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病房交響曲 第三樂章之二🌏希望之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病房裡是很難睡得著的,不但陪病的人難以安眠,連整天都倒臥在床上的病人也不易入睡,最想睡的,恐怕是連連熬大夜班的「護理師」了吧!

病房的四人中,有一位陪病家屬,就在走廊上聽到隱約的對話:「樓上新來的 A1先生每天都抱怨自己在病房裡睡不著,其實我聽到過他超級大,像雷聲一樣大的鼾聲⋯⋯」「沒錯,我那位重聽的老太太也是;明明睡得很熟,還向我討安眠藥吃,真奇怪!⋯⋯那位太太還說,他全家都是⋯⋯」

那位「包打聽」不好意思停留太久,於是回到只剩下三人的健保房,並和已經熬夜多日的少年聊了起來。

「我阿姨是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進的病房,也許因為面子的關係,她總不習慣戴著呼吸器睡覺,血氧濃度過低的結果,導致她常常睡覺出怪聲,做惡夢,呼吸不順⋯⋯。」

少年聽了之後想到,他也常常在夜間聽到「爸爸」的奇怪呼吸聲,有時像引擎快熄火的聲音,有時又像是無病呻吟的低音重奏,最可怕的是中間的休止符好像畫錯了似的,竟然會出現四小節以上,恐怖的消音階段。逼得他往往要半夜起身,用手掌實測一下老人家的呼吸,是否真的順暢。「駭!」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樂聲,原來,這間醫院有一個傳統:會播放一首他們口中的「希望之歌」,來提醒即將進入大夜的醫護人員們要打起精神,做好清潔消毒與換班的「超級任務」!

在每一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首代表"希望"或自我盼望的樂曲,我今天首先要播放的是:史麥塔納的"莫爾道河"。(本國捷克語:Vltava,德語:Moldau)

"史麥塔納"利用聲音來繪製地圖,描繪出這條起源自舒馬瓦山並且流入波西米亞平原。這條莫爾道河有兩個主要源流(e小調),其中之一溫和而急促(小提琴演奏),而另一條冷靜平緩(長笛演奏)。匯流後穿過森林後,看到美麗的風景(法國號演奏),正在舉辦農夫的婚禮(G大調,中板)。

