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山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疫橫行,走入山林似成了現代人足以說嘴的「品味」。

別來無恙的健走爬爬郊山、輕裝一日往返中級山、負重攀登百岳甚或三、五天的高山縱走也都成了現下的「流行」趨勢。

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美麗小島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之多,3000公尺以下的大小山更是不計其數。

我愛這個我生、我長的島嶼,我愛它的傲然卓立於太平洋與台灣海峽之間,我愛它在時光之流、歷史承接中的溫婉沉靜,我愛它群山綿延巍峨岸然。我愛它,因它是我的根。

走入山林深刻體會、如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生命純粹的本質、看見純然的自己。在歲月更迭下的山林,花草樹總是依循著時序在行雲流水的生命中盡情開謝錯落。山林溫柔的提醒我們最自然的原始樣貌、大自然最公平對待的四時變化流轉。

28歲的梭羅在華爾登湖依山傍水傳奇獨居生活,為我們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圖景,他悉心的提醒「我們都需要荒野的滋養」。

梭羅說:「我走入森林,是因為我希望認真地生活,去面對生命的根本,看自己是否能學會生命要教給我的東西,而不是在臨死之前才發現自己從未曾真正生活過。我不希望過無法稱之為生活的日子,生活是如此的可愛;我也不希望聽任命運的擺布,除非必須如此。我想深刻地生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華。」

常想,當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何嘗不是從生命的荒蕪起始,何嘗不是最野性的原貌!逐一成長的是層層堆疊的知識教育,這樣層層疊疊的知識教育教會我的卻是:現代化科技建設以滿足我們的感官享受欲求、不斷開發山林倡訴「人定勝天」的狂妄…。

人與山林最起初、最純粹的自然和諧共生消失殆盡。我們迷失在那樣知識教育的我執裡,迷失在汲汲營營自以為是的認真生活;忘了生命太初的起始,也忘了深刻的生活。

「我們都需要荒野的滋養」,如果走入荒野淬鍊靈魂是必然,就讓我們登一座人文的山吧!涵養人文素質,以最柔軟的愛、致上最深的敬意來攀登一座屬於我們人文涵養

的山。一如生命之初的原始荒蕪,在荒野中向宏觀的山林獻上最深戀慕。

然而,我們又是何其有幸!

一座不大不小島嶼中,山川水流、海洋陵地匯集成一個美麗的高山海島。

但,時而楞怔無言想著!

人類的自大狂妄及自私貪婪始終存在,存在基因裡、相形在外顯的本我主義中,帶著這樣覺知的我走入大自然更讓我自慚形穢。

受之於美麗島嶼的我們又能反饋些什麼呢?

贈之於無私山林的我們又能報償些什麼呢?

2021年5月的玉山杜鵑營地所引發的大火,整整延燒12天71公頃林地哪!野火燎原,越燒越赤焰,蔓延峽谷山澗、翻過那個山頭,山林中的一花、一草、一樹燒毀殆盡並助燃火勢,火舌像巨大的火龍般一點一滴吞噬林地,巨火龍流竄過的地上焦土一片。一張又一張火吻過滿目瘡痍的焦黑山林照片都讓我心痛落淚,我們究竟給了山林什麼?我們到底對山林做了什麼呢?

我們究竟又是如何輕浮無知的面對最原始美麗的大自然和生命的本質?

人的卑劣謊言和山林的大愛無私成了最厚顏無恥的反差,山林的樣貌應和著時序、對比著海拔高度總是有序如實的呈現它豐富多變林相及多情樣貌。然而,在杜鵑營地違法砍伐森林主產物及撿拾枯損樹枝築升篝火,因未燃盡星星之火導致火災的登山客,辯解的卻是「因不慎踢倒爐火引起火災」。

燎原的星星之火狼藉了一片森林,灰燼餘溫也竄燒灼熱癡愛山林的胸口。

慘痛的生態浩劫要數十個春去冬來復原償還,登山客口吻輕率的以一場意外大火簡單作結,但所需付出的代價卻是無以名計。

2021年10月新北一年輕女警攀爬南投郡大山,在林道27.5公里左右處紮營生火,也在網路上掀一波筆戰,幸運的是,此番無知的事件並未引起祝融。這是博奕式的賭注嗎?

