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而近自然的生命書寫——讀馮國瑄《黑霧微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張愛玲說:「一切好的文藝都是傳記性的。」
國瑄的《黑霧微光》,正是如此。
馮國瑄《黑霧微光》

馮國瑄《黑霧微光》

近日,博士論文的寫作暫告段落,終於有時間好好拜讀國瑄的新書。說起我對國瑄的印象,總免不了夢回大學時代的現代戲劇課。那時,老師要求所有修課同學必須分組在期末搬演一齣創作短劇,我正好就與國瑄同組。依稀記得,當年他的戲服是一身白布,裹著他清瘦的身體,這與他後來上健身房後,練就一身肌肉的強壯體格差異甚大。但不論是清瘦斯文還是健碩陽光,國瑄始終都是善良、可愛而熱情的。


早就知道國瑄不僅廚藝極佳,文章也寫得好。第一次讀國瑄的作品,是他初得雙溪現代文學獎的散文作品〈醬油〉,寫的是嫁入醬油世家的阿嬤的故事。隔一屆,國瑄又再次獲獎,〈牽亡〉寫的則是關於外婆和早逝的母親。〈牽亡〉末段寫得極好:「 我突然鼻子感覺到好乾燥,不禁伸手挖挖鼻孔,掏出一些黑灰,我像菩薩布施般把黑垢灑向法場。 眼前這個紅頭師父拿著一條捲起的草席,腳踏七星步,朝向四方朝拜,破城儀式到了最後,發狂似地摧毀桌上的紙紮城堡, 象徵已破,亡魂救拔離苦。」從大學開始,國瑄就在書寫裡,試圖尋找「救拔離苦」的方法,這或許和他的生命經歷脫不開干係。


走過十幾年的人生,國瑄總算把他的一切準備好彙整成書,向我們一一公布。《黑霧微光》對我來說,就是一本傳記散文。讀國瑄如此開誠布公的文字,更讓我想起胡適對張愛玲《秧歌》的評價:「平淡而近自然。」《黑霧微光》就是國瑄生命裡細碎繁瑣的各種日常片段,在經過時間的洗滌後,化成平淡自然的語言,娓娓道來。荒涼中有溫暖,悲傷裡有喜悅。


簡單分享書中幾篇令我動容不已的文章:〈印記〉、〈祝你幸福〉和〈凝視〉。


看〈印記〉時,耳邊會響起音樂:「親像紅花落紅塵。」(《雪中紅》)大概是因為小時候,我自己也深愛這首台語歌曲,因此讀來分外親切。文中寫到外婆幫國瑄量身高時,會用口紅在牆上作記號。外婆離世時,國軒又再次走上那個面對太平洋的露臺,「露臺的白牆,外婆的口紅印還留在那裡。我蹲下來看了好久,用手輕輕撫摸,最後把額頭貼在牆壁上。那是我們來不及的告別,彷彿外婆將親吻,停在我額頭上。」國瑄的感性和浪漫,像是與生俱來一般,能將告別和想念形容得如此愛意深沉。


〈祝你幸福〉寫的是父親;寫的是母親過世後,父親又成了「春風少年兄」;寫的是國瑄內心對父親又認識新的「阿姨」的複雜心思。不斷傾吐的文字,說到最後,國瑄也終於懂得了放手,「看著他開心,雖然我還是五味雜陳。爸爸,祝你幸福。」要對至親之人說出祝福的話,並不容易。尤其是父子之間,總是維持一種尷尬的平衡(我與父親也是如此)。讀〈祝你幸福〉時,耳邊也會響起音樂:「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有幸運的成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李宗盛《新寫的舊歌》)國瑄的文字給了我很重要的啟發——凡事毋須急於釋懷,只要能各自安好,便是人生最幸運的事情。


敘述「香港阿姨」的〈凝視〉,令人驚嘆國瑄細緻的觀察力。寫的不是親人,而是坐在父親家對門一間鐵皮屋的香港阿姨。在無數的日子裡,香港阿姨的目光,就像是守護天使,在國瑄最壞的時光,給予他關懷。多年後,當國瑄踏上香港土地時,走到「鏞記酒樓」店門口時,心中對香港阿姨只有滿滿的感謝。「人海茫茫,不可能找到她,來鏞記也很好。港島濛濛細雨依然下著,『當一個有尊嚴的人。』她說,她的話曾經是我的平安符。」讀至此處,我熱淚盈眶。國瑄寫出了一種「人生味」,很淡很輕,讓人像是置身在濛濛細雨裡,眼淚可以流得順理成章。

