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正港小劇場
時間:2023-5-21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TheGodOfCarnage.NSYSU/)
非常Yasmina Reza的作品,大量的針鋒相對及機鋒迭起。
看完《殺戮之神》數週之後,仍糾結於震驚中:演員在舞臺上嘔吐真的太驚悚了!幹嘛這樣?
雖然由「嘔吐物」的氣味、顏色及黏稠度,能輕易理解那只是液體道具製造出的效果,並非真的胃酸與咖啡的混合物--何況演員才剛吃了派,真正的嘔吐物絕對混有尚未消化的固體--但當下「嘔吐物」噴射而出撒滿茶几桌面、桌下置物架及地板,同時波及沙發,這景象還是太讓人驚嚇了。
自演員「嘔吐」之後,我便處在各種焦慮中:演員擦了茶几桌面,地面,但似乎沒有擦桌下的置物架,他們沒注意到置物架也有「嘔吐物」嗎?或是,排戲的時候,沒排他們擦拭置物架的橋段,他們就不擦了嗎?桌面上的雜誌全都是銅版紙,只要有溼氣頁面就會黏成一團,乾了還會皺成波浪狀,何況噴濺大量「嘔吐物」液體,這些雜誌大概都沒救了......這齣戲要「殺死」多少本雜誌?
到底編劇Yasmina Reza為什麼要在一齣戲開始不到四分之一,設計一場嘔吐大噴發?有或沒有那場嘔吐,完全不影響劇情前後連貫,而且液體道具多難控制!是考驗演員臨場反應與演技?考驗道具組的能力?還是考驗觀眾的忍耐力?各式各樣的焦慮讓我無法專心聆聽四位演員爭論時的長篇大論。難道這就是編劇Yasmina Reza的目的?
《殺戮之神》是我第二次接觸編劇Yasmina Reza的作品。上一次是果陀劇場取得中文版權的《ART》。比較《殺戮之神》與《ART》可以發現許多相似的「程式」:大量的針鋒相對及機鋒迭起,故事都在客廳發生,都是一群成年人對婚姻對工作對品味起爭執,都有驚悚事件發生,最後還算完滿清理。相較於《ART》是純然男性的情誼與爭論,《殺戮之神》中女性亦加入戰局,也因此《殺戮之神》比《ART》有更多家事、子女、女性掙扎的爭執。
《殺戮之神》中,兩對家長在還未了解孩子們起衝突的真正原因,便自以為能以「成年人」「成熟」「理性」的方式解決雙方兒子「未成年」「幼稚」「情緒化」暴力衝突。
兩個孩子,一個組了暴力幫派擔任老大,另一個想加入幫派被拒,憤而攻擊幫派老大以證明自己有加入的資格。男性和女性對事實的真相反應大不相同,兩位父親都覺得組幫派與加入幫派只是男子氣慨的展現,沒什麼大不了,而兩位母親皆情緒激烈地,對於自己如何管教小孩萬分堅持,認為對方家長不該有意見,並對於對方不接受自己的建議深感不受尊重。
最終,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兩個孩子自己面對面解決。兩對家長調停兩個多小時,最後只證明所謂「成年人」「成熟」「理性」與「未成年」「幼稚」「情緒化」的距離,只在冠冕堂皇的理由與層層面具,本質幾無二異。
謝幕之時,我仍不能理解:嘔吐的目的是什麼?到底為什麼要讓演員在舞臺上嘔吐啊?為什麼?
----------
表導組:林宜誠老師
設計組:吳怡瑱老師
理論組:許仁豪老師
劇作家:Yasmina Reza/雅絲曼娜.雷莎
劇作翻譯:陳蓁美
導演:潘傑明
舞台監督:王穎蓁
執行製作:鄭凱瀚
戲劇構作:劉昱聖
舞台設計:林建廷
燈光設計:張玉東
髮妝設計:葉芷廷
服裝設計:張語玲
平面設計:蘇宇柔
音樂設計:高玉柔
行政團隊:黃莉芸、孫萌穗、翁寧憶、許芝萁、尹靖丹、王品詞、林義豪
演員:楊岳穎、駱依辰、謝凱全、張家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