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只知櫻花開,不知桃花正青春。
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賞櫻追櫻是春天雅事。
但是對中國古人來說,春天的象徵是桃花。
唐詩中有「占斷春光是此花」,指的就是在農曆三月盛開的桃花,因此三月又稱為桃月。
桃花的栽種起源甚早,至少在周朝的「詩經」中就已經有形容桃樹的花、葉茂盛美麗的:「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三月的茶道禪語「桃花笑春風」典故出自唐朝“本事詩“中記載崔護遇到美女的故事:
美男子崔護科舉落第後,在清明節這一天獨自前往長安城南邊遊覽,路走久了感到口乾舌燥,他來到一個花木繁盛茂密、寂若無人的村戶。崔護敲了好一會兒的門,才有一個女子從門縫探出頭來問他來者何人,有何要事。崔護表示自己春遊獨行,酒後口乾,想討杯水喝。女子端了茶水來,打開門讓崔護坐在庭院中,佇立在桃花樹下的女子姿態妖媚、魅力無窮。崔護忍不住以言語相挑,女子卻是不回話,只是看著他。崔護辭去時,女子送他到門邊,頗有捨不得崔護離開的樣子。崔護頻頻回首才返家,此後兩人沒再見過面。
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想起此事,思念之情一湧而上,遂再前往城南村戶,雖然門牆如故,但門上卻掛了只大鎖。失落的崔護只好在門扉上題了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數日之後,偶然又到都城南邊,崔護又特別繞去村戶,聽到屋內有哭聲,敲門詢問,有個老人家出來問:「請問您是崔護嗎?」
崔護回答:「是也。」
老人家又哭了起來說:「你這殺人兇手啊。」
崔護嚇了一跳,感到莫名其妙。
老人家說:「我女兒已經成年了,知書,但尚未許配人家,自從去年以來,常恍惚若有所失。那天我們出門回家後看到門扉上的題字,我家女兒讀了以後.一進門就生病了,幾天來不吃不喝。我已經老了,就這麼個寶貝女兒之所以還沒婚配,就是想找個君子託付終身,如今不幸殞命,難道不是你殺的嗎?」
說完,老人家又大哭特哭起來。
崔護也感傷不已,請求入內探望。女子躺臥在床上,崔護扶起她的頭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哭著對她說:「我就在這裡啊。」
須臾之間,女子張開眼,復活了。老人家很高興,就把女兒嫁給了崔護。
崔護這首詩裡,以“人面桃花”形容女子嬌豔的容顏可以跟桃花爭豔,人比花嬌。
雖然這首詩原意是崔護尋訪美人落空,但延伸至四季依舊、人事已非。年年有春天,物在景在人不在。也因為有著美好的邂逅,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也才分外感受到失去的悵然。
因此,
桃花笑春風
不僅僅是春天裡的盛開的桃花含笑
還有著生命中的聚散因緣不由得的韻味
更有著年復一年花開花落
今年的桃花非去年的桃花
今年的春天也不同於去年的春天
每一年的桃花與春天
都是一期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