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因為角色轉換為行政,手上有好幾場研習要辦理,原本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也隨著敲定講師而逐漸放鬆了些。雖然本身不是善於社交的人,但仍喜歡生活中能有機會認識與看到不同的人在做些什麼,這些經驗的對談都能讓我獲益良多。
講師是一對夫妻,分別來自於台南應用科大時尚設計系的張教授和台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理事長呂老師,二位在台灣的皮件教育與推廣上深耕多年,也深入各級學校、大專院校教學,對於台灣皮件的教育不遺餘力。
因一開始一直很不好意思讓二位老師遠道而來,但二位老師說:
他們的想法是希望透過不同的嘗試讓學生們有機會去接觸高中課程不會接觸到事物,或許就會有同學在研習,操作的過程中,找到了一絲興趣,而這個觸發點,也有可能就會是影響這個孩子人生走向的轉捩點。
老師們的一席話,真的深深地打中我心,我抱持的想法也是,要辦研習,那就為學生而辦吧!在羅賓森《讓天賦自由》一書中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才能,適性而發展,能為自己帶來最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但天賦怎麼發掘?天賦雖然與生俱來,但無聲無息,必須靠生命中很多的嘗試,很多的的刺激,或許就會在一個碰巧當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亮點。
你的人生中是否遇過一個moment:對!這就是我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