我在新書分享會現場告訴國瑄,自己讀書讀得極慢,覺得深感抱歉。但後來想想,國瑄的《黑霧微光》剛好適合像我這樣讀書讀得極慢的人。一個人的生命,不能只是快速瀏覽,反而要慢慢咀嚼,反覆閱讀,才能在平淡自然的文字裡,體會到一個西螺囝仔的滿腹心事,還有他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4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走過十幾年的人生,國瑄總算把他的一切準備好彙整成書,向我們一一公布。《黑霧微光》對我來說,就是一本傳記散文。讀國瑄如此開誠布公的文字,更讓我想起胡適對張愛玲《秧歌》的評價:「平淡而近自然。」《黑霧微光》就是國瑄生命裡細碎繁瑣的各種日常片段,在經過時間的洗滌後,化成平淡自然的語言,娓娓道來。荒涼中有溫
Thumbnail
走過十幾年的人生,國瑄總算把他的一切準備好彙整成書,向我們一一公布。《黑霧微光》對我來說,就是一本傳記散文。讀國瑄如此開誠布公的文字,更讓我想起胡適對張愛玲《秧歌》的評價:「平淡而近自然。」《黑霧微光》就是國瑄生命裡細碎繁瑣的各種日常片段,在經過時間的洗滌後,化成平淡自然的語言,娓娓道來。荒涼中有溫
Thumbnail
生命的重量,往往是經由歲月堆累而來,不論是酸甜苦辣,又或是悲歡離合,追想時最容易感受到以為或忘卻深深記憶的某一部分,其實是一直牽動往後生命軌跡的樞紐,雖然這次的試讀書稿,僅有2篇共10頁,但關於「馮國瑄」的生命印記卻透過文字,重重地傳來。 <印記>說的是母親將小時候的作者託付給外婆,歷經母親死亡,父
Thumbnail
生命的重量,往往是經由歲月堆累而來,不論是酸甜苦辣,又或是悲歡離合,追想時最容易感受到以為或忘卻深深記憶的某一部分,其實是一直牽動往後生命軌跡的樞紐,雖然這次的試讀書稿,僅有2篇共10頁,但關於「馮國瑄」的生命印記卻透過文字,重重地傳來。 <印記>說的是母親將小時候的作者託付給外婆,歷經母親死亡,父
Thumbnail
書名:黑霧微光 作者:馮國瑄 繪者:薛慧瑩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27 ISBN:9789573340058 《心得感想》 雖然此次出版社僅節錄這本《黑霧微光》散文集,「印記」及「台北車站會不會雖然此次出版社僅節錄這本《黑霧微光》散文集,「印記」及「台北車站會不會
Thumbnail
書名:黑霧微光 作者:馮國瑄 繪者:薛慧瑩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27 ISBN:9789573340058 《心得感想》 雖然此次出版社僅節錄這本《黑霧微光》散文集,「印記」及「台北車站會不會雖然此次出版社僅節錄這本《黑霧微光》散文集,「印記」及「台北車站會不會
Thumbnail
我看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牽動我的心,喜歡他自然的筆觸,帶著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裡,看著文字,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主人翁(劉十三),年輕時,總是覺得家鄉裡什麼都沒有,連7-11都沒有,在台北好好的,幹嘛搬回來,這晚上八點後,整個小鎮像是睡著了,但隨著年齡對故鄉的那份寧靜,特別沈醉。
Thumbnail
我看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牽動我的心,喜歡他自然的筆觸,帶著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裡,看著文字,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主人翁(劉十三),年輕時,總是覺得家鄉裡什麼都沒有,連7-11都沒有,在台北好好的,幹嘛搬回來,這晚上八點後,整個小鎮像是睡著了,但隨著年齡對故鄉的那份寧靜,特別沈醉。
Thumbnail
丁口《遼闊集》與纏繞畫展,2018年1月14日在台北如是空間展出,首先感謝陳敬介老師栽培之恩,緣此經由老師而結識如是空間的負責人,再者感謝詩人瓦歷斯・諾幹為《遼闊集》寫序,及台北分享會對談人作曲家劉清輝。
Thumbnail
丁口《遼闊集》與纏繞畫展,2018年1月14日在台北如是空間展出,首先感謝陳敬介老師栽培之恩,緣此經由老師而結識如是空間的負責人,再者感謝詩人瓦歷斯・諾幹為《遼闊集》寫序,及台北分享會對談人作曲家劉清輝。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江鵝的作品,很喜歡她的文字風格,尤其在敘述情緒感受時,她不會用華麗浮誇的詞彙(對理工人而言,華而不實的文字會讀得很頭疼,因為完全不知所勻),因此我在細細品味閱讀時更能感同身受,讓我讀著讀著也掉入幼時回憶的漩渦,回過神後只有心裡酸酸的惆悵。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江鵝的作品,很喜歡她的文字風格,尤其在敘述情緒感受時,她不會用華麗浮誇的詞彙(對理工人而言,華而不實的文字會讀得很頭疼,因為完全不知所勻),因此我在細細品味閱讀時更能感同身受,讓我讀著讀著也掉入幼時回憶的漩渦,回過神後只有心裡酸酸的惆悵。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