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三十、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下 (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三。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彼無智者。不知來問。乃是離於差別見之相。通達究竟無二之義者。遂復模稜籠統而續答)。謂。(佛敕我等。凡有來問)。色。(受。想。行。識) 等 (藴。為) 常。(為) 無常 (耶)。為異。(為) 不異 (耶)。

如是。(不生不滅之) 涅槃。(有為生滅之) 諸行。相。所相 (者)。求那 (實體之德)。所求那 (實體)。造。所造 (者)。見。所見 (者。微) 塵。及 (鄰虛極) 微 (之) 塵。修。與修者。如是 (能所對) 比。展轉 (反覆之) 相。(為常。為無常耶。為異。為不異耶)。

(於) 如是等問。而 (我等受佛之敕。但可記答) 言。佛說 (此種種相。皆為) 無記。(概屬) 止 (記) 論 (之疇)。非彼 (愚) 癡 (之) 人。之所能知。

(所以者何)。謂。(以彼愚癡之人)。聞慧不具。(根未熟) 故。(佛敕我等。應捨置其問。默而不答)。

(然則。大慧。諸佛) 如來應供等正覺 (先於阿含等經說止記論者。乃欲) 令彼 (愚癡之人) 離恐怖句故。說言。(此等生死本際之題。是為) 無記。不 (應) 為 (彼。更為) 記說。又 (欲遮) 止外道 (婆羅門之惡) 見論 (議) 故。而不為 (記) 說。

(諸佛如來。敕令弟子。概以止記論記答。乃因彼來問之愚癡之人。若驟然聞得離於一。異。俱。不俱等相。究竟無二之義。將生恐怖之心。不能復為勝進之行。

諸佛如來。為使彼等遠離恐怖之心。而能安穩。漸次增進故。敕諸弟子。凡關生死本際之題。但可記答言。佛說此種種相。皆為無記。概屬止記論之疇。而非謂。於溯本歸源之處。無有究竟之真實。或彼真實。不能由言說而入也。

諸佛如來所證之自心現量覺悟聖智。離於一。異。俱。不俱等差別見之相。說一。說異。說俱。說不俱。雖盡皆不是。然非得僅以斷滅彼能所對比。展轉反覆之相。捨置來問而不答。即為已足。

義。乃由言說而入。而非言說即是義。亦非無言說即是義也。譬如以指見月。所指之月。而非指。方是第一義也。

是故。無記之止記論者。乃諸佛如來方便教化之制。但為聞慧不具。根未熟之愚癡之人說耳。是為權宜之說。而對聞慧已具。根已熟者。則不宜用之。蓋彼無記之止記論。不能引導更欲勝進者。由指見月。入於諸佛如來所證。圓成性自性第一義如來藏心也)。

大慧。(諸) 外道 (之婆羅門。愚癡無智)。作如是 (等) 說。謂。(我之) 命。即是 (五蘊之) 身。(我之命。異於五蘊之身。我之命。與五蘊之身亦一亦異。我之命。與五蘊之身非一非異。世間為常。世間為無常。世間為亦常亦無常。世間為非常非無常。世界有邊際。世界無邊際。世界亦有亦無邊際。世界非有非無邊際。如來滅度後有。如來滅度後無。如來滅度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度後非有非無。作) 如是等 (說。皆為) 無記 (之止記) 論。(所應記答者。蓋彼愚癡之人。聞慧不具。根未熟故。不能與言。大乘勝進之法)。

大慧。彼諸外道 (之婆羅門)。愚癡 (無智)。於 (生死本際。妄立第一) 因。(計有) 作 (者。執持能所對比。展轉反覆之說。概屬) 無記 (止記) 論 (之疇)。非我所說。

大慧。我所說者。離 (於) 攝。所攝 (之識境界)。妄想不生。

(大慧。若有人來問彼能所對比。展轉反覆之相)。云何 (方能) 止彼 (之問耶)。

大慧。若 (言。於) 攝。所攝 (之識境界) 計著者。(以) 不知 (覺悟) 自心現量 (聖智) 故。(不能捨離無窮無盡之妄想。從而。不能顯示究竟無二之第一義。如是答之。方能) 止彼 (之問)。

大慧。(諸佛) 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四種記論。為眾生說法。(云何為四。謂。一向記論。分別記論。反詰記論。止記論)。

(一向記論者。若有愚癡之人。作是問言。一切有情。定當死不。則應一向記答言。一切有情。皆定當死。

分別記論者。若有愚癡之人。作是問言。一切死者。定當生不。則應分別記答言。業壽種子未滅者當生。業壽種子已滅者當不復生。

反詰記論者。若有愚癡之人。作是問言。人為勝。為劣。則應反詰記答言。所問者。為對何方而較之耶。若較諸天。應記人劣。若較下界。應記人勝。

止記論者。若有愚癡之人。作是問言。我之命。與五蘊之身。為一耶。為異耶。為俱耶。為不俱耶。則應捨置記答。以彼愚癡之人。聞慧不具。根未熟故。說一。說異。說俱。說不俱。雖盡皆不是。然若為說離於一。異。俱。不俱等相。究竟無二之義。亦無益於彼之修進。是故。應默然而不答。