我們面對我們的生命根本也是如此輕浮的賭注嗎?

山林之於我們?生命之於我們?

是囚徒困境?或是魔鬼條約的浮士德交易?出賣我們的靈魂,忘了生命最深處最純淨無染的美好。究竟是以多少籌碼換取這場只輸不贏的交易呢?

近來,新聞版面沸沸揚揚,奇萊北峰拔樁及登頂遛鳥事件,更是喧騰一時。其實,最讓我好奇的是,他們對於他們的生命本質也是如此輕蔑不屑嗎?

登山的過程太輕易,生命的養成太速成,以致於我們忘了留心沿途秀麗、忘了多一份駐足留意幽靜迤邐的山色、草花離離蕩漾的山谷。我們也忘了留心在晨昏旦暮中疾駛的生命列車,任由窗外景色如光速般擦身,又像是快轉的電影飛快帶轉。在眼中毫無保留的映象,在靈魂深處更絲毫不留下一點痕跡。

我愛走入山林,山林教會我緩步中看見一切的美好、教會我在空谷跫音中與山林與自己的同在,闃寂中和山林同聲應和。

對我而言,那是一種近似日本美學的「侘寂」,接受生活是複雜的,但崇尚簡單。走入山林對我而言,就是接受平日紛繁複雜的日常,我卻可以有所選擇的崇尚簡單。

侘寂承認三個簡單的事實: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接受這三樣事實,就能接受滿足是一種成熟的快樂。

山林裡,春去秋來歲月轉瞬流動間,沒有長存的。

花開會謝、樹梢枝椏的嫩尖綠葉留待時間恆流中漸行凋落成了老葉換新芽。四季更替,萬物生生不息的輪轉,沒有所謂的完成,更沒有所謂的完美。

​微渺如我們呢?

​秦始皇沒能長生不老,生命長存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生命的完成之於我們太沉重了,又有誰敢直言不諱;生命的完美更只存在太虛無極中。

​島嶼的山給予無限美景、教會無盡藏生命起落念想。然而,我們能給予的呢?

​愛,愛這座島嶼的山林如同愛自己生命本質一般,無私、敞開、真誠的愛。

​有一代空拍大師美譽之稱的齊柏林曾說:「山,像是一切事物的起點,是湖川的源頭孕育各種生物,是他原先夢想的起點,也是他投入空拍領域最初的啟發。」

​山,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山,是齊導夢想的起點;山,是一切事物的起點。

​我們的夢想呢?

​我們也讓我們夢想的藍圖像齊導紀錄片的空拍畫面般的觸目驚心,那般的破碎嗎?

抑或是,像22塊頭顱骨之一的蝶骨,形如蝴蝶深藏在我們的髮絲皮層之下,像展翅的蝴蝶負載著我們的夢想,卻被千千念想糾纏,蝴蝶無法高飛、夢想無法成真!

山林經過一個又一個時代的嬗遞洗禮,是否也被阡陌茶園糾結?是否也被闢土荒墾無情的負載著我們的自私和貪婪?

山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永恆無盡的視野讓我們在高山峻嶺前如何能不低頭?如何能不謙虛呢?

