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聽到每一張唱片』,這種波赫士巴別塔圖書館式的幻想,使得這趟旅程,使得這本書成為可能。在全球化把每個人的耳朵變成差不多的樣子的時候,在全球化的另一條路上,靠著網路資訊、廉價航空、青年旅館,去尋找不同的歌不同的人們,把那些原本散落在各個城市的唱片,各式各樣的記憶與故事,終於地,全部聚集起來。」──林易澄(節錄自書末推薦文)
1.
我翻譯的都築響一《圈外編輯》,賣得似乎比我預期好非常多,七月又要再版了。剛出的時候,有些人認為內容放到現在太理想化了。意思就是,不能作為操作手冊,嵌不進現在的市場邏輯。沒有實用性。
不過我想真正在乎那本書的人,大概不會介意它無法提供一個「在大眾市場上保證帶來效益」的心法。他們關心的會是,透過都築響一那樣的觀看方式和行動才能接觸到的世界礦藏。
而小龍這本《早操》稱為礦藏索引之一,應該當之無愧吧。
2.
可能是因為地域?階級?世代?總之上一代聽到我們出國聽表演,大多感到不可思議。不知道他們聽到小龍的行徑會不會需要收驚。
2016年,小龍隻身踏上歐洲,進行九十五天的唱片行之旅,足跡遍及倫敦、伯明罕、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柏林、萊比錫、華沙、克拉科夫、巴塞隆納、里斯本、波多、巴黎等城市──除了美術館或音樂人相關聖地巡禮之外,他只去唱片行買唱片。對,不是去拍個照、合個照,推薦大家有機會也去拍個照,而是買了八、九十天的唱片。回國後,他又花了六年的時間撰寫、整理這段經歷,到今年編輯成書已是第七年。
它本質上是旅行散文,雖不是「看不懂圍棋也能享受的《棋靈王》」,卻也不是深入評介每一個樂團、每一張唱片的系統性文章。它是音樂完全滲入生命後的所浮出的斑紋(畸形的成分可能比美多一點):吃早餐,逛唱片行,找到已知想要的片或透過試聽認識特定類型音樂的新的一角,不斷反覆,最後再把旅程中接觸到的歌曲的歌詞節譯出來、附上唱片照,讓本書讀者快速感受到音樂人的世界觀,進而產生聆聽的念頭。
把書中出現的這些名字寫到交友軟體自介上只會在你四周築起一道牆,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不過你如果至今還會在房間裡與音樂獨處,還想追求陌生的聆聽經驗,《早操》必能帶你到最遠的地方。
3.
牆,似乎也適合當作社群網站時代前的音樂部落格的隱喻。有一天你不小心踢到幾塊磚塊,抬頭一看,一整面牆已經砌在那裡了。(小龍用的建材是Swans、Felt、戶川純、White Heaven、dip、割礼等等……)你在還搞不清楚狀況的第一瞬間,就能確知自己到了一個新天地,被激發出濃烈的興趣。
現在回頭看,我近十年來為Mangasick寫的文章也不過是暗自希望在另類漫畫的領域搭建出類似的裝置吧。只是沒料到後來的網路生態,甚至可說是科技造就的身體覺知的變化,使得「牆」幾乎無足輕重了。你可以穿過一切,不在任何地方停留,也不讓任何事物停留在你內部。
不過至少(希望這麼說不會太犬儒),當「停留」也成為一般人獵奇的體驗時,相信《早操》還是能為他們模擬出層次無比豐富的,曾經存在於地球上的追碟人生。那也就值得了。
|作者簡介|
龍冠志(小龍)Ken Lung
ken73820.blogspot.com
|書籍規格|
尺寸:A5
頁數:430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