然而。諸聖智者。由實相般若光明之照澍視之。無有妄想之相。於一。異。俱。不俱等差別見之相。俱已捨離故。或說。或默。或揚眉。瞬目。行棒。行喝。或𨎊球。打鼓。吹毛。豎指。無非顯示第一義者。蓋真實。在於離言說之有無而有顯示。而非定執說與不說也)。

大慧。止記論者。我時時說。(但) 為 (聞慧不具)。根未熟 (之愚癡之人而說)。不為 (聞慧已具。根已) 熟者 (說)。

復次。大慧。一切法。(若) 離 (於) 所作 (之) 因緣。(則) 不生。(我非不說因緣相生之緣起法。乃以) 無 (第一因之) 作者故。(而說) 一切法不生。

大慧。何故 (緣起法之) 一切性。離 (於生。滅之性) 自性。以 (諸聖智者。援) 自 (心現量) 覺 (悟聖智) 觀 (察照澍諸法) 時。自。共性 (自性之) 相不可得故。(我) 說一切法不生。

(大慧)。何故一切法不可持來。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來。無所來。欲持去。無所去。是故。(我說) 一切法離 (於) 持來。(及持) 去。

大慧。何故 (離於生。滅。亦生亦滅。非生非滅。而說) 一切諸法不滅。謂。(諸聖智者。由實相般若光明之照澍視之)。性自性 (之生。滅) 相無故。一切法不可得。(是) 故。(我說) 一切法不滅。

大慧。何故 (離於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而說) 一切法 (為) 無常。謂。(諸) 相起 (時)。無常性。是故。(我) 說一切法 (為) 無常。

大慧。何故 (離於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而說) 一切法 (為真) 常。謂。(諸) 相起 (時)。無生性。(一切愚癡凡夫。依於無始虛偽見愛妄想過惡之色習氣計著。妄見種種境界之) 無常。(然而。諸聖智者。由實相般若光明之照澍視之。見得彼如幻惑亂相之種種現。皆為真) 常。(是) 故。(我) 說一切法 (為真) 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記論有四種。一向反詰問。
分別及止論。以制諸外道。

有及非有生。僧佉毗舍師。
一切悉無記。彼如是顯示。

正覺所分別。自性不可得。
以離於言說。故說離自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森愛耦諧的沙龍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森愛耦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6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Thumbnail
2023/10/16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Thumbnail
2023/10/15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Thumbnail
2023/10/15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Thumbnail
2023/10/14
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而) 見一切法如幻。
Thumbnail
2023/10/14
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而) 見一切法如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Thumbnail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Thumbnail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先前曾說。無餘涅槃。乃自心現量覺悟聖智之境界。以自相。共相之妄想斷故。非常見之常。
Thumbnail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先前曾說。無餘涅槃。乃自心現量覺悟聖智之境界。以自相。共相之妄想斷故。非常見之常。
Thumbnail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 (世尊) 為 (我等) 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 (等惡見妄想)。一切外道所不行。(一切修習) 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智 (者) 所行 (之法。
Thumbnail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 (世尊) 為 (我等) 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 (等惡見妄想)。一切外道所不行。(一切修習) 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智 (者) 所行 (之法。
Thumbnail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 (當) 善觀 (察) 二種無我 (智之) 相。 云何二種無我 (智之) 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 (智之相)。
Thumbnail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 (當) 善觀 (察) 二種無我 (智之) 相。 云何二種無我 (智之) 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 (智之相)。
Thumbnail
大慧。彼 (修行者。若) 一闡提。(若) 非一闡提。(欲於無明㲉藏) 世間 (得) 解脫 (者)。誰 (能) 轉 (捨虛妄。而圓成真實耶)。
Thumbnail
大慧。彼 (修行者。若) 一闡提。(若) 非一闡提。(欲於無明㲉藏) 世間 (得) 解脫 (者)。誰 (能) 轉 (捨虛妄。而圓成真實耶)。
Thumbnail
復次。大慧。有五 (種) 無間種性。 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 (無間) 種性。各別 (無間) 種性。
Thumbnail
復次。大慧。有五 (種) 無間種性。 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 (無間) 種性。各別 (無間) 種性。
Thumbnail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 (智) 趣 (之) 境界。及 (圓成性自性) 第一義 (如來藏心之) 境界。世尊。(豈) 非 (同) 諸外道 (婆羅門) 所說。常。不思議 (之) 因緣耶。
Thumbnail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 (智) 趣 (之) 境界。及 (圓成性自性) 第一義 (如來藏心之) 境界。世尊。(豈) 非 (同) 諸外道 (婆羅門) 所說。常。不思議 (之) 因緣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