繞口令,事實就是兩邊沒主權關係。在此之下,台灣沒有想要改變現狀的打算,其戰略本質就會是守勢,中國想要改變,那麼規劃上就會是攻勢戰略。
除非,中國在規劃對台的戰略上,使用的所有技術、武器,主要都只是固守本土,那麼才能判定他們沒有攻勢的打算。
這反過來說,中國跟台灣,在南海的態度上,都宣稱擁有南海所有主權,九段跟十一段線都好,難道不能解釋為,兩岸對南海與周邊國家,都具有攻勢戰略的意圖與規劃?
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繪製的南海諸島位置與十一段線圖。
這個講法,勉強可以說的,是台灣有一點意圖,但完全沒有規劃與想法,中國倒是意圖與做法兼具。
在政治上,南海對台灣有重大利益,目前在太平島有駐軍,就不能說完全無關係。但現實軍力來說,台灣的海空軍與陸戰隊,要全力攻打非中國的其他小島,要拿下是沒問題,只是幾十年來都沒這樣做,連演習之類的都沒有做。所以在判斷上,可以說台灣想要保留在南海說話的權力,以及軍隊可調度的自由權,但並不想直接介入現在有爭端的地方,徒耗國力。
也因此,南海周邊國家很清楚,台灣是不可能去爭奪此區霸權,而要逐出台灣擁有的太平島,反倒會有其他問題。首先是美國不會同意改變現狀,另一個重點是,用流血逐出台灣的南海駐軍,勢必引發一定程度的報復,而台灣現在有跟南海周邊國家具有不可調解的衝突嗎?顯然是沒有。
若台灣摸著鼻子離開,以中國的立場來說,必定全力攻下太平島來宣示,對台灣來說立場也難看。說白了就是換一個更麻煩的對手來,既然如此不如留著,還可以讓台灣在南海保留一個跟中國角力的點。留梗日後他用的意思。
那麼,中國為何就是攻勢戰略無誤?

實際作為再清楚不過

在公開政策與意圖上,中國的南海領海劃分幾乎是畫到每一個國家的家門口,要被接受是不可能的。而現狀來說,中國填海造礁,擴大每一個島礁的範圍,增建設施與部署各式軍隊,佔著不走的意思太明顯。對內,中國的說法當然是此區主權自古屬於中國,在自家領土上蓋什麼,別人無權置喙。
但歷史上來說,南海一直都是無主地,宣稱跟實際擁有是兩件事,二戰後才開始有國家陸續去實際佔領。也就是南海的實際狀態,至少在20世紀後半,還比較像是戰國時代搶來搶去。在這種狀態下,要說自己沒有攻勢戰略的成分,大概只有台灣在21世紀後可以算。
香港海事博物館收藏的清代繪卷,描繪南海海盜與清軍武力衝突。triotriotrio@Commons (CC BY-SA 3.0)
也就是,宣稱的跟實際作為無關,就真的完全沒有染指南海全域的打算。其他國家則是宣稱自己的領海,同時也慢慢建設海軍,沒有放棄的打算,故並非是中國才有攻勢意圖,南海周邊國家可以說在此區都是攻勢戰略。
因為,中國正在拿到歷史上沒有的地方,並且在自己宣稱的範圍內,持續窺伺其他國家擁有的島嶼。而周邊國家則是在宣稱的領海內,固守自己的,並對中國拿走的虎視眈眈,只是礙於實力沒法武力奪回罷了。
故我們在看待攻勢守勢時,第一個要件就是,先從歷史判斷其意圖,第二個是現狀的擁有狀況如何,第三則是有沒實際作為,想要或是準備想要得到某些地方,或只是固守既有的區域。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國際的判斷標準都是現狀的準備,像是中國宣稱自己對南海沒有擴張野心,只是固守領海,也沒有破壞西太平洋現狀的想法。那麼建設大海軍的意義本就不存在,理應保有在海防程度即可,畢竟周邊海洋國家,唯一在歷史上有進攻意圖的就台灣,而現在並沒有。
既然沒有面對攻勢戰略的國家,那麼擺出攻勢戰略才需要的軍隊,其意圖就非常明顯。不然換作地中海,除了希臘、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地,周邊國家關係良好的,根本就不會發展過度的海空軍。至少在實際的建軍上,並不會將鄰國當成假想敵。

編按:歷史上從1856年《巴黎宣言》(Paris Declaration Respecting Maritime Law)開始,領海概念才開始訴諸文字條約化,當時擁有遠洋海軍的國家仍以歐洲列強為主,各國對於廣大的海洋無法像領土一樣管理。
直到二戰後《領海及鄰接區公約》等訂定,國際上才有正式的領海規範,領海的利益及資源潛力浮上檯面,南海周邊步入現代化的國家也才有能力以及意圖去佔領島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陣形的意義,就是一種加成,讓各別單位的火力可以交叉、射程可以涵蓋、防守能夠嚴密。如果單位自己就有所有的能力,陣形就沒有必要,反之若技術已經達到可以超越陣形加成,那麼陣不陣也就沒意義。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第一次波灣戰爭,聯軍聚集了五十萬大軍,聯合陸海空三軍,以摧枯拉朽之姿擊敗伊拉克。這可以說是陣形迷的最後榮光,因為在此之後的戰役,幾乎就不存在所謂的陣形,只剩下概念。
在無線電通訊的發達,以及車輛等快速移動的手段出現下,前線已經不需要全線駐軍。若敵軍集結大軍,我方再相對也集結即可,倘若發現無線電干擾,也正好表達敵軍進攻的意圖。當射程拉到數公里以上,戰場就會跟第一次大戰不同,這點光從第二次大戰後,韓戰、越戰再到波灣戰爭,技術的進展是一日千里。但實際上?
