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方格子,來回歸一下,用足球角度來看一下棒球。
兄弟底下的助理教練什麼都換,正不正常?超正常的。
宮鬥戲很多台灣人愛看,屆時更衣室出現什麼狀況,跟老闆有什麼爭執,消息走漏戰績不佳後、前任主帥就成為上任的熱門人選,觀察歐洲五大聯賽這些球隊是否有這狀況?是,這些教練團基本上都團進團出。
但這樣子對球隊好還是不好?
換什麼樣的人上任,風格變化大還小,才能評估好與壞。如果建軍風格前後差異太大,那種做法就是有錢人的做法,不是不行,只是風險大,需要不少「底蘊」,除非調整了未來的長期發展路線,路線為何?怎麼調整?如何調整?這就是技術總監要做的工作,只是普遍這職位在台灣都被當作塑膠沒人在乎。
前任總教練如果是西蒙尼接任的是瓜地奧拉,前者球風是透過防守來控制空間、後者則用控球主導空間,喜好球員技術大不相同。
前朝球員技術特點跟後面的人不一樣,繼任者一定會花大筆鈔票買新球員,好能打出總教練想要的打法,厲害的教練都有他的個性,也一定有合的來合不來的球員,合不來的你該怎麼處理?
報導寫:過去美式球風,助總則採日系細膩風格。我其實不相信美式球風就不講究很多細節,兩者風格相差較多的是對於自主的比重和數據表現上如何應用的差異。
台灣過去日系教練受到的文化薰陶,溝通上會跟歐美教練有較大的差異,明顯球隊用人一定會有所改變,自然將來就會走馬換將,就會花些錢,但很可惜在台灣,除非球迷天生有著勤儉持家的精神,不然普遍都不覺得球團花錢會是問題,那如果小資本球隊,就一定不會這麼玩。
西甲塞維利亞因此就採取技術總監,總教練更換來來去去,但都還是在符合塞維利亞打法風格,也許有差異,但不會相差太多好被迫要花大錢買進很多球員,好增加球隊的穩定性,畢竟如果先發十一人換了大半,就算全都明星球員,搭配起來就是沒有辦法這麼快進入狀況,想知道這樣子有多痛,可以問問支持切爾西的球迷朋友。
以台灣在足球來說,是大資本還是小資本,從行為上是大資本還小資本球隊?從實際投入的資本來看,大小又如何?各位自行判斷。放眼歐洲,小資本球隊用大資本球隊的玩法沒有不出事的。
老闆干涉球隊多寡的部分,只能說這就是球隊文化,做得好叫老闆親力親為,做不好叫老闆干涉太多,足球這類情況其實也不少,台灣有老闆衝進場罵裁判,希臘有老闆帶槍衝進場,各有特色,老闆一定都會對球隊發展有些想法與意見,完全沒有想法意見的老闆,也不是好老闆。如何跟老闆溝通,各位在座吃頭路的台灣人都有很多方式,曉以大義的也有、威脅利誘也好、提供一個不能拒絕的條件也好,但重點都是在每個企業都有他的企業文化,球隊也是。
電影《正宗哥吉拉》中描述日本民族對於突如其來的危機,出現對責任的逃避、受限上下階級無自主決斷能力、處處找理由的狀況,如果遇上部屬是沒有階級思維的台灣人,又會是什麼狀況?「需要時間」有時有他的必要性,但如何透過管理、行動去修正縮短時間,塑造萬事在人為而非一切交給運氣與上天,這才是積極與否的態度差異,從人事聘僱上去除賽場上運氣的成分比重,而非只是態度論這人優劣與否,就是台灣跟世界的差距。
最後,至於顧問職是否為架空權力、發落邊疆的閒職,歐洲球隊想網羅日前被解僱的 Nagelsmann ,還得先繳一筆費用給拜仁慕尼黑,畢竟最了解球隊的人,就是剛離任的總教練,用顧問一職坦白說我不覺得有什麼樣的問題,一句話形容就是:想知道更多資訊,還請付費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