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已說好,初三到豐原妻二哥家拜年,他們舉行家族聚會,因為丈母娘在那兒,
我說過,自老丈人仙去後,妻家族的中心就跟著丈母娘走!我相信當二哥、二嫂誠懇地說:「全家一起來嘛,吃個便飯。」時,應該是頭腦清醒並經過慎重考慮的,若只是無心的客套話,卻果招來這一大家16.5口人,才真叫「禍從口出」呢!
我們並非無自知之明,若非自來
往還密切,豈有如此唐突之理?況且孩子們對這類大人間的「應酬」本無興趣,即使好言相勸也未必肯跟,所以終於同行,是約定了飯後去后豐鐵馬道騎車,他們對這條路線的印象極好,不為風光明媚什麼的,而是在后里端終點有個小吃攤市集,可盡情挑選所愛,胡買亂吃一通,那的確有意思極了。
幸虧二哥家夠大,地坪40,3層樓,算算29.5人,或前或後、或上或下的分布,還不致於擁擠,當然沒那麼大的餐廳,採自助方式將食物擺在客廳,十幾道菜可真忙壞了二嫂,但這樣眾親雲集、熱熱鬧鬧的吃飯,卻也顯出一種太平盛世的氣象,也才叫「大過年」嘛!
這種家族聚會,一向由我和妻帶「機司」泡咖啡,前晚發現家裡沒豆子了,趕忙到慣去的商家買,休假中,附近繞了大半圈,所有知道的咖啡店都沒開,只得在裕毛屋買了包UCC曼特寧頂個先,直嘀咕自己思慮欠周,未料沒有喝咖啡習慣的四姊夫婦,居然從台北帶了高檔貨─A級牙買加藍山來,那是他們前幾天無意中去逛莎荷咖啡專賣店,因受到老闆的熱情「款待」與「教育」,決心從今以後步入咖啡世界而下手的,我很可以體會當時的那種氛圍,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他們沒忘記常喝的我和大哥,每人送了半磅,說一磅1500,雖然覺得這個價位應該買不到純種藍山,但我也還沒買過這麼貴的豆子,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初三的早餐,JB正在手沖咖啡。這套「機司」待會兒也要帶到豐原去。】
【將近12:00才抵達豐原二哥家!當中而坐的是丈母娘,兩邊是老媽和阿珍。】
【菜餚非常豐盛,較小桌的是素食。看得出二嫂一定忙壞了!】
【大家就在客廳裡ALL YOU CAN EAT!】
【和去年一樣,二樓還有個小灶,由致嫻、小宣和爾君主持的鐵板燒。小朋友們上來「打游擊」,一邊看電視。】
【飯後在客廳小憩的二弟,背後的對聯是三姊寫的。】
【二哥家夠大吧!還有乒乓球室,供小朋友們飯後運動。】
【開始泡咖啡了,人多,豆子不必自己磨,由小宣動手,正在聞香的是爾均。磨的當然是四姊夫婦帶回來的A級藍山!】
【妻的大哥技癢露一手,待會兒喝喝看詩人的手沖咖啡有什麼不一樣!】
【配個起司蛋糕最對味!切者為小宣。】
【嘖!嘖!好喝!好喝!】
【小弟的這個笑容,夠搞笑吧!】
【告辭的場面,陣仗夠龐大吧!】
后豐鐵馬道豐原端起點離二哥家不遠,飯後告別主人前往,老爸不去,老媽近來為腳傷所苦,也不好騎車,便由她載老爸回家休息。受慣性驅使,我們很自然的將車開進曾光顧的都會租車的停車場,像這樣十幾人的一團,真讓老闆樂壞了,可打八折。
這個年假,氣候晴朗,和經濟的陰霾恰成強烈對比,后豐道上車潮洶湧,也讓人渾不覺景氣寒冬。雖然只有短短的4.5公里,但沿途會經過一小片油菜花田、橫跨大甲溪的花樑鋼橋和舊山線九號隧道,瑰麗而富變化,可謂不需花費太多力氣便能縱放心靈的懶人舒壓路線,當然,前面提過,它也很適合「饕客」。
【在后豐鐵馬道起點不遠處相等】
【來到花樑鋼橋前,看那洶湧的車潮!】
【在花樑鋼橋上,九號隧道在望。】
【過九號隧道相等】
【終點在望,那搭棚處即孩子們喜愛的小吃攤市集。】
【正在買各式吃食中的孩子們】
【享受各式美食中的孩子們】
【享受各式美食中的孩子們2】
【回程在九號隧道中】
【回程出九號隧道,夕陽餘暉正照在花樑鋼橋上。】
【回到后豐鐵馬道起點處小憩,小弟又出現「經典」的表情。】
【孩子們仍掌握時間騎著單車打圈圈,使用追焦拍攝,但光線昏暗,換上85mm 1.4D切到最大光圈勉強可打,但景深極淺,主體很難清楚。】
【追焦拍騎車中的孩子2】
【追焦拍騎車中的孩子3,女兒說背景好夢幻!】
【面對鏡頭搞笑吃烤玉黍薯的女兒和芷湄!女兒威脅,老是給她「出醜」(包括前面吃油條沾杏仁茶的畫面),下次不讓我拍照了!】
今天的活動夠多了,不料晚上還有高潮!八點多,自台北回娘家的張媽媽女兒慧君來電,說要到我們家坐坐,妻以為老媽不在,請她帶張媽媽一起來。為什麼老媽不在才這麼邀約呢?實在是兩位交情超過45年的老人家因為一些芥蒂,已近兩三年沒有互動了,其癥節二老本也不談,是妻始終與張媽媽維持著溫暖的聯繫,才終於從她口中得知大概,說來令人唏噓,竟是為了禮佛種種。在有點「那個」以前的好一陣子,兩老曾熱絡地三不五時相偕赴廟宇唸佛,但張媽媽個性較為溫吞,常會遲到或忘東忘西的,老媽有時便數落兩句,儘管無心,久之難免傷人,張媽媽終於受不住,遂此敬而遠之。
初一去張媽媽家拜年時,她曾說:「我雖然對拜佛沒有很熱衷,可是聽見佛法真的很歡喜,也覺得自己有那個慈悲心!」非常婉轉的表達了她的「委曲」與「批判」!
我了解老媽,完全可以想像她不顧對方感受而逞口舌之快的情狀,
早說過,她秉性喜歡外表漂亮、華麗的東西,自己的行事風格亦如此,就是拜佛,也非常講究儀式和道具,看家裡佛堂布置可知,彷彿不那樣就不夠虔誠,因此與抱著隨喜態度朝山拜佛的張媽媽產生衝突是遲早的。
「天生的性格傾向能通過教育和訓練得到增長和加強,卻幾乎不會被改變和克服。」─蒙田
我相信這類因天性而起的扞格,必定自兩老年輕就存在了,卻終能互退一步,相安無事的渡過;只是如今或許人至垂暮,精力日衰,也不願再那麼委曲自己,乃至連45年舊情都不想費力維持了。
老媽的確說了晚上要到廟裡,妻接慧君電話時也真的以為她不在,未料老媽不知怎的並未出門而是在4樓佛堂誦經,以致陰錯陽差的「王見王」了!客人來前我問妻:「這下子怎麼辦?」「這樣才好啊!」她答!言下之意,倒為無意中營造了兩老「大和解」的場面而慶幸呢!
【交情超過45年的兩老早年一起出遊的照片】
【慧君與她的夫婿Dr.吳】
【妻無意間安排出的「大和解」場面,這是「瞪違」兩、三年後二老的第一次見面。看得出談話時兩人的表情都不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