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那裡。臺灣西海岸的物產

2023/04/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期,臺灣的物產新聞圍繞在文蛤,因為日治期間,日本人在河水流域與灌溉溝渠流放養殖『麗文蛤(Meretrix lusoria)』提供飲食使用,開啟台灣文蛤養殖產業,也因此我們一直以為在台灣養殖或潮間帶採集的文蛤就是麗文蛤後代;因為環境裡文蛤的數量減少,水產試驗所在執行文蛤復育過程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原來我們長期接觸的文蛤與麗文蛤是截然不同的物種,也正式命名為『台灣文蛤(Meretrix taiwanica)。』
關於台灣文蛤的更名事件,在台灣牡蠣也有種既是感?
其實兩百年以來,台灣養殖的牡蠣(俗稱的蚵)一直以為是生長在北太平洋溫帶水域為主的太平洋牡蠣(Crassostrea gigas ),大約在 2016 年水試所也透過基因定序與環境條件理解,原來我們台灣海域野生或養殖的牡蠣都是葡萄牙牡蠣(Crassostrea angulata);更有趣的事,透過親緣演算的回推,葡萄牙牡蠣是源自於東南沿海的物種,與台灣沿海的牡蠣品系有高度相似,顯示極有可能是因為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船隻經常停泊於台灣沿海,因此將附生於船底的牡蠣帶回葡萄牙,並且在伊比利半島構築養殖產業,也成為支持葡萄牙牡蠣的原鄉在台灣的假說。
為了解『文蛤與牡蠣』的現況,直接走入西海岸產地,芳苑,聽討海人的觀點。
抵達芳苑時,約訪了番挖水耕農場 洪有新先生,並由洪先生領我們走入村子,一路上洪先生述說芳苑古地名『番挖』的由來、當地的紅磚文化、居民與水井的關係,然後我們走到『番挖地五十號』標的處,這是鄰居們串蚵殼的工寮,在此與今天的討海人 洪秋岳先生碰面。兩位洪先生這樣彼此介紹:
『有新大哥,為了讓年輕人可以回來芳苑,而建構番挖農場專職水耕蔬菜與食用花卉,對地方發展具遠見且很有心。』
『如果要找芳苑當地的蚵、好吃的螺貝類或是肥美的螃蟹,請找阿岳,只是芳苑蚵在近幾年之後就吃不到了!為什麼?等等走入濕地,你就會知道。』隨後,阿岳桑開水牛車帶我們進入濕地,介紹自己長年以來的工作歷程。
以前,彰濱工業區開發前,鹿港近海、外海也有養蚵,工業區建構之後,因為地景地貌的改變,養蚵事業轉移到芳苑濕地的沙地,芳苑成為最大的彰化養蚵聚落。蚵棚的樣態需要人工架設蚵棚,現在還有圈養水牛做拉車運輸,但為求便利也近海區域駕駛水牛車作業,行車道路標示插單根竹子,外海區域是水路,會插入三根竹子綁在一起的標示,近海與外海都是採平掛式養殖法養蚵。掛上蚵殼引誘野生的蚵苗附著,海水中自然都會有藻類,蚵附著後就會開始濾食,只要海水乾淨,自然就會豐收,而且平掛式養殖蚵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曬太陽,雖然肉不大,但相對肉質緊實,甘甜。
養蚵,好像很容易,但是阿岳桑說『我已經是最年輕的一代,五十歲多。』這裡還有持續收成的蚵棚也已經越來越少,不是不想做,而是不得不放棄。
彰濱與六輕設置之後,因為突堤效應,淤沙堆積很快,以每根八尺的蚵架做標地,沒入土壤的部分是一半,剩餘四尺露出地面當棚架作業使用,大概每一輪蚵架約四到五年就會沒入近一半的高度,近年政府在芳苑近海區移入紅樹林,紅樹林的造陸作用也加速淤積的狀態。
但是近幾年,隨綠能政策的發展,彰化外海成為主要的風力發電風場,因為風車的建構使得地底層的泥土被翻攪出來,芳苑濕地的海水濁度因次提高,不僅海面上的蚵殼卡滿泥土,高濁度的海水環境使蚵不張嘴(濾食)而生長效率低落,也就容易讓藤壺取代蚵苗附著在蚵殼上,養殖收成又因此降低許多。
在養蚵過程的觀察中,阿岳桑說:『蚵本身就是敏感體質,就算不是污染,只要海水混濁,都會影響蚵的成長,甚至遠在花東的地震也會影響蚵的狀態,現在加上風機轉動的共振,我養兩年的蚵,每棚約三十坪的棚架收成的規模是新台幣五千元。你覺得我可以不轉行嗎?選擇不做觀光,我就抓貝類、抓螃蟹,討海就是這樣來的。』
對,即便不採收放到第三、第四年再採收,提高蚵的價格,但又怎麼跟進口競爭呢?且蚵架的建構成本原本需要兩到三輪的採收才能補足,現在架設一次只有採收一輪或兩輪,對於一人作業的阿岳桑都是很困難的成本損耗,過幾年真的就不得不放棄了。
芳苑百年以來『平掛式的蚵產業地景文化』,可能再不過十年就會消失,文化就此斷層。
談到牡蠣(蚵)的現況,我們也想理解究竟風場影響的討海生活層面的廣度?
