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此行內蒙的最後一天,15:00的班機飛北京轉台灣,上午安排去看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08:30左右退了房出發。Wu君先引我們到成吉思汗大街東段CTGC的分公司,那裡有電站地下洞的模型介紹。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他寬敞辦公室一面牆上掛著的「厚德載物」4個大字。「咦!清華校訓!」我說。「對!前任是清華畢業的,調職後把這幅字留給了我。」Wu君答。
【位在呼市成吉思汗大街東段的CTGC內蒙分公司】
【在Wu君辦公室,我一眼就望見壁上的「厚德載物」校訓,但不見上句「自強不息」。】
電站在呼和浩特市東北方的大青山區了目峰上,路程約20公里。這座抽蓄電站裝置30萬KW機組4座,於2006年12月起造,首部機預定2013年12月發電,之後每隔4個月完成1部。雖然號稱清潔能源,但和台灣的明潭抽蓄電廠一樣,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電網中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及事故備用,不可能當做基載營利,因為其設計年抽水用電量26.77億度,發電量卻只有20.07億度。從此處可看到所謂綠色能源的「不足恃」。昨天看黃花溝風力,曾提到因為電網建設不足,許多風機閒置,另有一點漏說,該處風能冬季最豐,恰也是嚴寒的內蒙因取暖而對電力需求最殷之時,但再怎麼說吹不吹風都得看老天臉色,就因無法穩定(總不能讓用戶有風就暖、無風就抖吧?)風電在冬天還是得向火電「讓路」。在台灣就算比例可憐的風電也有類似問題,夏天需電時風少,冬天多風卻不缺電。其他如太陽能同樣受限陰晴日夜夏冬,難做基載電源。
好像離題了!話說行程雖是聽來枯燥的參觀電站建設,但也絕對是一般旅行團難到的地點,主人帶看的順序為:地下洞、下水庫、哈拉沁水庫、了目峰俯瞰上水庫。電站所在的大青山,屬大興安嶺東南邊緣,因世界地質奇觀的第四紀冰川的冰臼群聞名,神奇險峻的山峰綿延起伏約20公里,當我們登上了目峰時便可略見梗概,故亦實具觀光之效。
【到地下洞參觀,此處為主、副廠房和安裝場,由葛洲壩集團負責施工。】
【施工中的下水庫,利用哈拉沁溝的彎曲河道在上下游築壩圍建】】
【施工中的下水庫2,屬碾壓混凝土重力壩。】
【施工中的下水庫3,全景,庫容量717萬立方公尺。】
【在哈拉沁水庫邊】
【哈拉沁水庫2】
【哈拉沁水庫3,總容量6,730萬立方公尺。】
【了目峰頂,此處可俯瞰施工中的上水庫及大興安嶺群峰。】
【施工中的上水庫,也是碾壓混凝土重力壩,總容量666萬立方公尺。】
【了目峰頂另一面俯瞰大興安嶺群峰】
【了目峰最高點的了目山莊,上有氣象站與電視轉播發射台。】
【了目峰俯瞰,更遠處的山下即呼市。嶙峋怪石想即所謂冰臼。】
【了目峰俯瞰2】
【了目峰俯瞰3,姊夫拍的。】
【了目峰冰臼美人】
【這張照片對每到一地必訪廁所的妻來說最重要,左下擋土牆邊的建物即是。別看它簡陋,因為十分通風,且大概氣候乾燥的關係,妻說一點味道都没有,還為我没去造訪感到可惜哩!現在想想,當時好像應該無論如何都該進去擠一點什麼出來以求「身歷其境」咧!】
中午返電站基地用餐,儘管是工地餐廳,食物卻出奇的好,麵食尤其精采,一盤結實飽滿的手工圓饅頭端出時即讓我等驚呼,咬嚼帶勁、齒頰留香,純然兒時味道!餐罷,見盤中尚存2粒,妻顧不得淑女應有的「矜持」,對廠長L君說:「不好意思,這兩個我能帶走嗎?」對方一聽,熱情回道:「兩個怎麼夠?叫廚房再拿去!」雖然忙不迭的制止(總得做做樣子嘛),員工已立即去取了一袋十餘個來,我們真的就這麼千里迢迢將之攜回台灣,若干「腳長」親友亦有幸品嚐!
【電站工地的午餐,右上為餐廳入口,下3圖為精采麵食,有手抓餅、鍋貼及中間那最令人難忘的手工圓饅頭。】
【臨行在電站工地花圃前姊夫留影】
從電站到機場約40分鐘,Wu君一路相送,14:00前抵達,足供長「酒」回「味」的內蒙之旅到此為止。雖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班機較晚的K老仍堅持送我們到登機口。16:15抵北京,距飛台灣還有3.5小時,是漫長的等待没錯,但相機在手的我可一點兒也不無聊,事實上,北京機場下了雨又出太陽,有彩虹、有夕照,我忙和得很,其他人在做什麼都不知道呢!
【呼和浩特機場,K老堅持送我們到登機口。】
【傍晚的北京機場,下了雨,陽光又出來。】
【天空出現彩虹】
【彩虹與藍飛機】
【夕陽斜斜斜斜地射入航廈,地板光可鑑人。】
【北京機場夕照】
【北京機場夕照2】
【北京機場夕照3】
【北京機場夕照4】
【內蒙行帶回家的「戰利品」,有我買的書和CD,有在地主人們送的草原的聲音DVD、各種奶製品、紫陽富硒茶,左下角為K老贈送的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