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齊天樂  端午(宋‧楊無咎)

  • 疏疏數點黃梅雨u2殊方又逢重五goo2
  •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tshoo2

註解:雨,白音hoo7。這樣就押韻了!

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6/14/n12183964.htm

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6/14/n12183964.htm


晉朝平西將軍周處的《風土記》中,記載了黃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和夏至吃粽子的風俗:「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

閩南語的端午節叫做「五日節」,取其五月五日之舊俗!俗諺:「未食五日節粽,破裘毋甘放。 」,蓋梅雨季,還是有時有陰雨,氣溫會變涼!此詩的「疏疏點點黃梅雨」,暗示過了端午,梅雨季也就快要過了!呼應前述俗諺的庶民氣象觀察!

「菰」,即今的茭白筍!茭,kha, 閩南音為「腳」,取其根腳處為白筍義!菰與蘆,皆為水生植物,古人以菰蘆葉裹粽,後發展以竹葉裹粽!


其色金黃,故有「包金」之說!端午、夏至時陰陽循環剛好處在陽氣至極的時點,此時這涼粽多沾上蜂蜜、砂糖來吃,古人的詩作,「蜜粽冰糰為誰好」(范大成《重午》)、「菰粽蘸蜜綵作絲」(宋.陳造《次韻梁廣文重午弔古》),還有清人詞「沙糖角黍,依然風味」(樊增祥《金縷曲》)都為此習俗作下諸多註腳!而如今市面肉粽盛行,鹼粽則快要淹沒入歷史洪流了!

【kiⁿ仔粿】影片中寫「梔仔粿」,其實是與另一種食物混淆了!《台日典》寫【粉粿】hun2-ke2(其他講法)hun2-koe2(漳)/hun2-kor2(泉)。粉粿。解說:用綠豆粉做ê粿。做法影片:

【梔】,tsi 音!不過《台日典》紀錄好幾個不同的音,由此可以得知為何 【梔】會有kinn音!因為兩者都有黃色素!以此作粿!

