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難以說出口的道別──《再見列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那是德國依然分裂的年代,在東柏林生活的克莉絲蒂安(Christiane)經歷丈夫外遇叛逃至西德的打擊後,搖身一變成為社會主義的忠貞信徒,她獨自扶養二個孩子亞利(Alex)和姐姐亞麗安(Ariane),隨著孩子成長,世界也正快速轉變當中。

一九八〇年代末期的蘇聯已不若冷戰巔峰時強壯,經濟、軍事與核事故等多重因素導致蘇俄國力耗盡,東歐民主化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那便是所謂的「蘇東波」轉型。非共化風潮當然也在分裂的德國裡乘勢吹起,儘管柏林圍牆看起來依舊高大堅固,但內部實已布滿裂痕,終於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正式倒塌,冷戰分裂的象徵傾圮,也標誌著兩德統一,鐵幕不再。

那夜,當眾人在街上狂歡,當東德人民興奮地前往西德觀光時,克莉絲蒂安卻從未見證這顛覆性的一切。不久前她見到兒子身處一次街頭示威上而心臟病發昏迷,這一闔眼便是八個月過去,絲毫不知世界已全然改變。由於深怕母親醒來後再受到刺激,兒子亞利堅持將她送回家裡,並且決定隱瞞外頭發生的一切,重頭改造房間裡的所有擺設,甚至自行拍攝新聞、尋覓舊物,只為重塑那不再存在的東德往日時光。

raw-image

結合懷舊、親情和政治的有趣故事,《再見列寧!》善於運用物品作為象徵──金摩卡咖啡(Mocca Fix Gold)、天寶豆(Tempo Beans)與史普雷酸黃瓜(Spreewald Pickles)等,這些舊物不是被遺忘在垃圾堆中,就是被留在人去樓空的廢棄公寓裡。對比鮮豔高彩度的漢堡王、各式新潮衣物和車輛,那些東德產品更顯泛黃陳舊。新舊時代的交接不見得需要長時間轉換,有時只需一夜就能帶來如此翻轉,只是儘管領導人更迭替換,意識型態的全盤否定,卻彷彿讓過去頓時成為兒戲。

時代巨變下,東德人民曾經對自由主義的幻想和期待也隨之破滅,長久以來的社會主義怎能在西方資本崇尚競爭的體制下存活?片中,儘管亞利在東德追求自由、厭倦社會主義的僵硬,不過當他與來自西德的姊夫爭吵時,脫口而出「你們西邊的人都漠不關心」,或當他試圖兌換東德馬克未成而憤怒,仍能感受他那隱隱承載對東德消亡的無奈和被剝奪感。因此,亞利之所以頑固堅持不告訴母親真相,表面上是不讓她受到刺激,其實心中不也緬懷著曾經的東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6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2/02/27
感謝分享!很喜歡這部小品電影呢!👍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
Thumbnail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
Thumbnail
德文真好聽。熟悉有節奏優雅的腔調、常出現的Scheiße,慶幸大學時第二外語學了德文,雖然只是骨幹都沒觸及的皮毛,只能識別出幾個單字,那時沒想到在觀看歐洲電影還是稍微有點用處的。 「不知怎麼了,我的計劃也自行找到出路,我為母親一手打造的東德,逐漸變成我所期望的。」
Thumbnail
德文真好聽。熟悉有節奏優雅的腔調、常出現的Scheiße,慶幸大學時第二外語學了德文,雖然只是骨幹都沒觸及的皮毛,只能識別出幾個單字,那時沒想到在觀看歐洲電影還是稍微有點用處的。 「不知怎麼了,我的計劃也自行找到出路,我為母親一手打造的東德,逐漸變成我所期望的。」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1989年,克莉絲蒂是東德崇尚社會主義的單親媽媽,卻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夕因為心臟病昏倒了。八個月後甦醒的她,錯過了兩德統一、錯過了世界劇變,孝順的兒子亞利為了不讓媽媽再度受到刺激,只好聯合周遭進行一連串偽裝行動,彷彿讓時間停留在過去,假裝媽媽深愛的祖國從未改變⋯⋯
Thumbnail
1989年,克莉絲蒂是東德崇尚社會主義的單親媽媽,卻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夕因為心臟病昏倒了。八個月後甦醒的她,錯過了兩德統一、錯過了世界劇變,孝順的兒子亞利為了不讓媽媽再度受到刺激,只好聯合周遭進行一連串偽裝行動,彷彿讓時間停留在過去,假裝媽媽深愛的祖國從未改變⋯⋯
Thumbnail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Thumbnail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Thumbnail
自由恰如潮水般湧進,卻又在短促之間乾涸,期盼太久,仍一無所有......當前的俄羅斯,何去何從?
Thumbnail
自由恰如潮水般湧進,卻又在短促之間乾涸,期盼太久,仍一無所有......當前的俄羅斯,何去何從?
Thumbnail
媽媽因病陷入昏迷,睡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卻在東西德統一之後,緩緩甦醒。記憶混亂的母親被留在了過去,深愛著她的兒子,便接近偏執、瘋狂地,在現代平地築起一棟屬於歷史的屋子:只為了騙媽媽,東德仍然存在。
Thumbnail
媽媽因病陷入昏迷,睡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卻在東西德統一之後,緩緩甦醒。記憶混亂的母親被留在了過去,深愛著她的兒子,便接近偏執、瘋狂地,在現代平地築起一棟屬於歷史的屋子:只為了騙媽媽,東德仍然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