「看見台灣」也看見自己,期盼我們有更多的看見、更多的愛來愛這座美麗福爾摩沙的山林。

齊導不凡的生命在2017年6月10日嘎然而止,我想,齊導的精神、夢想仍在這個島嶼上延續傳承,讓我們更多的「看見台灣」、「看見山林」、「看見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哈拿/釗綺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2023/08/02
這幾天心裡不斷的纏鬥,我很清楚這個內心矛盾是我和自己的對抗⋯ 但是話說出來是兩面刃….傷了我最親近的人也傷了自己。 躲在黑暗角落的「憤怒」….它在我心裡最脆弱的時候竄出火苗引發足以熾燒一片森林的熊熊大火 這兩天也認出自己心裡有很多童年創傷… 無論是經濟(深怕錢的匱乏。我看見了從前那個無能為力
Thumbnail
2023/08/02
這幾天心裡不斷的纏鬥,我很清楚這個內心矛盾是我和自己的對抗⋯ 但是話說出來是兩面刃….傷了我最親近的人也傷了自己。 躲在黑暗角落的「憤怒」….它在我心裡最脆弱的時候竄出火苗引發足以熾燒一片森林的熊熊大火 這兩天也認出自己心裡有很多童年創傷… 無論是經濟(深怕錢的匱乏。我看見了從前那個無能為力
Thumbnail
2023/05/16
日月潭纜車對面停車場🅿️👉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水社大山登山口 入登山口後1800多階的無止盡腰繞階梯,終於上到1.6K處的第一個涼亭。 涼亭過後並不是坦途,令人長吁短嘆的濕滑70度陡峭的樹根路迎接我們。 80公尺原始樹根路後,穿越一段一大片竹林,出竹林2.5K處右側隨手撿拾《卜吉山》三角點。
Thumbnail
2023/05/16
日月潭纜車對面停車場🅿️👉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水社大山登山口 入登山口後1800多階的無止盡腰繞階梯,終於上到1.6K處的第一個涼亭。 涼亭過後並不是坦途,令人長吁短嘆的濕滑70度陡峭的樹根路迎接我們。 80公尺原始樹根路後,穿越一段一大片竹林,出竹林2.5K處右側隨手撿拾《卜吉山》三角點。
Thumbnail
2023/05/16
直馳台21線迂曲蜿蜒山路上,壯麗巍峨山群迎面而來,夾道溪流在汛期或有潺潺水流、枯旱期或石床裸露,然而在物換星移下,山川水流卻恆久永存在這一片美麗的大地。 我呢? 之於幾千幾萬年的山川水流只不過像流星一樣的轉瞬即逝。 再三到訪的望鄉部落,似乎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讓人深深迷戀的魔力。獨自行旅中,我喜歡
Thumbnail
2023/05/16
直馳台21線迂曲蜿蜒山路上,壯麗巍峨山群迎面而來,夾道溪流在汛期或有潺潺水流、枯旱期或石床裸露,然而在物換星移下,山川水流卻恆久永存在這一片美麗的大地。 我呢? 之於幾千幾萬年的山川水流只不過像流星一樣的轉瞬即逝。 再三到訪的望鄉部落,似乎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讓人深深迷戀的魔力。獨自行旅中,我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離開山上後,我還是無時不思念著山上的寧靜。 走入山中,本就帶有一種遠離塵囂的選擇意志:而後關掉網路,把自己交給山,更是如此。 成就一座山的有︰肥沃的土壤、高聳的巨木、還有鳥鳴蟲唧妝點聲……;我之於山,是唯一沒有貢獻,只是接收這一切並在心裡洋溢出幸福感的受惠者。山兀自存在
Thumbnail
離開山上後,我還是無時不思念著山上的寧靜。 走入山中,本就帶有一種遠離塵囂的選擇意志:而後關掉網路,把自己交給山,更是如此。 成就一座山的有︰肥沃的土壤、高聳的巨木、還有鳥鳴蟲唧妝點聲……;我之於山,是唯一沒有貢獻,只是接收這一切並在心裡洋溢出幸福感的受惠者。山兀自存在
Thumbnail
大疫橫行,走入山林似成了現代人足以說嘴的「品味」。 別來無恙的健走爬爬郊山、輕裝一日往返中級山、負重攀登百岳甚或三、五天的高山縱走也都成了現下的「流行」趨勢。 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美麗小島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之多,3000公尺以下的大小山更是不計其數。 我愛這個我生、我長的島
Thumbnail