  1. 《台日典》的kinn寫【焿】字!故民間有寫「大麵焿」一詞。可參考舊文:【大麵焿 vs. 大麵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詩詞中的閩南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4會員
969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somnobit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6
宋孫光憲《酒泉子》詞之二 曲檻小樓,正是鶯花二月guat8。思無慘,愁欲絕tsuat8,鬱離襟kim。 展屏空對瀟湘水sui2,眼前千萬里li2。淚淹紅。眉斂翠tshui3,恨沉沉tim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CH_DmMCws
Thumbnail
2024/12/16
宋孫光憲《酒泉子》詞之二 曲檻小樓,正是鶯花二月guat8。思無慘,愁欲絕tsuat8,鬱離襟kim。 展屏空對瀟湘水sui2,眼前千萬里li2。淚淹紅。眉斂翠tshui3,恨沉沉tim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CH_DmMCws
Thumbnail
2024/01/13
接到方格子來信,謂「詩詞中的閩南語」專輯已然三個月未更新,恐有負訂閱者之所託!故,特此公告周知,個人已將對閩南語漢字探討的文章,改為無料分享!文章收錄至「詩詞中的閩南語二」中!其他無料的「米粒螢光」亦不定時更新!意味著個人在方格子發表的文章都將不再收費!感謝訂閱者三年來的支持,以後的更新頻率會變慢,
2024/01/13
接到方格子來信,謂「詩詞中的閩南語」專輯已然三個月未更新,恐有負訂閱者之所託!故,特此公告周知,個人已將對閩南語漢字探討的文章,改為無料分享!文章收錄至「詩詞中的閩南語二」中!其他無料的「米粒螢光」亦不定時更新!意味著個人在方格子發表的文章都將不再收費!感謝訂閱者三年來的支持,以後的更新頻率會變慢,
2023/09/21
中文的拐彎抹角,抹什麼角? 起因於,閩南語的peh-suann,這個peh ,教育部字典用造字「足+百」,由於字典沒收,而看到了另外一個字,「走+百」!字典: 莫白切,音陌bik8。越也。《玉篇》走貌。又《廣韻》《集韻》𠀤普伯切,音拍pik。風入水貌。 它的異體字,「䞟」匹陌切,音拍pik。
Thumbnail
2023/09/21
中文的拐彎抹角,抹什麼角? 起因於,閩南語的peh-suann,這個peh ,教育部字典用造字「足+百」,由於字典沒收,而看到了另外一個字,「走+百」!字典: 莫白切,音陌bik8。越也。《玉篇》走貌。又《廣韻》《集韻》𠀤普伯切,音拍pik。風入水貌。 它的異體字,「䞟」匹陌切,音拍pik。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早起觀雨》 北宋 · 張耒 雨葉風枝日夜長tiong5,東園穠密欲生光kong。 可憐積雨過初暑,更轉餘寒作曉凉liong5。 蠶事已成家媼喜,麥畦初潑老農忙bong5。(潑=撥) 綵絲結縷催端午,又見黄頭鼓楫郎long5。 今日端午,晨,剛起,忽,一陣怪雨下不到五分鐘就停了!看到這首詩,那就當作
Thumbnail
《早起觀雨》 北宋 · 張耒 雨葉風枝日夜長tiong5,東園穠密欲生光kong。 可憐積雨過初暑,更轉餘寒作曉凉liong5。 蠶事已成家媼喜,麥畦初潑老農忙bong5。(潑=撥) 綵絲結縷催端午,又見黄頭鼓楫郎long5。 今日端午,晨,剛起,忽,一陣怪雨下不到五分鐘就停了!看到這首詩,那就當作
Thumbnail
認端午,慶端午,端午意,樂端午 端午情濃 艾葉香濃情綿綿 龍舟競渡浪花連 端午佳節慶豐年 五彩粽子笑開顏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慶祝。 它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被列為中國國家法定假日。
Thumbnail
認端午,慶端午,端午意,樂端午 端午情濃 艾葉香濃情綿綿 龍舟競渡浪花連 端午佳節慶豐年 五彩粽子笑開顏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慶祝。 它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被列為中國國家法定假日。
Thumbnail
前篇「干將磨欲盡,無位可恩酬。」的續集: 秤砣/錘的俗諺: 客語:【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閩語: 「有毛食到棕簑 無毛食到秤錘」 「二月初二彈雷,稻仔較(khah)重過秤錘」 「五月十九響聲雷,番薯賽過大秤錘」。 這裡來說兩個字,砣,賽! 《代吳兒作小至後九九詩八解 其七》 宋 · 張侃 五五三三拋
Thumbnail
前篇「干將磨欲盡,無位可恩酬。」的續集: 秤砣/錘的俗諺: 客語:【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閩語: 「有毛食到棕簑 無毛食到秤錘」 「二月初二彈雷,稻仔較(khah)重過秤錘」 「五月十九響聲雷,番薯賽過大秤錘」。 這裡來說兩個字,砣,賽! 《代吳兒作小至後九九詩八解 其七》 宋 · 張侃 五五三三拋
Thumbnail
五月五,慶端午,與屈原也有關,也無關。
Thumbnail
五月五,慶端午,與屈原也有關,也無關。
Thumbnail
齊天樂  端午(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u2。殊方又逢重五goo2。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tshoo2 註解:雨,白音hoo7。這樣就押韻了! 「菰」,即今的茭白筍!茭,kha, 閩南音為「腳」,取其根腳處為白筍義!菰與蘆,皆為水生植物,古人以菰蘆葉裹粽,後發展以竹葉裹粽!
Thumbnail
齊天樂  端午(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u2。殊方又逢重五goo2。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tshoo2 註解:雨,白音hoo7。這樣就押韻了! 「菰」,即今的茭白筍!茭,kha, 閩南音為「腳」,取其根腳處為白筍義!菰與蘆,皆為水生植物,古人以菰蘆葉裹粽,後發展以竹葉裹粽!
Thumbnail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Thumbnail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Thumbnail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
Thumbnail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