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中,我認為班級幹部和各科小老師還滿重要的,他們要做的事很多,幹部等於是學校和班級的訊息窗口,小老師是班級和任課老師間的事務窗口,如果能把學生訓練起來,他們能夠好好做事,在班級事務的運作上,會順暢很多,尤其是現在每個班人數都30人以下,多數學生都身兼幹部和小老師,沒有好好認知到如何做事,導師就可能常常要處理很多爛攤子。
但七上第一學期學生剛進來,沒相處過,導師不可能知道各學生的狀況,有的老師會徵求學生意願,寫任職幹部的意願調查表,或徵求自願,或國小有擔任過幹部的學生,我都不是,我是用觀察的。在新生訓練時,會觀察學生的面相氣質和行為舉止,老實說,我的經驗是如果是被父母親好好用心教育、照顧長大到國中的學生,氣質、面相、行為舉止一定都是在及格線上的,他們的眼神會是明亮、沉穩的,到了新學校,他們會先觀察環境,觀察老師,觀察同學,不會急著發言,能耐著性子等待,盡量聽清楚老師的交代和要求,真的不清楚也會問同學問老師。
從觀察學生入手,我實驗了兩個班,第一個學期的幹部大半是能做事的。而那種坐不住的,會想趕快搞笑引起同學注意力的,也可以讓他們當幹部,這種學生第一學期我都讓他去當體育股長,幾乎百試百靈,體育課是這種學生很愛上的課,他們都會願意去做體育股長,讓他在這種課堂上負責做事,好的就會很好,做不好的,對班級殺傷力也比較少,因為體育課一周只有兩堂。
人選好了,接下來是訓練,我覺得導師自己要很清楚,幹部是學校和班級的訊息對接窗口,所以你要知道每個幹部負責的工作是什麼,要找對接的處室是哪一個,學生剛進來是不會知道的,他們的訊息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導師,所以導師要比誰都清楚,出狀況才能知道找哪個處室去問清楚學校要做什麼。然後我會給學生幾個觀念:
1.聽清楚學校廣播時的班級和找的幹部,聽清楚了,你只要去一趟,事情就能處理完,聽不清楚跑錯了,就會多跑一趟。聽到班級有人被廣播到,可以轉告幹部,互相提醒,讓事情趕快被處理,聽到了自己被廣播,就找時間趕快去,一直讓學校找不到人,最後就是會被導師念,因為導師還是要協助處理,反而拖更久。
2.去集合回來,學校講了什麼訊息,有什麼活動要辦,發了什麼表單,你都要先跟導師說,說了,導師才知道學校要做什麼事,說了你有不了解的,導師才能協助你,比如有期限要求的,要趕快找時間完成,比如要發家長簽名回條或是活動繳費單的,要趕快發,只要這些你有做到,幹部的工作就算完成,後面同學東西交得慢或怎樣,都跟你無關,但如果你沒講沒發,最後就是你這個幹部被罵,導師也要花更多時間處理。
第一時間跟導師講的好處是導師可以了解狀況、掌握進度,有東西要發,趕快發下去,有回條要交,記得跟抄聯絡簿的同學講,有事情要做就趕快找相對應的幹部交代,比如要跑大隊接力,就教體育股長記得跟老師說要測100公尺秒數,才能排棒次,有要校外教學,就記得要幹部盯緊家長同意書交回和活動繳費。在第一學期,導師基本上就是班級的大腦,要能掌握班上的大小事進度。
既然要掌握班級大小事進度,那相對應的,就是導師要常常出現在班上,主科導師沒有問題,幾乎每天都會有課,幹部有事要問要處理,都比較容易,如果是非主科導師如我,我就會幾乎每節下課時間出現在班上,尤其在第一個學期的時候。學生知道我會出現,有事情可以馬上找我反映,他們會比較安心,比較穩定,也比較不敢亂來或不做事,中午吃飯時間和午休時間,我也會出現在班上,因為午休時間也通常是幹部的集合時間,集合回來,我馬上就可以問是什麼事情要處理,該做什麼就直接交代下去。
交代幹部做事是另一個重點,東西拿回來,導師就要能抓到表單和訊息的重點,包含要做什麼,什麼時間前要完成,找那些人完成。直接交代幹部,他第一點要做什麼,要找誰和他一起做。比如作業抽查,東西拿回來就要交代學藝,注意什麼時候要抽查,在那之前他要提醒各科小老師要收作業,各科又要收什麼作業,他還要找任科老師寫作業優良名單,交代完,我通常會要幹部重複一遍導師講了什麼,這是確認他真的有聽懂導師的交代,漏掉的再幫他補上,也透過複誦,再提醒他一次,我發現多做這個動作,幹部做事的效率會提高一點,因為他真的知道要做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