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抽象的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多人常把:『我沒時間啦!』掛在嘴邊,到底是真的忙到沒時間,還是覺得有些事就是沒有那麼重要而不想做呢?
我們對於“時間“的認識是什麼?
我們總是常常嘆息著:為什麼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呢?但時間若是稍縱即逝,那又為什麼有些回憶回想起來會是那麼的深刻?
在YouTube頻道文森說書裡學習到一個新的概念:時間感受。現在的我們回顧過往的時間,你會有多大的感受?原來這些回想起來特別有印象的時光都是我們人生當中有意義的時刻,每個人一樣擁有24小時,若我們能讓自己的24小時能有更多被賦予意義的時刻,也就能減少虛度光陰的空虛感。如何做?時間並不會平白無故的為你帶來意義,但卻會平白無故的溜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前規劃,讓時間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並隨時保持彈性。
怎麼做能讓每段時間“有意義”?
小朋友得到一塊最愛吃的草莓蛋糕時,會是狼吞虎嚥地吃完還是很珍惜的一口一口慢慢品嚐呢?我想不論大人小孩都一定是後者吧!慢慢品嚐的意義在於,這段時間可以慢慢享受,可以讓自己感到滿足的這一刻停留久一點!
對我自己來說旅行是最放鬆也最熱愛的時光,但年輕時總會想把握每一趟旅行到各處去踩點,把每個行程的時間都壓得好緊!但幾次後發現忙著踩點的過程其實更容易忽略掉旅途上的美好,也忽略了要好好品嚐到底美食,如此回來後的印象反而變得模糊,之後的旅行便調整為一天兩到三個景點,讓駐足的時間久一點,更能發現更多意外驚喜,而往往這些意外的驚喜更容易成為旅行中最難忘的時刻。
在美好的當下放慢腳步,同時時間的價值也被放大了。
對你而言,時間是什麼呢?
Ep.11聊聊時間管理~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天叫你起床的是夢想嗎?我想每天叫我起床的除了鬧鐘應該就是起床的第一口熱咖啡了,就連夏天也不例外,一口熱熱的咖啡才能在瞬間喚醒腦細胞⋯
女兒今年即將上小一了,女兒很特別,是對學習特別有興趣的孩子,問不完的為什麼,就連看新聞也要針對新聞播報的議題問個不停,再者,他的學習速度也是快得驚人,學習一項新事物都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常常能在孩子的眼中看到因為好奇心驅使而閃閃發亮的眼神…
烏來老街——烏來台車——烏來瀑布 距離上一趟去烏來已經是十幾年(是大學時期啊!),老實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印象。在疫情之後反而很喜歡在週末時到大自然景點走走看看、好好的呼吸新鮮空氣,彷彿走進大自然才有真正放鬆與療癒的感受,看看山看看海可以慰勞一下辛苦工作一週的自己。
我們家的小孩很常有一個狀況就是玩到不願意去洗澡,有一晚,同樣的情境劇再次上演,我們家三歲的弟弟又不願意去洗澡了,這時候六歲的姊姊問:媽媽現在是幾點?我說:七點半了。姊姊說:喔!那弟弟我們趕快去洗澡,八點有妙妙犬布麗!弟弟竟然眼睛一亮的乖乖跟著姊姊去洗澡。
當今社會正處於高度依賴網路的時代,尤其在通訊如此方便之下,無國際的聯繫、即時的聯繫,分秒必爭的結果是讓我們很容易受在外在的干擾與控制。
面對情緒,始終在練習從第三人的角度看待,不陷在當局或許才能真正看的清楚。
每天叫你起床的是夢想嗎?我想每天叫我起床的除了鬧鐘應該就是起床的第一口熱咖啡了,就連夏天也不例外,一口熱熱的咖啡才能在瞬間喚醒腦細胞⋯
女兒今年即將上小一了,女兒很特別,是對學習特別有興趣的孩子,問不完的為什麼,就連看新聞也要針對新聞播報的議題問個不停,再者,他的學習速度也是快得驚人,學習一項新事物都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常常能在孩子的眼中看到因為好奇心驅使而閃閃發亮的眼神…
烏來老街——烏來台車——烏來瀑布 距離上一趟去烏來已經是十幾年(是大學時期啊!),老實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印象。在疫情之後反而很喜歡在週末時到大自然景點走走看看、好好的呼吸新鮮空氣,彷彿走進大自然才有真正放鬆與療癒的感受,看看山看看海可以慰勞一下辛苦工作一週的自己。
我們家的小孩很常有一個狀況就是玩到不願意去洗澡,有一晚,同樣的情境劇再次上演,我們家三歲的弟弟又不願意去洗澡了,這時候六歲的姊姊問:媽媽現在是幾點?我說:七點半了。姊姊說:喔!那弟弟我們趕快去洗澡,八點有妙妙犬布麗!弟弟竟然眼睛一亮的乖乖跟著姊姊去洗澡。
當今社會正處於高度依賴網路的時代,尤其在通訊如此方便之下,無國際的聯繫、即時的聯繫,分秒必爭的結果是讓我們很容易受在外在的干擾與控制。
面對情緒,始終在練習從第三人的角度看待,不陷在當局或許才能真正看的清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既然被消遣的是時間,那麼,什麼事都不用做,讓時間過去就好,何必要有消遣活動?關鍵在於人們對時間的感受。 時間有兩種,一種是客觀的、外部的、可以被鐘錶準確計量的物理時間,另一種為主觀的、內隱的、無法用鐘錶計量的內在時間意識。前者比較好理解,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鐘六十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瞬間。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珍惜時間、身邊的人,以及生活中的小確幸,並強調了自我關懷的重要性。通過用心感受當下,我們可以活出更有意義和幸福的人生,培養感恩的心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有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是否常常覺得時間被不重要的事給佔滿了?
