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聊新書:《華燈初上,人生永遠不怕夜黑》

編輯聊新書:《華燈初上,人生永遠不怕夜黑》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佈於近日閱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編輯的新書。作者席耶娜是條通日式酒店的媽媽桑,在書中分享自己從二十多歲踏入條通,從青春到中年,在酒店業的種種經歷與見聞;文字撰寫則是我相當景仰的資深記者、文字工作者李翠卿。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華燈初上,人生永遠不怕夜黑》是一本從封面到內文最後一頁都吸引人的書!內文雖是由翠卿採訪撰寫而成,但幾乎是席耶娜的原話,內容還原度很高。如果你以為讀到的會是對八大行業的「獵奇」而已,那麼這本書恐怕會大大地超乎你的預期,許多段落甚至令你忍不住逼問自己,從而發現存在身上隱而未顯的偏見、歧視與刻版印象。

我從來沒(機會)去過酒店。

還記得初次跟作者席耶娜見面,見面前,我不禁想像著她是什麼樣的人。隨著書稿訪談工作結束後,我眼中的席耶娜是個坦率、愛開口大笑、滿心是愛的傻妹。於是,當書稿編輯工作將近結束,在撰寫本書封面文案時,我寫下這樣的文案:

如果告訴你,我是酒店小姐,你會怎麼看我?

卸下有色眼鏡,才能真正地凝視與理解。

同理人的處境及選擇,看見社會結構的真實樣貌。


許多人以為酒店小姐一定酒量很好很會喝,其實席耶娜本人不勝酒力,連吃個燒酒雞都會醉(她手上的馬丁尼杯子裡裝的是紅茶)。

你猜想酒店小姐是在賺快錢、是愛慕虛榮的拜金女,但你可能難以想像她們承受的高職業風險與情緒勞動,也會為她們很難找到真愛而感到心酸。

在書中,席耶娜也談到時代變遷與疫情衝擊下,日式酒店成為夕陽無限好的黃昏產業的心路歷程。這本書是她誠懇的自白,也是寫給條通的一封情書。

擔任本書的編輯非常幸福,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本文稿品質很好的稿子,席耶娜的故事精彩、翠卿的文采飛揚,令人讀來十分享受!身為編輯花費的大部分心思,有一點像是扮演「催化者」的角色,主要在於透過一些細部的考量,對於書籍整體氛圍提出構想與建議,協助讓一本書擁有恰如其分的Opening、過場和Ending。

攝影登曼波拍攝的封面照片、美術設計Bianco為這本書搭配絕美的衣裳,扉頁運用特色橘,象徵華燈初上的聚光燈,超、級、美!主編蘭芳的全力支持,排版靜怡、校對若婷的細心幫忙。我常覺得一本書的文字若是好的,所有的合作元素全都會水道渠成!

最要感謝作者席耶娜,讓我們一窺酒店業的生態,從中反思社會某個角落的真實樣貌,這些年來她和「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工會」一同為八大爭取權益,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決心。另一位作者翠卿花了許多心力與時間在撰寫工作上,她願意把編輯所有許願都逐一達成,許多合作細節點點滴滴記在心裡,不及言謝。

最後,想說一件事。以席耶娜這樣一個素人出書,勢必是相當辛苦;甚至書中提到的一些議題,有可能會「觸怒」部分人士(尤其是恨「小三」恨得咬牙切齒的正宮們)。雖然如此,酒店業卻是這個社會湧流欲望的出口,即使我們無法認同某些價值觀,卻無法對其視而不見。

對我來說,這本書像是一扇門,讓我們試著卸下有色眼鏡,走進神祕又絢爛的條通,學習從人的生存處境進行思索,給予八大行業多一些理解、溫柔與尊重。


書籍資訊

書名|華燈初上,人生永遠不怕夜黑:條通女王席耶娜的真情人生

作者|席耶娜、李翠卿

封面攝影|登曼波

封面設計|Bianco Tsai

主編、企劃|葉蘭芳

博客來:https://bit.ly/3LzoD3h

momo:https://bit.ly/3HI9X0V

誠品:https://bit.ly/3pdwOuK

金石堂:https://bit.ly/3NGU5iY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08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是2025年元旦,用「我的2024閱讀十問」,向格友們說聲:新年快樂!
「媚俗」這個詞指稱的態度,是想要不惜任何代價討好大多數人。為了討好,就得去確定什麼是人人想聽的話,就得去為既成思想服務。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今天是2025年元旦,用「我的2024閱讀十問」,向格友們說聲:新年快樂!
「媚俗」這個詞指稱的態度,是想要不惜任何代價討好大多數人。為了討好,就得去確定什麼是人人想聽的話,就得去為既成思想服務。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泰迪,其實也代表很多事。」 那麼,會是哪些事?
你曾經因為到手的東西被搶走而想要致人於死地嗎?誰曾經讓你如此誘發殺人動機?那是愛,還是恨?還是根本是因為混沌不明所以從人性的軟弱劃出一道破口,好讓自己能夠得到一點喘息?
筆者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本齣戲的角色群使用的語言一共有3種─國語、臺語、日語。但是在英文字幕時,就會發現有些台詞,雖然翻譯成英文意思並沒有錯,但就是少了專為那些角色打造的「氣口(臺語)」。
「泰迪,其實也代表很多事。」 那麼,會是哪些事?
你曾經因為到手的東西被搶走而想要致人於死地嗎?誰曾經讓你如此誘發殺人動機?那是愛,還是恨?還是根本是因為混沌不明所以從人性的軟弱劃出一道破口,好讓自己能夠得到一點喘息?
筆者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本齣戲的角色群使用的語言一共有3種─國語、臺語、日語。但是在英文字幕時,就會發現有些台詞,雖然翻譯成英文意思並沒有錯,但就是少了專為那些角色打造的「氣口(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