在進入二次大戰前,筆者要把戰略上的控制觀念重新解釋一次,不然會弄不清為何一次、二次大戰的戰法,戰略邏輯會跟過去差異這麼大。這個核心觀念,就是訊息傳遞的速度,光速一定比音速快,騎馬總是比人跑要快。因為,進攻或防守都一樣,偵查敵軍位置都佔在首位,現實不是遊戲,會有很多重點城市,以及各式各樣的要塞可以選,
掘壕固守並非新觀念,鐵絲網也可以當作是障礙物的延伸,只不過配合速射武器後,產生了極為暴力式的回饋。這讓密集陣形徹徹底底退出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再也沒看到密集衝鋒過。但我們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使用的戰術,以及相關的陣形觀念,全盤的錯誤嗎?那可不。
陣形的意義,就是一種加成,讓各別單位的火力可以交叉、射程可以涵蓋、防守能夠嚴密。如果單位自己就有所有的能力,陣形就沒有必要,反之若技術已經達到可以超越陣形加成,那麼陣不陣也就沒意義。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第一次波灣戰爭,聯軍聚集了五十萬大軍,聯合陸海空三軍,以摧枯拉朽之姿擊敗伊拉克。這可以說是陣形迷的最後榮光,因為在此之後的戰役,幾乎就不存在所謂的陣形,只剩下概念。
在無線電通訊的發達,以及車輛等快速移動的手段出現下,前線已經不需要全線駐軍。若敵軍集結大軍,我方再相對也集結即可,倘若發現無線電干擾,也正好表達敵軍進攻的意圖。當射程拉到數公里以上,戰場就會跟第一次大戰不同,這點光從第二次大戰後,韓戰、越戰再到波灣戰爭,技術的進展是一日千里。但實際上?
在進入二次大戰前,筆者要把戰略上的控制觀念重新解釋一次,不然會弄不清為何一次、二次大戰的戰法,戰略邏輯會跟過去差異這麼大。這個核心觀念,就是訊息傳遞的速度,光速一定比音速快,騎馬總是比人跑要快。因為,進攻或防守都一樣,偵查敵軍位置都佔在首位,現實不是遊戲,會有很多重點城市,以及各式各樣的要塞可以選,
掘壕固守並非新觀念,鐵絲網也可以當作是障礙物的延伸,只不過配合速射武器後,產生了極為暴力式的回饋。這讓密集陣形徹徹底底退出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再也沒看到密集衝鋒過。但我們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使用的戰術,以及相關的陣形觀念,全盤的錯誤嗎?那可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是前年和Michael Buckley合寫的政經智庫曾介紹過好書《Danger Zone》的作者Hal Brand在智庫對外關係協會的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現的新長文,用意在提醒世界形勢正往類似二次大戰的方向走去,但危險的是,美國和其盟友對此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情況讓人擔心
Thumbnail
先前已經讀完作者Masayo的《靈氣療法》與《神腦覺醒》都是屬於很好讀且入門的靈性書籍,不過這一本,我自己覺得維度偏高,談得是更深的靈性拓展,儘管內容依舊是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可是如果沒有先讀過前兩本著作的話,可能會不大懂,甚至是誤會Masayo想傳達的訊息。
Thumbnail
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親臨會場向學會致意並回答會員提問。 【李婉如/ 報導】 今天教師節(9/28),中華戰略學會在台北市台大校友會館隆重舉辦「教師節暨緬懷故理事長王文燮上將紀念會」,活動現場由理事長李本京主持,邀請王文燮將軍之子王秀鈞發表感言,及多位與王上將當年熟識的退役將領及部屬發言,前台北市長
Thumbnail
本篇會分成線上樂學網的課程、AT平台家教課與自習參考書兩部分。本次我所使用的參考書都整理在這邊,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直接點入參考🛒
Thumbnail
《學會領導: 馬提斯從戰場與戰略規劃養成的管理學Call Sign Chaos: Learning to Lead》 📖美國戰力最強壯的海軍陸戰隊,他們的管理以及指揮領導模式是強大力量的基礎。 馬提斯融會貫通了美軍陸戰隊的生存法則:適應環境、改變自己、克服困難。 歷經多年的管理經驗,馬提斯對領導一
