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總是趕早不趕晚,於是清晨3點起床、3點半用早餐,4點摸黑出發。
在黯黑中先陡降近百公尺來到雲稜山莊舊址,然後就開始逐漸爬升。幸好這段路況還都在松針地毯中平穩前進,直到東方逐漸泛白!



天光漸亮,迎面而來的不再是鬆軟松針地毯,而是猙獰的奇岩怪石與交錯亂竄的根枝樹幹!



我們只能暫時縮起拐杖、手腳併用,費力的在亂石堆中尋找落腳點,想辦法把自己送到更高一點的石塊上。


松樹林梢中,尖銳正三角形的「中央尖山」不時伴著松風嘲笑這群汗如雨下的痴漢;排名百岳32名的「巴巴山」也不時露出輕蔑的笑容在一旁附和著!

終於…,在7點之前我們克服了亂石堆與樹幹叢的考驗,來到審馬陣山登山口(15.8K),在第一道陽光鼓舞下,登上此行第1座百岳:審馬陣山!


接下來,即將進入又曬又熱、又令人期待的「審馬陣大草原」!



「審馬陣大草原」:
是近2.5公里長的箭竹緩坡,正前方是還隱藏在豔陽陰影下的「南湖北山」,右側草原下則是較少人拜訪的「審馬陣山屋」及黑水塘。



右前方依稀5道起伏的山形就是惡名昭彰的五岩峰。


五岩峰後方獨特帝王之尊的就是「南湖大山」,與其後方像小跟班的「巴巴山」以及「中央尖山」!
往後回望,酒桶狀的大霸尖山一路往西延伸到第2高峰的雪山、369山莊、聖稜線在此盡入眼臉!


繼續往南方遠眺,合歡主峰、合歡東峰、奇萊主峰、奇萊北峰也一一入鏡,鏡頭一調近,合歡山松雪樓、滑雪山莊似乎就在舉手可及之處!


走完審馬陣草原,迎面而來的是葉面具有鐵銹色的南湖杜鵑:一簇簇、一團團佈滿整個山坡……可以想見當杜鵑花開時的盛況與美景!


「南湖杜鵑」:
為圈谷主要的木本植物,因葉子背面布滿鐵鏽色細毛,又別名「銹毛杜鵑」,是一種只分佈在中央山脈東側附近的臺灣特有種杜鵑。



主要分布地點以南湖大山的圈谷至審馬陣一帶為主;花季為每年四五月,花苞成粉紅色而開花後略成白色,花季短暫且時間不易掌控。
「南湖北山」是蘭陽溪的源頭,也是此行的第2顆百岳!


環景四周,臺灣東北角的人文盡入眼底,難得的視野、也是難得的視覺饗宴!
下了「南湖北山」,迎面而來的是…看似起伏不高的幾座裸露岩壁!


原來,這就是惡名昭彰的「五岩峰」!
左側(東方)是風化、崩落的斷崖,右側(西方)則滿佈杜鵑灌叢的陡降斜坡。而步道就這麼不識相的沿著5座岩壁,設鐵鍊、綁繩索的……硬是逼你乖乖的翻越!


翻過第1座,以為最辛苦的已過;沒想到迎面而來的卻是更陡峭、更光溜,真叫人意志全消!



幸好,在岩峰之間總有許多被冰雪雕塑的玉山圓柏……似巨龍頭,又似長毛象,總能在志消之際喚起一絲驚喜!



終於,翻越最後一座岩峰。橫亙在眼前的,就是魂繫夢牽的「南湖圈谷」!
然而,最後這一段風化嚴重、細沙碎石、陡降易滑的770公尺,也是今天最不能掉以輕心的步道……!



「南湖圈谷」:
海拔高度約為3,500公尺,是臺灣高山冰河圈谷地形中最具代表性的地點。
從「南湖山屋」往南湖主峰方向,就可望見典型的U型冰河切割地形。



「南湖山屋」(21K)就位於圈谷的中心,站在山屋外舉目四望,盡是風化而夾雜少許冰磧的碎石。部分石縫中則雜生了生命力旺盛的小草,或零星佈著幾株玉山圓柏和南湖杜鵑。



了玉山圓柏和南湖杜鵑外,圈谷裡另一種盛名遠播的就是「南湖柳葉菜」,只在夏季綻放出只屬於南湖圈谷的點點紫紅。(只可惜龍頭分辨不出來…)
至於另一種只在南湖出現的冰河孑遺生物、一級保育類動物:「南湖山椒魚」更是無緣得見!



四周的高山擋住了強風勁雨,在圈谷中會讓人有「世外桃源」的寧靜感:藍天白雲輕拂稍嫌疲憊的肌膚、柔密的草叢以露珠安慰你的雙腳……。


在這裡,慢慢的呼吸與悠然的放空,最美好的生命就值得在此慢慢地享受…….也難怪有人稱南湖圈谷為「上帝遺落的珍珠」!
第2天總計花費 9 小時,步行 9.3 公里,總爬升高度為 1395 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