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集《人與類人的n種狀態》Story 1 《一個人的城市》第19章 居委會在幹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第19章 居委會在幹什麼
社區的物業,也不是吃飽了撐得,蓄意要餓死居民,所以禁止團購。應該還是居委會傳達了政府“物體會傳病毒、不能增加陽性”的指示吧。商住公寓的物業,根本不管住戶有沒有出門下樓,估計也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居委會天天給他們下指示。街鎮政府指揮物業公司,總是不順手的。
他很想知道疫情中,居委會都幹了什麼,工作人員要忙到天天睡辦公室。不過S作為一個非黨員、非體制內的人,去當志願者,都沒有資格跟居委會的人一起組織核酸,只能去搬東西,跟居委會的人不熟,自然也不能跟他多說說居委會的工作。還不如在微博上搜一搜。
他就拿“上海 居委會”當關鍵字,在微博上搜。
翻了一會兒,看到一個4月10號發的長文,作者說自己是一個在居委工作了4年的社區工作者,是居民區黨支部的組織委員,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是公安民警的妻子,參與了從3月18日至今的防疫工作,然後崩潰了。
那篇文章說,她所在的社區,7000多人,居委會只有9個人。3月18日開始第一輪48小時內測兩次核酸。組織居民做核酸,就要很長時間,結束了,還要匯總核對,還要研究怎麼改進更安全、更有效,第一天只睡了2個小時。3月19日,第二次核酸就比第一次有秩序多了。晚上又要匯總資料,但還是很開心,以為圓滿完成任務。
沒想到,這一輪全員核酸做完,馬上又來一輪,從此每天差不多只能睡3、4小時。到3月30日之前,已經做了7輪核酸。前幾次核酸,整個社區都是全陰的,然而到了28日就有人核酸異常,30日覆核確認陽性,第一批陽性封控樓就有3棟。在30號那天,一個有確認陽性的樓道的業主打了2次電話,罵居委會助紂為虐、罔顧性命,詛咒居委所有人,都得癌症,全家死光。
從3月18日開始,社區就要求封控、做核酸,然後上級不停下令再次全員核酸,同時封控時間不斷延長。他想,但凡期間,社區居民自由過一天,大家出去過,有了陽性就說不清是在哪裡感染的,怎麼敢歸罪於居委會呢。只有大家都關在家裡,唯一接觸到的外來者就是核酸採樣的大白,唯一的聚眾就是做核酸,罵居委會才會合理。一個社區,前2次核酸是全陰的,為什麼要封起來、為什麼要反復做核酸,那個街鎮的領導,腦子進水了吧。哦,不過考慮到中國現在主流的認識,封起來是為了怕你們被外面的人感染、封起來包裹特別多物品會傳毒,該街鎮領導腦子裡進的水,也就是平均水準,並沒有特別多。
這位社工不分日夜工作,每天只睡3、4小時,還要被咒全家死光,自然大受打擊。她對全員核酸有些懷疑,但又說,我不對上級決定的全員核酸篩查作任何評價,畢竟那肯定是市里、區裡領導和疾控專家研究出來的,一定比我這個門外漢專業。
她自己所在的樓棟就有陽性,陽性樓要封控,於是她也被封在樓裡,屬地化辦工,召集志願者分本樓物資,陪醫生給本樓逐戶做核酸,和志願者一起收本樓垃圾。被封在家之後,才知道線上買菜不易,之前在居委會連軸轉,不太回家,居委會一日三餐都有人送盒飯來,不受封控的影響。老公也一直在單位,家裡只有老人和兩個孩子,沒有囤多少物資。被關在樓裡,陽性又不轉運走,沒人知道後面會如何,不知道封控期限,沒有明確政策,她跟其他人一樣恐慌。政府發的物資,4口人吃了2天就沒了,線上搶不到菜,就開始加入團購,有居委聯繫的大型企業開的保供團,也有社區業主自己組的私團。
社區裡陽性越來越多,又滯留著沒有被接走,她分不清是陽性居家隔離、下水道氣溶膠傳播導致的,還是團購物資導致的,但不團購不行,人要吃飯。反正陽性日益增加,居委會和物業都團滅了,全部隔離。垃圾都沒有人來處理,後來聯繫到了市政接管,才解決了垃圾清運問題。