《約翰·帕海貝爾卡農》是德國作曲家約翰·帕海貝爾最著名的作品,來自他的《D大調卡農與吉格,為3把小提琴與通奏低音而作》(德語: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因為它是最著名的卡農樂曲,有時也常以「卡農」代指。卡農(Canon)代表一種曲式。字義是「輪唱」;吉格(Gigue)則是「舞曲」。D大調卡農作於1680年,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原版由三個小提琴演奏,並以大鍵琴和大提琴及魯特琴伴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19 字、12 則留言,僅發佈於音樂小詩的夢想家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88會員
145內容數
HI!新朋舊友,舊雨新知,你們好 歡迎大家一起在宇宙的星空相見*_*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s Tac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打麻將最怕的是三缺一,在醫院裡可不會!那個高護士一進來就往老伯那兒走去,用她有些乾澀卻很流利的台語警告他:「阿伯,你愛閣疼一蓋喔!」因為半夜清醒的阿伯奮力起身自行「走向」廁所 🚽 蹲了許久出來之後,竟是一手鮮血,快嚇昏的少年趕緊將他推給早班護士。原本要來將「呼嚕呼嚕」轉到另一個病房
說到阿伯的「問題」血壓,就很奇特了,和他的心情很像,起起伏伏的,前一天量可以高到180,90;第二天卻可以低到98,84,讓人懷疑血壓計是不是壞了。 昨天晚上還見人愛理不理,愛吃不吃的,今天一大早4點半,就突然起身,用很大的聲響把半邊床柱放下,向少年要早餐吃.....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突然很想看這個經典電影,於是搜尋了一下,沒有較完整的電影鏡頭,卻意外地找到了一個電影上映25週年的紀念片段。這些片段已經無法讓我回憶起整個電影了,不過,看完之後內心仍有許多感動。我相信”鐵達尼號沈船事件”可以讓影視界多次重複拍攝,必有他值得探究的地方,就好比一本紅樓夢小說,能讓人.
我發覺自己應該和許多人一樣,很難開始這篇文章......因為101這個數字吧!看似很高,再遙望天際,看到更廣闊的未來,與更多.更多巨大的屋頂。 不過,看到5/14這個日期(以前本來沒有任何感覺,但是自從有人告訴我:"有意思"這個詞之後,就覺得特別的"有意思")......
上天大概聽到我努力高這麼久的心聲,昨天的一封來信讓我自斷一臂,在蓋「101大樓」之前來個非廣告:五月我來來回回檢視數次都只看到三位小數的廣告收入,讓自己很想放棄繼續贏得廣告「金幣」...... 直到昨天半睡半醒的點開格主來的訊息(心裡的os還停留在......這個月的愛心數累超近40,瀏覽量也不少,
首先要謝謝一直以來陪伴我的作家讀者們,沒有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心推進,這段孤獨創作的天路歷程真的是寸步難行,如今的我近"百"情怯,以這篇自己早期的作品,替代原來想要給你們的 "九十九朵玫瑰"其一--不歸的路 人生是一條不歸的路......
打麻將最怕的是三缺一,在醫院裡可不會!那個高護士一進來就往老伯那兒走去,用她有些乾澀卻很流利的台語警告他:「阿伯,你愛閣疼一蓋喔!」因為半夜清醒的阿伯奮力起身自行「走向」廁所 🚽 蹲了許久出來之後,竟是一手鮮血,快嚇昏的少年趕緊將他推給早班護士。原本要來將「呼嚕呼嚕」轉到另一個病房
說到阿伯的「問題」血壓,就很奇特了,和他的心情很像,起起伏伏的,前一天量可以高到180,90;第二天卻可以低到98,84,讓人懷疑血壓計是不是壞了。 昨天晚上還見人愛理不理,愛吃不吃的,今天一大早4點半,就突然起身,用很大的聲響把半邊床柱放下,向少年要早餐吃.....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突然很想看這個經典電影,於是搜尋了一下,沒有較完整的電影鏡頭,卻意外地找到了一個電影上映25週年的紀念片段。這些片段已經無法讓我回憶起整個電影了,不過,看完之後內心仍有許多感動。我相信”鐵達尼號沈船事件”可以讓影視界多次重複拍攝,必有他值得探究的地方,就好比一本紅樓夢小說,能讓人.
我發覺自己應該和許多人一樣,很難開始這篇文章......因為101這個數字吧!看似很高,再遙望天際,看到更廣闊的未來,與更多.更多巨大的屋頂。 不過,看到5/14這個日期(以前本來沒有任何感覺,但是自從有人告訴我:"有意思"這個詞之後,就覺得特別的"有意思")......
上天大概聽到我努力高這麼久的心聲,昨天的一封來信讓我自斷一臂,在蓋「101大樓」之前來個非廣告:五月我來來回回檢視數次都只看到三位小數的廣告收入,讓自己很想放棄繼續贏得廣告「金幣」...... 直到昨天半睡半醒的點開格主來的訊息(心裡的os還停留在......這個月的愛心數累超近40,瀏覽量也不少,
首先要謝謝一直以來陪伴我的作家讀者們,沒有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心推進,這段孤獨創作的天路歷程真的是寸步難行,如今的我近"百"情怯,以這篇自己早期的作品,替代原來想要給你們的 "九十九朵玫瑰"其一--不歸的路 人生是一條不歸的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望向窗外,火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跑,彷彿一條被點燃的鞭炮引線。如果就這樣衝進海裡,應該會在海中引爆吧,像水鴛鴦那樣。
情歌當然是寫給情人的,恐怕是大家對「情歌」的共識吧?透過歌曲旋律和動人歌詞,將最深刻的情感對深愛的人唱出來,不論思念或愛慕,牽掛或哀憐,經常都是情歌必備的要素。 但若說,為孩子唱首歌,這樣也算是情歌嗎?對孩子的期望與鼓舞,甚至捧在心上呵護的心情,當然也是世間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歌,誰說不是情歌呢?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鹿洐人要開始去漫遊了。 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不是還算新的樂團? 想好好記錄聽鹿洐人的音樂感受,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整張專輯裡面每首都像是主打的喜歡。 先講兩首很有故事性的歌,《鹽酥雞》是關於一個不是媽媽卻像媽媽的伴侶,月底送來算奢侈的鹽酥雞的故事。《爛笑話》是有關在想辦法湊齊房租的日子裡,隔壁住著犯
