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心得│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

2023/06/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迷茫,有如路燈照在自己身上投射於地面上的陰影,形單影隻也撲朔迷離。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這本書在我看來便是作者曾彥菁試圖用自身經歷,探索「什麼是為自己而活?」的自我解答。作者自工作多年的NGO離職後,歷經失戀、摸索身心靈工作卻一再失意,最終跌跌撞撞走上自由文字工作者之路。這是一本人生自述,無私將自我的失意與失落攤在眾人面前,告訴大家,摸黑找路固然徬徨無措,但若能採取行動,嘗試往心中的微光走去,才會有機會發現那個最適合、也最讓自己感到自由與自在的工作模式。

心靈的痛,身體知道

到底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我們從小被圍繞在各種成功敘事之中,對於主流的成功樣板特質或許都能略數一二:精緻的學經歷,勇於接受挑戰加上積極進取的心,既要團隊合作又要能獨立作業,業務成果要效率與完美兼具等,無數商管課程教授無數工作策略心法,同時也要趕上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工具。我們都在急速奔跑,只為成為一個符合社會期待更好的人,彷彿不如此,我們就會喪失競爭力,無法搆上所謂「成功的及格線」,就此被社會淘汰。
但人無完人,無盡追趕的心靈壓力,終將反映在身體上。如作者云,在壓榨自己時,只有身體真誠捍衛,回應心中真切的渴望。透過各種生理上的痛,告訴你,請停下來。我過往曾在一次趕文件的過程中,感到左肩不適,但眼見幾天後要赴展會支援,拚死提早交卷。後來在展場搬東西時,突然一陣劇痛,左肩便再也沒有好過。無論復健、吃藥都無效,甚至逐漸蔓延至胸口悶痛,直至我離職,才緩和下來。但隨著我進入下個職場,再次將自己逼往極限,這次已不再只是肌肉痛那麼簡單,失眠、早醒、焦慮、面頰起疹隨之而來,直到我完成自己心裡設定的成績時,再次放下,我整整昏睡了近一個星期,像是顆耗盡的鋰電池,無論怎麼充電,都已無法充滿,而這也是我為何選擇暫時休業的原因。

待業不是空白,而是留給讓自己跟上的餘裕

有時在汲汲營營的忙碌中,反而聽不清自己內心的聲音。作者提到,世界變動得太快,若只焦慮著要跟上,卻無自己的方向與目標,那只是放任自己的能量亂竄,既無法得到理想中安定的人生,也離快樂越來越遠。一切請從覺察自己的「不舒服」開始,這樣才不會在追求職涯的道路上,好不容易逃出了一個牢籠後,卻又開始選擇下一個被迫要進入的牢籠。
待業是一段緩衝,空出自己,才能迎接更多可能。作者建議5個安心待業的方法:
  1. 釐清焦慮來源:叩問你所擔憂的焦慮源,是出自社會集體焦慮,還是主流價值觀約束?試問自己是否真認同這些想法,釐清自己的內心期待,才不會被社會價值牽著走。
  2. 估算待業存糧:經濟因素是許多人對待業感到踟躕的最大恐懼,事先盤點資源能為自己設定好探索期限,提高對於自我生活狀況的掌握程度。
  3. 告知家人計畫:家人可能出於擔心會勸阻你的待業計畫,但若讓他們知道你的規畫,知道你是有備而來,或許就能降低他們的反對力量。
  4. 階段轉換模式:若不習慣一下面臨7天空白,可階段性實施,例如透過接案或part-time,工作4天、探索3天之類,在有收入之餘,保有彈性,降低自己的不安感。
  5. 讓世界邀請你:向親友透漏目前你擁有彈性時間及想嘗試的領域,若有相關資源或活動可告訴你,無意中或許能幫助你打開新的機會之門。
作者提到,待業是停下來,等等那個真實自由的自己,因為它被急快的腳步,落在半路上。這意味,若只是埋頭拼命的勇往直前,我們永遠等不到那個自己,甚至將永遠失去它。所以,若人們能做好安心待業的準備,或許給自己一點耐心,回望那個真實的自我,然後等待時機伸手接住它。

忠於自己的靈魂,發掘自己的生命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的迷茫來自於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有其意義?我們無法解答這個問題,不能確定工作的價值所在,所以茫然無措。作者建議,要為自己找到一個心安理得、心甘情願的位置,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事物奮戰到底,而這個事物,就是自己的生命意義。
作者在本書提到的生命意義,跟《發現你的天職》所闡述的概念相當雷同,那就是必須發掘自己喜歡、擅長、能賺錢、對世界有益的事情。作者強調,我們有時在職場上感到不快樂,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或不夠堅強,反而正是因為太努力迎合社會,所以失去對自我生命的掌控權而感到沮喪。不要一味「反求諸己」,我們必須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環境,讓缺點轉化為優點,才能在不折損自己原本樣貌的情況下發揮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運作方式,有時候只是我們不適合某種職場的形狀,硬要將自己鑲嵌進某種職場模型中,削足適履自然是鮮血淋漓。
除了發揮原有樣貌,「喜歡」的力量是強大的。喜歡本身成為理由,它就是一種天賦,因為人們面對喜歡的事物,就會比別人多了行動、創造及鑽研的動力。因此回歸問題本質,作者認為,實踐生命的意義,最終還是要突破自我心魔。在我們找到熱愛的事物後,必須學習如何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提起溝通的勇氣,並建立自己的自信。

勇氣,並非事先儲存才得以出發,而是漸漸自旅途中生長

選擇為自己而活,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人生變數無盡,永遠不會有準備完好的一天,只能踏上旅途後,面對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等機緣,在顛簸中摸索邁向下一步的石頭,最終走出自己的小徑。作者提到,做熱愛的事不是就此便高枕無憂,真實狀況是,大家工作一樣辛苦,這些人只是選擇了一種自己甘願承受的疲憊。
每當面對工作消磨時,我總會想起作家吳曉樂曾經在臉書上PO的一篇文章〈來賓請掌聲鼓勵〉。
「我們很少把『放棄不合身的人事』列在人生的履歷表上,非得積極地成就什麼才算數,不是這樣的……若現在你想放棄一雙娉婷但割腳的鞋子,你不是非得找到另一雙也同等娉婷的鞋子的。你可以先打赤腳,感受一下從地面傳回的力道是否對勁。說不準你赤腳一陣,長出厚繭,原本割腳的鞋子也服氣順從了。」
「一個人停止繼續消耗辜負自己……那獨自的寂靜,實則震耳欲聾。」
「我只渴望一件事:所有磨損到此為止。」
若你感到在工作中,已無力前進,或許先慢下來吧。至少先停止消耗自己,讓被磨損的靈魂有時間結痂復原。就像《俗女養成記》的陳嘉玲,在最終擁抱自己,好好地對自己說:「對不起,謝謝你,還有我愛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1會員
61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