大疫橫行,走入山林似成了現代人足以說嘴的「品味」。 別來無恙的健走爬爬郊山、輕裝一日往返中級山、負重攀登百岳甚或三、五天的高山縱走也都成了現下的「流行」趨勢。 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美麗小島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之多,3000公尺以下的大小山更是不計其數。 我愛這個我生、我長的島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台灣以全世界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少見的高山島,一個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台灣就像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拼所組成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台灣以全世界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少見的高山島,一個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台灣就像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拼所組成的。
Thumbnail
雖然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是個舉世罕有的高山島,國土面積七成是山地,而三千公尺以上的有268座,我們離海面很近,但卻又住在山邊山腳下,我們不只是海洋國家,更是山的子民,我們可能是既樂山又樂海的民族。
Thumbnail
雖然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是個舉世罕有的高山島,國土面積七成是山地,而三千公尺以上的有268座,我們離海面很近,但卻又住在山邊山腳下,我們不只是海洋國家,更是山的子民,我們可能是既樂山又樂海的民族。
Thumbnail
台灣雖然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卻是個全世界少有的高山島,百分之六、七十的面積是山林,我們雖然離海不遠,但是卻都居住在山邊、山腳下、山裡面,台灣人雖然算是住在海島上的民族,但生活更像是山的子民。  每個人的住家附近幾乎都有森林步道,這些年各級政府也努力營建修繕各地的古道、假日登山走步道已經成為常民
Thumbnail
台灣雖然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卻是個全世界少有的高山島,百分之六、七十的面積是山林,我們雖然離海不遠,但是卻都居住在山邊、山腳下、山裡面,台灣人雖然算是住在海島上的民族,但生活更像是山的子民。  每個人的住家附近幾乎都有森林步道,這些年各級政府也努力營建修繕各地的古道、假日登山走步道已經成為常民
Thumbnail
自從去年疫情開始以來,就開始想往山裡走去,彷彿是一種大自然的召喚,在一片山林中的懷抱中可以稍稍釋放一些對疫情的恐懼,也珍惜著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自由. 在山林裡與萬物同在,可以自在的舒展放鬆緊繃的身心,這是以往的我未曾體會到的感受,隨著每一個踏出的腳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在身體裡迴盪,紛亂的心也會
Thumbnail
自從去年疫情開始以來,就開始想往山裡走去,彷彿是一種大自然的召喚,在一片山林中的懷抱中可以稍稍釋放一些對疫情的恐懼,也珍惜著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自由. 在山林裡與萬物同在,可以自在的舒展放鬆緊繃的身心,這是以往的我未曾體會到的感受,隨著每一個踏出的腳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在身體裡迴盪,紛亂的心也會
Thumbnail
爬山的最大喜悅,就是與大自然的親近距離,越來越近也越欣喜! 郊區的山巒,常常有美麗的大景,愛在黎明即起,登山找美麗,原來,山上處處是驚喜,每個俯拾即來的片刻,無論山嵐,無論彩霞光芒,無論萬家燈火,都是最無價的寶貝!
Thumbnail
爬山的最大喜悅,就是與大自然的親近距離,越來越近也越欣喜! 郊區的山巒,常常有美麗的大景,愛在黎明即起,登山找美麗,原來,山上處處是驚喜,每個俯拾即來的片刻,無論山嵐,無論彩霞光芒,無論萬家燈火,都是最無價的寶貝!
Thumbnail
我們很幸運,這個幸運的起點來自於我們願意開始爬山。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的確,幸運的是我還能踏在臺灣這個小小的海島...
Thumbnail
我們很幸運,這個幸運的起點來自於我們願意開始爬山。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的確,幸運的是我還能踏在臺灣這個小小的海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