Thumbnail
齊桓公知道事情已經洩漏後,非常生氣,於是對管仲說:「寡人與仲父關起門來策劃討伐莒國的事情,寡人尚未發出正式命令,這件事卻已經傳遍了整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Thumbnail
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
★戰略=創意+分析 ●「戰略思考的雲霄飛車」具有三個必要環節: 1.如何快速產生絕佳構想(上升)。打造邏輯樹,把字詞串連成句子,針對陌生的問題抓出一些結構。借用商業理論並向世上最厲害的商業高手取經,快速發想多個聰明的選項。利用一些反直覺的思考技巧來拓展對眼前問題的認知,找出充滿創意的選項。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二篇:反思俄烏情勢|美歐為何不設禁航區?北約是否承諾不東擴? 在會後問答環節,俄烏戰爭是否帶給中國「戰略機遇」,以及台灣能否從中學習,成了會上兩大熱議主題,四位與談人亦就此分享觀點與看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是前年和Michael Buckley合寫的政經智庫曾介紹過好書《Danger Zone》的作者Hal Brand在智庫對外關係協會的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現的新長文,用意在提醒世界形勢正往類似二次大戰的方向走去,但危險的是,美國和其盟友對此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情況讓人擔心
Thumbnail
先前已經讀完作者Masayo的《靈氣療法》與《神腦覺醒》都是屬於很好讀且入門的靈性書籍,不過這一本,我自己覺得維度偏高,談得是更深的靈性拓展,儘管內容依舊是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可是如果沒有先讀過前兩本著作的話,可能會不大懂,甚至是誤會Masayo想傳達的訊息。
Thumbnail
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親臨會場向學會致意並回答會員提問。 【李婉如/ 報導】 今天教師節(9/28),中華戰略學會在台北市台大校友會館隆重舉辦「教師節暨緬懷故理事長王文燮上將紀念會」,活動現場由理事長李本京主持,邀請王文燮將軍之子王秀鈞發表感言,及多位與王上將當年熟識的退役將領及部屬發言,前台北市長
Thumbnail
本篇會分成線上樂學網的課程、AT平台家教課與自習參考書兩部分。本次我所使用的參考書都整理在這邊,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直接點入參考🛒
Thumbnail
《學會領導: 馬提斯從戰場與戰略規劃養成的管理學Call Sign Chaos: Learning to Lead》 📖美國戰力最強壯的海軍陸戰隊,他們的管理以及指揮領導模式是強大力量的基礎。 馬提斯融會貫通了美軍陸戰隊的生存法則:適應環境、改變自己、克服困難。 歷經多年的管理經驗,馬提斯對領導一
Thumbnail
齊桓公知道事情已經洩漏後,非常生氣,於是對管仲說:「寡人與仲父關起門來策劃討伐莒國的事情,寡人尚未發出正式命令,這件事卻已經傳遍了整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Thumbnail
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
★戰略=創意+分析 ●「戰略思考的雲霄飛車」具有三個必要環節: 1.如何快速產生絕佳構想(上升)。打造邏輯樹,把字詞串連成句子,針對陌生的問題抓出一些結構。借用商業理論並向世上最厲害的商業高手取經,快速發想多個聰明的選項。利用一些反直覺的思考技巧來拓展對眼前問題的認知,找出充滿創意的選項。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二篇:反思俄烏情勢|美歐為何不設禁航區?北約是否承諾不東擴? 在會後問答環節,俄烏戰爭是否帶給中國「戰略機遇」,以及台灣能否從中學習,成了會上兩大熱議主題,四位與談人亦就此分享觀點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