從芳苑濕地下了洪秋岳先生的水牛車之後,我們與另一位討海人『赤嘴達人』黃粮富先生見面,帶我們離開芳苑濕地的沙地質到『泥灘地』了解現況。
據說赤嘴達人之所以有名,不僅僅是採集赤嘴厲害,黃粮富先生也是時報文學獎得主之一,是詩人!
『其實我是工業轉型的第一批討海人』
工業怎麼討海轉型?原來黃粮富先生是在新寶捕撈鰻苗的討海人,彰濱工業區的設立、沿岸海水污染、地質地貌改變,彰化各區出海口已經無法捕撈鰻苗,而當下想轉行養蚵是不能的,因為架設蚵棚的海捕地都是要地契,黃家是外來人,沒有地,所以只能捕撈採集;沙地採文蛤很競爭,泥灘不容易涉入,採集赤嘴的能手相對少了很多,於是黃粮富先生拿起『阿爸訂製的手耙』成為今天的赤嘴達人。現在只要拿出赤嘴,看外觀、尺寸達人黃粮富先生都可以指出這出自於哪一處潮間帶的泥灘地,彰化一萬兩千公頃的潮間帶都可以找到赤嘴達人的足跡,達人採集的區域不見得有人可以跟進,但是達人不敢涉入的區域也無人觸及,就怕為了採集赤嘴,讓自己身陷泥灘地無法脫身。
在泥灘地裡採集一回需要花費多久時間呢?
達人說冬天不下海之外,平常潮汐退潮就從海岸線跟進,水退多少,就前進多少,一簍裝滿有 50 斤重,以『赤嘴』現在的密度,滿簍需要採集四到六小時,如果中間挖到『血蛤』今天就可以帶著微笑回家了。但是真的可以挖到滿簍嗎?近海區域的泥灘地因為反覆捕撈,要豐收、要頂級(直徑約兩個十元硬幣甚至兩個五十元硬幣大小)的赤嘴當然就要往外海去,但爬出去也是要爬回來,而且回程還會多個 50 斤重,中途還有可能會陷入泥攤裡,如果陷進去了也只能就地放棄重量,當作放養改天再來。
風場會影響赤嘴嗎?
面對赤嘴的現況,黃粮富先生表示,『赤嘴的量體與風場建制沒有太多關係。』蚵、文蛤的關係是如果有蚵棚,採文蛤的人只會在陸路上拖拉挖,蚵棚底下自然就成為保護文蛤生長的環境,文蛤變少是因為環境變遷;但是赤嘴不一樣,只要願意涉入泥灘地都可以採集,赤嘴變少的主因是濫捕,赤嘴要長大 50 元硬幣大小需要兩到三年,其他討海人為了重量,連一顆 5 元大小沒有肉可以吃也放進去,久了當然就變少。
風場的建構翻攪起來的泥沙不易擴散到其他區域,於是外傘棚的泥地變大了,近海的泥灘地也厚實了,讓赤嘴生長的泥灘環境變廣了,但是牡蠣因此減產、文蛤也減少當然轉作觀光的討海人變多了,水牛車不載漁獲改當遊覽車,或許牡蠣、文蛤、赤嘴與其他螺類不會絕跡,但整體濾食者減少,在區域活動的水鳥也會減少,確實是我們面對的潮間帶地景、地貌與討海文化已經改變。
許愿
許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