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書信 (5)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五、示無相居士 (鄧直殿子立)

欲學此道、須是具決定信,逢逆順境、心不動搖,方有趣向分。

佛言:「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

又云:「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

如上所說、教有明文,佛豈欺人耶?

若半明、半暗,半信、半不信,則觸境遇緣、心生疑惑,乃是於境界、心有所著,不能於此道、決定無疑,滅煩惱本、遠離諸難。

【諸難者,為無決定信,被自己陰魔所撓;若能一念、緣起無生,則不越此念、即時超出魔路】。

所謂魔路、亦非他物,乃是昧却此心,於此心外、妄生差別諸見,而此心、即隨差別妄念、流轉,故成就魔境。

【若能直下信:此心、決定本來成佛、頓亡諸見。即此魔路,便是當人出生死、菩提路也】。

參禪人,看經教、及古德入道因緣,但虛却心,不用向聲名、句義上求玄妙、求悟入;若起此心,即障却自己正知見,永劫無有入頭處。

盤山云:「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不可忽。

淨名云:「法過眼、耳、鼻、舌、身、意。」

欲徹此法,先須屏除六根門頭,使無少過患。

【何為過患?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而不能遠離,於經教、及古德言句上,求知見、覓解會者是】。

苟能於經教、及古德入道因緣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歸,則於自境界、他境界,無不如意、無不自在者。

德山見僧入門、便棒,臨濟見僧入門、便喝,諸方尊宿喚作:劈面提持、直截分付,妙喜喚作:第一等拕泥帶水。

直饒向一棒、一喝下,全身擔荷得已,不是丈夫漢,被他驀頭、澆一杓惡水了也;況於一棒、一喝下,求奇特、覓妙會,乃是不唧𠺕中、又不唧𠺕者。

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中士聞道、如印印水,下士聞道、如印印泥。

此印,與空、水、泥,無差別,因上、中、下之士故,有差別耳。

如今、欲徑入此道,和印子擊碎,然後、來與妙喜相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森愛耦諧的沙龍
12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森愛耦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8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Thumbnail
2023/10/18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Thumbnail
2023/10/16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Thumbnail
2023/10/16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Thumbnail
2023/10/15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Thumbnail
2023/10/15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