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財報分析】簡評Block(SQ)最新發布的2023Q1業績

2023/05/0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談SQ最新這份2023Q1財報之前,不得不先講講不久前的沽空報告。
記得在三月底時候,興登堡發表了一份沽空報告,指控SQ嚴重誇大了真實用戶數量。他們引用了一位前僱員的估算,指經他們審查帳戶有四成以上牽及虛假、欺詐,或是被同一人所開的額外帳戶。
後來SQ否認指控,說97%流入Cash App的帳戶經過驗證。
三月時候,就有讀者在付費群組問我怎麼看興登堡的沽空報告。
過去一兩年,我曾經多次因股票被沽空報告狙擊而被問到類似的問題。如果是兩年前,我可能會把沽空報告找出來,仔細看看他們攻擊的理據,然後看看是否可以成立。但後來發現,這樣做的CP值極低,因為後面的股價走勢跟沽空報告有多少理據可以成立,關係並不大。
某程度上也是因為,很多沽空報告寫的東西,有他們的消息來源,外人很難根據市場上能獲得的公開數據或資料來證實或證偽。管理層說的話又多少有些利益衝突,不能盡信(想也知道不會承認,也多少會避重就輕)。因此,在目前偏弱的市場氣氛下,其實不論沽空報告寫什麼,只要不是寫得太離譜,投資人後續多半都是先避一避再說。
過去兩年,被沽空報告攻擊過的成長股相當不少,我自己留意過的就有好多家公司,我剛剛回想一下,很多也記不太清楚了,目前還有印象的除了最近的SQ,另外就是較早期的SKLZ,以及稍晚一點的ZI。
ZI是在2022年5月被沽空報告攻擊,當時也有讀者問我怎麼看。我記得自己當時的回答跟上面差不多,即不必太糾結沽空報告本身的理據,如果從市場信心的角度來看的話,在信心薄弱的市場,沽空報告對投資人的打撃肯定是雪上加霜,不利股價。
雖說過去一兩年,特別在成長股板塊,股票多半是跌,但最近還貼在52週低位水平的股票,以我追蹤的股票來說,其實也不算多,但剛好曾被攻擊的SKLZ和ZI股價都是特別疲軟。
被沽空報告攻擊前,本來SQ的股價已經稍有起色。但報告發表後,其股價隨即又跌到一年來的低點,走勢也是相當難看。
2023Q1財報發布後,有些報道說SQ已經擺脫了沽空報告的影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55,收錄於此專題
NT/
441 篇文章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美股投資十日談」主筆,專注研究與追蹤成長型科技股,致力讓投資知識更透明。每月最少四篇訂閱文章,若干公開文章,不時也會分享投資及讀書心得。【歡迎加入Telegram群組討論美股:https://t.me/joinchat/GbX9ewNoBdb1UCOt】
致力成為成長型科技股的投資指南和市場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成長型科技股的心法;二、追蹤會影響成長型科技股的經濟指標;三、徹底理解不同上市公司的營利模式;四、分析財務報告,掌握重點和風險,並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公司估值是否過熱,可作為買賣的參考指標之一,以更好地駕馭高波動、高估值的市場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