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天使,也是魔鬼化身

小孩是天使,也是魔鬼化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正值青春叛逆期,曾以自殺或離家出走作為威脅。

小時候充滿好奇心(非本文主角)

小時候充滿好奇心(非本文主角)

小嬰兒出生後,新手爸媽,面對哭鬧小孩,心裡總會有的共同心聲。

有位朋友告訴我,她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上了高一以後,學校時常缺課,躲在家裡打電玩,如果約束他,要求他回歸正常上學,這孩子曾以自殺或離家出走作為威脅。

「小孩總是模仿大人」

曾經沒收手機及網路卡,孩子可以不吃不喝好幾天,關在房間裡,孩子的爸也氣到想打他,這孩子身材高大又俐落,可以變成兩個男人在打架,孩子還曾亮出刀子恐嚇。

(非本文主角)來打架的樣子

(非本文主角)來打架的樣子

這位朋友繼續說,以前這孩子國小到國中,是資優生,在班上成績表現皆為前三名,國一至國三也都讓他補習全科,每天到晩上9:00下課,他是家裡的老二,從小被認定為值得栽培的孩子。

進了高一以後,性格大轉變,多科被當,每天打電動到天亮,前2堂一定曠課,甚至看心情到校,朋友說:「-定是在學校認識了不良同學,他才會變成如此,整天沉迷於電動,好像吸了毒的孩子」這位朋友詢問,台灣是否有像國外一樣,送進勒戒矯正的機構。

「與孩子站在同一線上」

至於台灣是否有醫院或社會機構,針對不良嗜好作矯正,做父母的,可以先放下工作,不以忙碌為理由,家庭核心問題是該一起面對,及想辦法解決。

(非本文主角)學大人的模樣

(非本文主角)學大人的模樣

孩子已經高二了,家裡處在於緊繃狀態,似乎已經2年以上,上週這位朋友Po出他們全家歡樂融融,八里淡水渡船快樂時光,可以感覺的出,這位朋友正享受著,小孩變回以前「天使」的模樣,但是這不是長久之計。

過了幾天,朋友在Line裡面說今天叫兒子不要打太久的電動,要正常去上課,這孩子匈惡回嘴:「關你屁事,你給我閉嘴」,行為態度暴走,做父母的已經無能為力,害怕孩子未成年被趕出家門,在外做了非法事情,父母都要連帶負賠償及刑事責任。

孩子是聰明的,像一塊海棉,學習能力很強,孩子知道父母有義務養大他,父母忙碌工作視為理所當然,做父母的叫孩子不上課就去工作,孩子還說「我們現在又不是沒有錢吃飯」。

「避免被親情綁架勒索」

家裡擁有自住及收租不動產,孩子具有法定繼承權,似乎已經學會如何掌控父母,然而父母年紀只會愈大,孩子逐漸成年,已經學會如何過自己的日子,倚靠「親情勒索」,最後將演變成父母「被制約」,因為害怕,而主動交出錢。

喜怒哀樂一起渡過(非本文主角)

喜怒哀樂一起渡過(非本文主角)

身為家長那種無奈的心情,旁人可能真的很難去理解,遇上了,才知道束手無策。這位朋友說將試著去和孩子溝通「晚上去打工3 、4個小時,把時間至少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如果孩子能這麼好溝通,應當不會面惡頂嘴又拿刀。

「可以同甘,但不能共苦」我們都知道遇到這種朋友要斬斷,若發生在親情上,偶斷絲連,必造成兩敗俱傷。

家庭核心出了問題,業外工作及全家人的身心靈都會受影響。

「勇敢面對問題找出方法」

此時家人要勇敢面對,不能選擇逃避,就當做「一件事」去解決,醫院心理諮商師丶警察丶政府機關、社福團體、宗教信仰丶法院及律師等專業人員,眾多資源協助,就等著你們去挖掘。

「掌控權」要漸漸拿回父母手裡,唯有做父母的,才能帶領全家人一起度過難關,把孩子從魔鬼身邊拉回,相信這過程辛苦,需要花很長時間解決,等待解決後,相信長遠3至5年後,將柳暗花明又一村。

(非本文主角)可愛天使的化身

(非本文主角)可愛天使的化身



avatar-img
芊芊的沙龍
45會員
52內容數
投資理財就好比「錢滾錢系統模式」,不必隨時盯著它,也能源源不絕的產出,讓生活質量提升,達到財富自由,我們一起來聽聽別人成功的故事,而失敗的故事徹底研究,以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態度去學習執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週前巴菲特公布今年第三季波特夏財務報表,眾人皆關注於現金部位增加至多少,巴菲特賣出哪些股票,很少從報表中去分析財務狀況反應巴菲特接下去的布局。 投資決策考量因素具有許多面向,總體經濟層面、政治局勢、心理因素、預測準備及企業個人整體目標等,上面這些影響因素,這篇文章不在探討上面範圍,只是單純從
今早一起床, 沒有週一症候群, 然而心情席捲而來的是 一種不知所措。 離開職場已經四個月, 以前工作皆是聽任別人指示 被動式推著向前進,而現在呢 換成自己去找尋事情做。 前兩個月調養身體, 雖然還沒完全健康, 但已經調整7成恢復力, 也開始著手進行以後可以做的事,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兩週前巴菲特公布今年第三季波特夏財務報表,眾人皆關注於現金部位增加至多少,巴菲特賣出哪些股票,很少從報表中去分析財務狀況反應巴菲特接下去的布局。 投資決策考量因素具有許多面向,總體經濟層面、政治局勢、心理因素、預測準備及企業個人整體目標等,上面這些影響因素,這篇文章不在探討上面範圍,只是單純從
今早一起床, 沒有週一症候群, 然而心情席捲而來的是 一種不知所措。 離開職場已經四個月, 以前工作皆是聽任別人指示 被動式推著向前進,而現在呢 換成自己去找尋事情做。 前兩個月調養身體, 雖然還沒完全健康, 但已經調整7成恢復力, 也開始著手進行以後可以做的事,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