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音樂使人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從小沒有立定志向,即便成就了許多豐功偉業仍然認為自己的一生沒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坂本龍一,在《音樂使人自由》這本書的終曲時訴說:「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猶如每個人偶爾會有的想法一樣,我也一直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


從幼兒園便開始作曲的坂本龍一自述從小便是鑰匙及電視兒童,因為幼兒園規定全班都必須輪流彈奏鋼琴,於是在大約三、四歲的時候首次接觸了鋼琴,也讓坂本龍一與音樂結下了緣分,而作曲則是幼兒園的作業,這對於語言詞彙尚且不足的孩童而言,要包辦詞曲的任務確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但也因此獲得了人生一項特別的體驗,並且從旁人的鼓勵中嚐到喜悅的滋味。


然而,有真正學習過音樂的人都能理解到練琴的過程中需要付出多少的金錢與心力,也肯定在成長的過程中萌生想嘗試其他事物的心情,而坂本龍一則是在國中時期選擇了打籃球之後意識到自己真心熱愛音樂,這也讓我聯想到許多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專心一意練琴,而刻意壓抑孩子其他的興趣,其實這並不能讓孩子激發學習的熱忱,不如讓孩子多體驗及嘗試,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興趣,而不是依照父母的期望依循著鋪設好的道路前進。


從坂本龍一學習音樂到成為國際知名的作曲家的過程來看,我認為不只是音樂讓人自由,而是投入音樂的過程若是保持心胸敞開,自然可以海納許多音樂類型,進而讓自己懂得欣賞更多人的音樂作品,也為自己開展出更多元的音樂之路。


啟蒙坂本龍一的雖然是古典音樂,但他也熱愛披頭四的音樂,甚至民族音樂、電子音樂也都有所涉獵,也曾經創作童謠歌曲,也欣賞禪學融入美國前衛音樂的曲風。其實坂本龍一接觸的還不僅止於音樂,他也曾經當過演員以及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從事社會運動的人士,很活躍地在許多領域展現他的熱情與才能。


坂本龍一的的生平歲月與創作音樂的經歷豈止是他謙稱的微不足道,反倒是可以感受到音樂的感召力足以讓人終其一生無怨無悔地傾注心力去投入,因而讓更多人在音樂中得到感動與釋放。



