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剛進氣象局時,曾聽聞氣象老前輩描述在新中橫公路尚未開通前上玉山北峰值勤時的辛苦:
第1天先到「阿里山」過夜,隔日改搭材車,經「特富野」到「鹿林」後,開始徒步經「塔塔加」到「排雲」過夜,才能再上到北峰氣象站!


另一條則由東埔經關高、八通關大草原再上玉山北峰,也是要耗掉2天的登山路程!


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鐵道由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分出兩條支線,一為『塔山線(或稱眠月線)』向左,往眠月(石猴)而去。


另一為『水山線』則向右,經水山巨木附近,穿出新中橫公路,往「特富野」方向;
後來又從「自忠」分出東埔線往「塔塔加」,然後在「新高口」分出『石山線』。(參照第2張圖)


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飲用水則取自於「鹿林前山」下的瀑布,由自來水公司沿著原先阿里山林場鐵路的『石山線』拆除鐵軌後的路基鋪設水管引水,而被稱為「石山引水道」。


「石山引水道」的入口處在阿里山公路(台18線)約99.5公里(日治時期的「新高口」)「鹿林山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木牌後方,相當容易尋找!



「石山引水道」前段先沿著左側「石山」腰繞前行,兩旁為高聳、優美的人造柳杉林,坡度和緩、景觀多變,處處可見水管橋和引水設施,是名副其實的水管路步道。



過了大約1公里後右側景觀變為開闊,層層的山巒疊起,更有座相當顯著、尖聳,像小型金字塔的山峰如影隨形的在引水道右側不時出現,這座即為海拔約2760公尺的「石水山」!


據說冬天時整座山頭還會被槭黃楓紅染上繽紛的美麗色彩呢!


後半段的引水道較為多變,有崩塌地、隧道、古老矮橋墩和十多座水管鐵橋,有種像是必須解鎖「關卡」後才能通關的小小刺激……。





「鹿林前山」瀑布即深藏在「博博猶溪」上游,瀑布高度不高,僅約5公尺左右;腹地不大,能容留的人數有限。


加上此處為水源區,建議遊客分批在潭邊拍照後即離開,不宜在瀑布溪水邊歇腳飲食!


「石山引水道」海拔高度約2350公尺,單程約3.5公里,需原路折返,適宜安排為約3~4小時來回的輕鬆走行程。



更多的照片請參閱"2021 石山引水道"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