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走路嗎?
無論是穿梭於城市中的街道巷弄,還是縱走於山林間的的漫漫長路,路途中的五官感受,都遠比搭乘任何交通工具來得深刻,令人陶醉。那麼,你曾連續走過多遠的距離呢?全程馬拉松的42.195公里?環島台灣的900多公里?四國遍路的1142公里?還是更遠呢?你覺得這一輩子,有沒有可能,花連續好幾個月的時間,靠著雙腳完成三四千公里的旅行呢?而這樣的步行時光,沿途是怎麼樣的風景,又會帶給我們怎麼樣的心境轉變?
「而我更偏愛早起,趁在黎明前夜空裡還有群星淡淡的影跡時出行。晨起的天空總像是在進行一場盛大舞台表演,顏色從濃重墨黑漸漸變為深藍,而群青,而湛藍;當晨星慢慢隱去後,就剩下北極星還堅持獨放光明,然最終,亦敵不過東方由隱晦而張放的朝霞比美,只得默默退場。遠處的山巒隨著天色漸白而更顯出明朗輪廓,一隻晨起的野兔遠遠地看見了我,一邊警戒著,一邊好奇地流連在茂盛的鼠尾草叢旁,早晨別無他人的山徑充滿詩意。」
這段唯美文字紀錄的是,作者Josie在全長超過4000公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CT(Pacific Crest Trial)上,其中的一個小小時刻,即使只是她這趟百日旅程的冰山一角,卻已足以讓還沒有機會踏上如此般壯遊旅途的我們,萌生無限想像。
Josie是基隆長大的六年級女生,目前居住在美國,從日本最知名的徒步旅行:四國遍路開始愛上長距離步行,後來陸續完成1704公里的聖雅各朝聖道、3500公里的阿帕拉契步道AT(Appalachian Trial)及4260公里的太平洋山脊步道PCT,而且每次都是獨自出發,單季全程走完,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有這樣的勇氣與經歷,讀著書裡她分享旅途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滿滿的感動與佩服。
一樣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相遇,結果就會很不一樣。
長距離步道讓人容易敞開胸懷,或許是環境讓人擺脫現代社會的各種桎梏吧,不過是在路上偶然遇見,問問來歷、聊聊天氣、互相抱怨旅途的辛苦,轉眼就像相識多時,Josie在旅途上交到的朋友,不少都在多年後仍有書信來往,彼此的感情,可能比學校或工作上認識的朋友更純粹而真摯。但也有人在步道上,不斷地與新認識的人交往又分手,一個步道之旅談了好幾場戀愛;也有結伴的夫妻,因為旅途中的艱辛多次爭吵,甚至到拋下另一半短暫獨自前行的地步,但若終究堅持到了終點,那相擁而泣的畫面論誰看了都會感動泛淚。
特別的野外體驗
長距離徒步,也讓她經歷許多從未想像過的事情。像是睡在教堂的廊道、獨自在外搭營過夜,睡在美國州際公路的陸橋下,甚至直接躺在草地上看著星空睡去;還有在雪地中獨自步行多天,時不時陷入雪中動彈不得;時常遇見灰狼遇見熊、撞見郊狼或山貓,到最後連狼嚎都能當成背景音樂,無動於衷;還有一次又一次熬過腳底水泡破裂感染、腹瀉數天虛脫打寒顫、在沙漠中熱到中暑、或在樹林中被蜜蜂追著叮的驚險時刻,事後回想起來,都讓她回味無窮。
開始走向內在
長距離步道的旅途中,她也因為和更多人的相遇,看過種種風景之後,跳脫過去的價值觀,重新思考人生。就像傳統大浴場,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貧賤富貴,在綿延數千公里的野外步道上,不管有無頭銜還是金錢,不過就是一個「人」。這些經歷讓她拋下過往的執著和自我設限,也明白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事物。負重行走更讓她對於物質與感恩有更深刻的思索,在選擇和取捨時更能理性地快意決斷,也更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完成後的失落
然而,有收穫也會有失落,徒步界常被提及的徒步後憂鬱症PTD(Post Trial Depression)也離她不遠。許多人在完成規模龐大的計畫,如馬拉松、三鐵、長途旅行等等後,都會突然感到心靈的空白與虛無,對原本的日常生活感到更加的煩躁與不耐,甚至產生失落與無所適從。長達數個月的步道健行,更容易產生這樣的現象,畢竟回到日常生活後,即使想說說步道上的事,旁人也無法真正理解,真正感同身受長距離徒步有多令人興奮,還是多遠多辛苦,有的只有無盡的孤獨。原本在乎的事也可能變得不再重要,本來能帶給自己樂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無味,曾經滄海難為水這句話,長距離徒步者應該都很能體會。
經典步道的Tips
Josie在書中也很貼心地把走過的四個步道,該注意的事項整理給有興趣的讀者們,包含行前的準備,粗估的預算,住宿的建議方案,飲食上的考量,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以及該步道的行話等等,非常值得參考。
而這本書的主體畢竟是本遊記,箇中滋味不是一兩千字能夠傳達給大家的,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讀友們,一定要看過原書才能完整體驗她旅途上的酸甜苦辣,真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