同時經歷生命關卡的陳昇與蕭言中,選擇用熟悉的幽默來面對,也用歌聲向關心的朋友們宣告,歌還要繼續唱下去,他們沒有被疾病打倒。一如多年來合唱過的歌,既是隨性浪漫,也是情感濃厚,縱使有一天他們老得再也唱不動,那些或奔放或低吟的歌曲,也將永留歌迷的心中。
望向窗外,火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跑,彷彿一條被點燃的鞭炮引線。如果就這樣衝進海裡,應該會在海中引爆吧,像水鴛鴦那樣。
情歌當然是寫給情人的,恐怕是大家對「情歌」的共識吧?透過歌曲旋律和動人歌詞,將最深刻的情感對深愛的人唱出來,不論思念或愛慕,牽掛或哀憐,經常都是情歌必備的要素。 但若說,為孩子唱首歌,這樣也算是情歌嗎?對孩子的期望與鼓舞,甚至捧在心上呵護的心情,當然也是世間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歌,誰說不是情歌呢?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鹿洐人要開始去漫遊了。 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不是還算新的樂團? 想好好記錄聽鹿洐人的音樂感受,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整張專輯裡面每首都像是主打的喜歡。 先講兩首很有故事性的歌,《鹽酥雞》是關於一個不是媽媽卻像媽媽的伴侶,月底送來算奢侈的鹽酥雞的故事。《爛笑話》是有關在想辦法湊齊房租的日子裡,隔壁住著犯
同時經歷生命關卡的陳昇與蕭言中,選擇用熟悉的幽默來面對,也用歌聲向關心的朋友們宣告,歌還要繼續唱下去,他們沒有被疾病打倒。一如多年來合唱過的歌,既是隨性浪漫,也是情感濃厚,縱使有一天他們老得再也唱不動,那些或奔放或低吟的歌曲,也將永留歌迷的心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熾熱的夏季夜晚,蟬鳴聲接連不斷,用他們熾熱的歌聲演奏著安眠曲,在歌聲的引領下,逐漸走入夢鄉,那原本是個舒服的夜晚。忽然!一陣打呼聲劃破了久違的寧靜,那瞬間,接二連三的打呼聲開始襲擊我的耳朵,也逐漸把我從夢境中拖出。 被拖回的心情肯定是不好受的,於是我再次躺下,想找到進入夢中的路,走著走著已經看到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Thumbnail
護理征途漫無涯,終日奔忙醫院中。 那日尋常廊道裡,忽聞仙音嫋嫋風。 悠揚如泣攝心魄,循聲徑至榻前逢。 年輕女子面含愁,訴道越歌情意濃。 屏息靜聽心沉醉,喧囂塵世頓悟空。 此後每每過此地,駐足聆聽神意融。 歌聲蕩滌疲憊去,壓力消散心輕鬆。 無奈病勢日加劇,身軀漸弱意無窮。 依舊執著歌未
Thumbnail
20240323 今天是進加護病房後的第二個週六。一早看到父親時依舊在深沉的睡眠中。旁邊的洗腎透析與呼吸器機台的聲音,伴隨著我們準備的平板所播放的古典樂充斥在病房之中。形成了一種突兀卻又和諧的氛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每次當我聽到這段熟悉的旋律響起,我的心情就會變得十分的高亢,對明天充滿了希望,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盼,這首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是一首華語流行公益歌曲,是模仿美國「群星為公益而唱」的形式,因為當時發生許多的社會案件
今天沒有使用紀錄鼾聲APP, 而是寫了幾段小說文字後,便躺在床上聽Bach(巴哈)的音樂入睡。 在YouTube聽了那首歌,心情異常的平靜; 我跟喜好古典音樂的朋友Key分享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 她說很少年輕人喜歡Bach但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很愛。 我問她為什麼?是因為旋律很慢嗎?
Thumbnail
急診室內各種聲音交錯, 機器嗡鳴生, 小孩哭叫聲, 老人嘆息聲, 媽媽怒罵聲, 年輕人默默流淚聲, 也有檢查出來沒有大問題的驚喜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熾熱的夏季夜晚,蟬鳴聲接連不斷,用他們熾熱的歌聲演奏著安眠曲,在歌聲的引領下,逐漸走入夢鄉,那原本是個舒服的夜晚。忽然!一陣打呼聲劃破了久違的寧靜,那瞬間,接二連三的打呼聲開始襲擊我的耳朵,也逐漸把我從夢境中拖出。 被拖回的心情肯定是不好受的,於是我再次躺下,想找到進入夢中的路,走著走著已經看到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Thumbnail
護理征途漫無涯,終日奔忙醫院中。 那日尋常廊道裡,忽聞仙音嫋嫋風。 悠揚如泣攝心魄,循聲徑至榻前逢。 年輕女子面含愁,訴道越歌情意濃。 屏息靜聽心沉醉,喧囂塵世頓悟空。 此後每每過此地,駐足聆聽神意融。 歌聲蕩滌疲憊去,壓力消散心輕鬆。 無奈病勢日加劇,身軀漸弱意無窮。 依舊執著歌未
Thumbnail
20240323 今天是進加護病房後的第二個週六。一早看到父親時依舊在深沉的睡眠中。旁邊的洗腎透析與呼吸器機台的聲音,伴隨著我們準備的平板所播放的古典樂充斥在病房之中。形成了一種突兀卻又和諧的氛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每次當我聽到這段熟悉的旋律響起,我的心情就會變得十分的高亢,對明天充滿了希望,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盼,這首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是一首華語流行公益歌曲,是模仿美國「群星為公益而唱」的形式,因為當時發生許多的社會案件
今天沒有使用紀錄鼾聲APP, 而是寫了幾段小說文字後,便躺在床上聽Bach(巴哈)的音樂入睡。 在YouTube聽了那首歌,心情異常的平靜; 我跟喜好古典音樂的朋友Key分享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 她說很少年輕人喜歡Bach但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很愛。 我問她為什麼?是因為旋律很慢嗎?
Thumbnail
急診室內各種聲音交錯, 機器嗡鳴生, 小孩哭叫聲, 老人嘆息聲, 媽媽怒罵聲, 年輕人默默流淚聲, 也有檢查出來沒有大問題的驚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