avatar-img
208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前在職場的生活,鄰座的同事總是很喜歡在假期過後問我:「妳前兩天有去哪裡玩嗎?」或是有連假或休假的時候,更會不斷地追問我有沒有去哪裡出遊,接著還會被要求提供詳細的旅遊行程給她參考。 有鑒於職場的文化好似只要出遊就必須要帶伴手禮的不成文規定,我在工作多年後逐漸開始認知到「低調」的必要性。怎麼
一名日本女演員打破世人對於身材的刻板印象,從日本發跡揚名國際,還奪得了奧斯卡金像獎,這位被譽為「陽光小姐」的女子看似人生勝利組,但重新回溯她過往的人生卻是時空背景之下悲歡離合的最佳寫照。 作者吉田修一以故鄉「長崎」為歷史背景做創作的發想,以第三者的角度緩緩倒敘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原來看似達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若要問我至今騎乘過的動物有哪一種讓我印象深刻?我一定會回答是:「大象。」 那年是大學畢業的盛夏,幾個同學約好一同前往泰國旅遊,即便當年的記憶已經模糊,但騎乘在大象身上難以言喻的驚恐感受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也為可憐的大象淪為人類牟利的工具感到悲傷,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不經思考就任人安排騎乘大象
網際網絡時代的崛起,雖然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便利,但也使我們鬱悶於心的牢騷與批判輕易地透過指尖轉化為文字傳遞出去。我們批判時事現象,亦怨嘆自己的人生際遇,偶爾在他人的痛苦經歷中得到撫慰,卻始終很難真正感到滿足而得到心靈自由。 愛倫姐在新書《誰都希望從一而終,但是也得饒過自己》中告訴我們培
從沒想過十年前與家人一同前往高雄光榮碼頭欣賞黃色小鴨的畫面,可以在十年後又重現一次,而且這次是各自攜家帶眷,實在非常期待看見兩隻黃色小鴨在嶄新的高雄風貌之下如何閃耀光芒並療癒我們的心靈。 就在我每天看著許多高雄的鄉親分享著黃色小鴨的照片欣羨不已之時,意外地發現了早在幾年前竟然有出版一本關於
以前在職場的生活,鄰座的同事總是很喜歡在假期過後問我:「妳前兩天有去哪裡玩嗎?」或是有連假或休假的時候,更會不斷地追問我有沒有去哪裡出遊,接著還會被要求提供詳細的旅遊行程給她參考。 有鑒於職場的文化好似只要出遊就必須要帶伴手禮的不成文規定,我在工作多年後逐漸開始認知到「低調」的必要性。怎麼
一名日本女演員打破世人對於身材的刻板印象,從日本發跡揚名國際,還奪得了奧斯卡金像獎,這位被譽為「陽光小姐」的女子看似人生勝利組,但重新回溯她過往的人生卻是時空背景之下悲歡離合的最佳寫照。 作者吉田修一以故鄉「長崎」為歷史背景做創作的發想,以第三者的角度緩緩倒敘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原來看似達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若要問我至今騎乘過的動物有哪一種讓我印象深刻?我一定會回答是:「大象。」 那年是大學畢業的盛夏,幾個同學約好一同前往泰國旅遊,即便當年的記憶已經模糊,但騎乘在大象身上難以言喻的驚恐感受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也為可憐的大象淪為人類牟利的工具感到悲傷,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不經思考就任人安排騎乘大象
網際網絡時代的崛起,雖然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便利,但也使我們鬱悶於心的牢騷與批判輕易地透過指尖轉化為文字傳遞出去。我們批判時事現象,亦怨嘆自己的人生際遇,偶爾在他人的痛苦經歷中得到撫慰,卻始終很難真正感到滿足而得到心靈自由。 愛倫姐在新書《誰都希望從一而終,但是也得饒過自己》中告訴我們培
從沒想過十年前與家人一同前往高雄光榮碼頭欣賞黃色小鴨的畫面,可以在十年後又重現一次,而且這次是各自攜家帶眷,實在非常期待看見兩隻黃色小鴨在嶄新的高雄風貌之下如何閃耀光芒並療癒我們的心靈。 就在我每天看著許多高雄的鄉親分享著黃色小鴨的照片欣羨不已之時,意外地發現了早在幾年前竟然有出版一本關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池水如鏡,在幽黑裡,漣漪著細碎的粼光。微細的風穿過笙的管壁,成為綿長恆定的嗡鳴,間雜著金屬清脆似鈴的敲擊,紙頁纖維的摩擦;持笙的吹奏女子束起長髮、身覆著黑色長袍像一道翳影,她步伐極緩、極緩地,足尖涉水而行。
這本書是去(112)年8月到華山的紅氣球書屋買的: https://www.huashan1914.com/w/huashan1914/CustomShops_23032713301582086 那時有電影演員與配樂家坂本龍一的展覽: https://www.facebook.com/medi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阪本龍一是一位叛逆的音樂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配樂作品。除了音樂,他還涉略哲學、電影、日本能劇、裝置藝術等各種領域。即使在生病期間,阪本龍一仍然投身於他熱愛的工作中,直到最後一刻。這本書是他精彩一生的總結。
Thumbnail
上個月獨自坐在飛往馬來西亞的航機中,看著坐位前方電視機上的娛樂節目表,無意中發現有坂本龍一的紀錄片Opus,這是他最後一場演奏會,由他的兒子導演。沒有考慮就開始看,全片是黑白色調,坂本龍一瘦削的身軀,如竹般修長纖幼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有力的彈奏。一首接一首樂曲,全片幾乎沒有說話,只是中後段坂本龍一說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某日晚上,匆匆的趕上晚場第一場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其實就是一場用電影方式紀錄並呈現個人獨奏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癌症而無法再舉辦音樂會的坂本龍一先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一場人生最後的音樂會。 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重症的音樂控。 每天都離不開聽音樂,而且範圍廣
Thumbnail
本文描述作者對樂壇巨匠坂本龍一的感覺,透過他多年來演繹為人熟識的作品展示坂本龍一的轉變,用年青時的激情與生命後期恬淡的詮釋作出對比。
Thumbnail
音樂大師的曲調,像是在訴說著故事,不一定是愛,也不一定是戀,那胸口的情緒,隨著音樂,或娓娓,或傾洩,似有話要說……
Thumbnail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池水如鏡,在幽黑裡,漣漪著細碎的粼光。微細的風穿過笙的管壁,成為綿長恆定的嗡鳴,間雜著金屬清脆似鈴的敲擊,紙頁纖維的摩擦;持笙的吹奏女子束起長髮、身覆著黑色長袍像一道翳影,她步伐極緩、極緩地,足尖涉水而行。
這本書是去(112)年8月到華山的紅氣球書屋買的: https://www.huashan1914.com/w/huashan1914/CustomShops_23032713301582086 那時有電影演員與配樂家坂本龍一的展覽: https://www.facebook.com/medi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阪本龍一是一位叛逆的音樂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配樂作品。除了音樂,他還涉略哲學、電影、日本能劇、裝置藝術等各種領域。即使在生病期間,阪本龍一仍然投身於他熱愛的工作中,直到最後一刻。這本書是他精彩一生的總結。
Thumbnail
上個月獨自坐在飛往馬來西亞的航機中,看著坐位前方電視機上的娛樂節目表,無意中發現有坂本龍一的紀錄片Opus,這是他最後一場演奏會,由他的兒子導演。沒有考慮就開始看,全片是黑白色調,坂本龍一瘦削的身軀,如竹般修長纖幼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有力的彈奏。一首接一首樂曲,全片幾乎沒有說話,只是中後段坂本龍一說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某日晚上,匆匆的趕上晚場第一場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其實就是一場用電影方式紀錄並呈現個人獨奏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癌症而無法再舉辦音樂會的坂本龍一先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一場人生最後的音樂會。 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重症的音樂控。 每天都離不開聽音樂,而且範圍廣
Thumbnail
本文描述作者對樂壇巨匠坂本龍一的感覺,透過他多年來演繹為人熟識的作品展示坂本龍一的轉變,用年青時的激情與生命後期恬淡的詮釋作出對比。
Thumbnail
音樂大師的曲調,像是在訴說著故事,不一定是愛,也不一定是戀,那胸口的情緒,隨著音樂,或娓娓,或傾洩,似有話要說……
Thumbnail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