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東野圭吾《單戀》對性別議題的探討發人省思,結局哀傷卻美好

先說結論好了,《單戀》比我想像中好看

老實說,看了東野圭吾上一本《透明的螺旋》是有點失望的。我覺得東野圭吾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特別會吊讀者的胃口,故事鋪成引人入勝,從不同人物的視角訴說事件,讓人忍不住想窺探究竟。但《透明的螺旋》情節到了中後期讓我覺得有點無力,可能是過於期待真相的「離奇性」吧,就覺得前面坑挖得太深,看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沒有那麼深。可是《單戀》卻超出我的預期,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殺人事件,而是深究到整個社會體制。

應該背什麼顏色的書包?

《單戀》故事中對於性別議題的探討發人省思。人們會透過A、B、O、AB不同血型來區分性格,生活中沒人會因為你是什麼血型而對你區別待遇。而透過X、Y性染色體來區別男性與女性,卻對於X和Y的不同充滿偏見。
書中一再提出一個問題:應該背什麼顏色的書包?日本的小學生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男生就該背藍色的書包,女生就該背紅色的書包,而主角美月自小就對這類各種社會期待感到困惑,當「她」不斷提出質疑的時候,父母就認為美月是個「奇怪」的小孩。
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偏見與惡意,都是來得悄無聲息、理所應當的。這才是最可怕的。
性別到底該如何區分?為什麼要有性別之分?女性的外表擁有男人的心,男性的外表擁有女人的心,透過X、Y性染色體來區別生理男性與生理女性這能理解,但什麼又是「男人的心」與「女人的心」?故事中對於美月的描述特別到位。美月自小就有對於身為女人還是男人的困惑,讓「她」不斷追尋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她」看見父母因為自己的「奇怪」而心軟妥協,嘗試扮演一個「標準的女人」,「她」和橄欖球隊員中尾相戀,後來「她」甚至結婚生子,努力扮演大家期望的樣子,可是「她」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男人。
然而,美月的初戀男友中尾卻說:「美月和我在一起時,實實在在是個女人。」中尾描述美月的內心世界,或許「她」自己都不曾真真了解自己,他認為美月是獨特的,若是把男人比喻成黑色的石頭,把女人比喻為白色石頭,每個人心裡的那塊石頭或多或少都會黑白參雜,即使是個所謂的「真正男子漢」,內心那塊石頭也會有些許白色成分,只是95%黑和5%白的比例問題罷了。而中尾認為,美月的那塊石頭是灰色的,50%黑與50%白,這讓美月在性別認同上漂浮不定,「她」同時是男人也是女人。

莫比烏斯帶的正面和反面

《單戀》還有一段對於男人和女人的比喻特別有意思。故事中一直在尋找消失的美月,橄欖球隊的老友哲朗和須貝去到一家跨性別酒吧,而老闆相川和他們說:「男人和女人就像是莫比烏斯帶的正面和反面。」
「如果是普通的紙,反面永遠是反面,正面永遠是正面,正反面不會有交集,但莫比烏斯帶就不一樣了,以為是沿著正面一直走,結果就走到了反面。也就是說,正面和反面產生了交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這條莫比烏斯帶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男人,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女人,而且每個人的莫比烏斯帶並不是一條而已。普通的人有一部分是男人,其他部分是女人。你內心也應該有不少女人的部分。即使是跨性別者,每個人的情況也都不一樣,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和別人一樣。這張照片上的人,也無法簡單地說她的身體是女人,內心是男人,就像我一樣。」

哀傷卻美好的結局

《單戀》的結局我也特別喜歡。讀到最後,關於殺人犯的真相已經不重要了,而是藏在社會陰暗角落裡,那些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衍伸出的「交換戶籍」案例。結局很哀傷,卻也美好。美月從性別認同中解脫,她擁有過一段真摯的愛情,純粹而炙熱,「她」以為這世界上沒有人理解自己,其實有一個人,單戀著「她」十多年。這段單戀最終有了圓滿的結局。
現在大家還看書嗎?不是電子書,也不是有聲書,而是觸摸到紙本書那種扎實觸感的閱讀。是枝裕和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說:「書店人員的推薦書會放在這裡的入口(書店),我喜歡這樣的推薦。上網買書就沒有這種感覺。網站總是會給你推一些『猜你喜歡』的書,這讓我覺得很煩。」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實體書店和紙本書有其存在的價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