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後一個節氣 - 穀雨的傳說與俗諺

2023/04/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據說這天有一個與倉頡有關的傳說故事。
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與許多知識分子,集結了諸子百家的理論,談論有關天文地理與自然的觀察,發行了一本影響後世深遠的書籍 – 淮南子。裡頭有一個篇章,提到了倉頡造字的故事,而這段故事被後人視為是穀雨的起源。
“《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是發明漢字的始祖,相傳他擁有雙瞳四目,畫像經常可以看見他擁有四隻眼睛的樣貌。倉頡當時是皇帝重要的左右手,負責幫助皇帝紀錄史實,而在沒有漢字之前,倉頡透過打繩結的方式,幫助自己記憶當天有事情要處理。
倉頡畫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開始,倉頡透過繩結記事,把許多交辦事項處理得相當好,不過隨著時間久了,人慢慢大了,繩結越來越多,記憶力又開始不好,這讓倉頡時常忘記,自己前幾天打的繩結,代表甚麼事情。
每當交辦事項一多,倉頡就會忙得不可開交,回過神來,就又忘記下一個任務是甚麼,有一天,這樣的情況又發生了,倉頡感到相當煩躁,於是打算出門走走轉換心情,希望散步的途中,能夠想起自己一時忘記的事情。
走著走著,他在路上遇見一位在山林裡打獵的獵人,基於對狩獵的好奇心,倉頡於是跟隨他,結伴尋找山中獵物。過程中,獵人跟倉頡分享了一些狩獵知識,其中讓倉頡靈光一閃的,有關於動物的腳印。
原來獵人可以從不同腳印的形狀,判斷前方可能是甚麼樣的動物,藉此做好打獵的準備,這讓倉頡恍然大悟,與其用樣貌看起來大同小異的繩結,不如打造不同形狀的工具,讓自己能更清楚,當下應該要完成甚麼事情。
回家後,倉頡開始努力發明這項工具,他觀察物品的樣貌,人們的動作、外表,最終發明出了文字。文字的出現,解決了許多麻煩,這樣的做法也感動了上天,上天於是答應倉頡,完成他的一個心願。
由於當下百姓正遭受旱災之苦,缺水缺糧,倉頡於是希望上天能夠解決這場飢荒,讓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上天於是答應了倉頡的請求,降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也成為了「穀雨」這個節氣名稱的由來。
穀雨這天,通常會下雨,甚至連同上一個節氣 – 清明,共同稱為「清明穀雨,十夜八雨」意味著這段期間雨水充沛;穀雨的台語唸做kok-ú,有句俗諺「穀雨,鳥隻做母」意味著鳥兒會在這個節氣附近交配,繁殖下一代。另外穀雨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要採收春茶,「穀雨前三日無茶挽,穀雨後三日挽不及」這代表,穀雨期間的茶葉品質最好,因此茶農此時會十分忙碌。這期間採收的茶葉,還獲得一個「穀雨茶」的名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0會員
58內容數
人類的生活裡,都在不斷創造歷史,那些我們聽過的品牌,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的起源故事究竟是甚麼?這些內容,都在Podcast頻道《週報時光機》裡,講給大家聽,同時也將濃縮成摘要,透過文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歷史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