「哇!時間過得好快!一轉眼竟然已經下午了」 「天啊,我已經認真做了這麼多事情了嗎?」 上敘的狀況是否曾經發生在你身上呢?   你是否曾經因為專注在完成某一件事情上而忘記了時間? 或是沉浸在當下而忘記身邊的其他事情呢? 好像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才忽然驚訝的發現原來時間快速流逝?   如果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時間不是用來完成事的,也不是用來湊熱鬧的,而是用來經歷、體驗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其實,時間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利用它。 與其每天只顧著完成工作、達成目標,不如放慢腳步,享受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和朋友聊聊天,這些都是生活中最珍貴的時刻。時間讓我們學會成長,也
Thumbnail
「無事可做,度日如年;有事可做,光陰似箭」。 確實,我們對時間流逝速度的主觀感受與時鐘所客觀指示的大不相同,而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我們是否投入在我們喜歡的事務上。
時間對我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我不會對時間說不的,但諷刺的是我往往在沒有時間的時候一次做兩件事,有時間時一次做半件事。有點類似於大家說的當期限到了,時間緊迫了,我才會願意把時間拿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這樣說倒也不對,其實我打心底並不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情,我會選擇做只是為了應付期限,應付應當負起的責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既然被消遣的是時間,那麼,什麼事都不用做,讓時間過去就好,何必要有消遣活動?關鍵在於人們對時間的感受。 時間有兩種,一種是客觀的、外部的、可以被鐘錶準確計量的物理時間,另一種為主觀的、內隱的、無法用鐘錶計量的內在時間意識。前者比較好理解,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鐘六十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瞬間。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珍惜時間、身邊的人,以及生活中的小確幸,並強調了自我關懷的重要性。通過用心感受當下,我們可以活出更有意義和幸福的人生,培養感恩的心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有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是否常常覺得時間被不重要的事給佔滿了?
「哇!時間過得好快!一轉眼竟然已經下午了」 「天啊,我已經認真做了這麼多事情了嗎?」 上敘的狀況是否曾經發生在你身上呢?   你是否曾經因為專注在完成某一件事情上而忘記了時間? 或是沉浸在當下而忘記身邊的其他事情呢? 好像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才忽然驚訝的發現原來時間快速流逝?   如果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時間不是用來完成事的,也不是用來湊熱鬧的,而是用來經歷、體驗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其實,時間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利用它。 與其每天只顧著完成工作、達成目標,不如放慢腳步,享受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和朋友聊聊天,這些都是生活中最珍貴的時刻。時間讓我們學會成長,也
Thumbnail
「無事可做,度日如年;有事可做,光陰似箭」。 確實,我們對時間流逝速度的主觀感受與時鐘所客觀指示的大不相同,而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我們是否投入在我們喜歡的事務上。
時間對我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我不會對時間說不的,但諷刺的是我往往在沒有時間的時候一次做兩件事,有時間時一次做半件事。有點類似於大家說的當期限到了,時間緊迫了,我才會願意把時間拿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這樣說倒也不對,其實我打心底並不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情,我會選擇做只是為了應付期限,應付應當負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