直接讓她崩潰的原因,是無力感。沒有資源,資訊滯後,工作陷於被動,有心使不上力。
她自己樓裡第一個陽性家庭,一家三口,夫妻都陽了,但孩子是陰性。轉運車輛只拉陽性人員,陰性不拉,夫妻倆想讓居住在另一個社區的婆婆進來。雙方居委會協調了半天,那邊把老人運過來,在居委會裡睡了一夜,等轉運車把小夫妻兩個接走,然後房間消殺,才能讓老人進門。而小夫妻兩個被轉運去了一個公寓,條件還算可以。這件事情算順利解決了。
第二個陽性家庭呢,一家四口,先是一個孩子陽性了,因為孩子5歲,根據政策可以申請居家隔離。然而在家裡待著,第二個孩子也開始有症狀。來社區做核酸的,變成了外地大白,不肯進入陽性樓採樣,所以家長為此焦急不已。
到了他們居家隔離的第七天,居委書記說現在轉運陽性的運力變充足了,可以讓這一家去集中隔離。她也覺得集中隔離對這一家更好,會有定期核酸檢測,而且上一次轉運走的小夫妻兩個就去了條件還行的地方,這家還帶著兩個孩子,也會轉運到條件比較好的公寓或者酒店。她就這麼跟那家人說,那家人就同意了去集中隔離。
2天后,她接到那家的女主人哭訴,他們的隔離點在工地上,還在動工,到處都是揚塵。夫妻帶著兩個孩子,住在一個像集裝箱的房間裡,沒有廁紙,盒飯也是憑管理人員的心情送來,吃了上頓盼不來下頓。過去2天了,也沒有醫生來做核酸。昨天還有人打架,沒人管。放飯時,管理人員說再有人鬧事,我就不給你們發飯。他們一家害怕死了,打電話給浦東疾控中心,疾控說沒辦法,只能向上級彙報,讓他們聯繫居委,讓居委會用車接他們回家居家隔離。
她覺得自己好心辦了壞事。宣傳上說隔離點醫護力量齊全,要求對陽性應收盡收。她信了,就被騙了,還一起騙了這家人。但她不能開車出去把人接回來,只能打鎮裡的求助電話,打了3天打不通,居委會書記向上級黨委反映這事,然後就毫無回音。
居委會沒有資訊,沒有權力,沒法調配核酸、轉運、隔離點、醫院、商家的資源,只有操勞,只有累倒病倒,只有無休止的等待,只有居民發出的你們毫無作為、屁事都解決不了的怒火和謾駡。能不崩潰?
居委會的人也不能開車出門,倒有不奇怪。當時發通告的時候,就說公共交通和計程車、網約車,全部都停。疫情防控、緊急就醫、生活保障等車輛,經各區政府或各行業主管部門認定核實後通行,其餘車輛非必要不上路。看後來微博上大家的發言,應該是汽車必須有政府發的通行證才能上路,不然被交警抓到就完蛋。居委會的人沒法給車搞到通行證,何況就算有,最容易弄到的通行證應該是生活保障類的,應該也不能運送陽性病患。至於,居委會上報給上級黨委,那就是報給街道了,一個街道管轄的人可能有十萬以上,怎麼會理睬這麼一點小事。那家人又不是要死在隔離點了,別人在那裡住得,他們就住不得?
因為文章裡提到了浦東疾控中心,各區的病例應該首先由各區自己收治,安排不了的才會市級統籌,所以這個社區在浦東。
他很想看看這篇文章的作者,平時還發些什麼東西。也許能發現她住的社區叫什麼名字,房價幾何。不幸的是,這篇文是用圖片形式發的,發佈者是一個人在安徽的婦科醫生,這分明是轉載蹭熱點的,也找不到原作者名字的浮水印。
那篇長文的名字,叫《抗疫記》。他猜,這文可能不出自微博,而是出自微信。又在微信上搜索,真的找到了一個公眾號發了這篇長文,然而,那個公眾號,歷史文章全是講金融的,《原油暴跌,多頭反攻來了》《2022基金如何買》之類的。
這篇東西,就算是這裡首發的,作者最多也是這個公眾號管理者認識的一個人罷了。
找不到作者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就沒有什麼可扒的。
不過也對,她丈夫是員警,自己是社工。上海在居委會工作的社工,是政府公開招聘、經考試錄用,由財政發工資的。全家都吃財政飯,她應該有這點體制內的常識吧:怎麼能批評上級呢?一旦要批評上級,必須百分之百匿名。
他就感覺這位社工姐姐,還有被騙去工地隔離點的那一家人,都沒有意識到身邊最便捷靈敏的資訊收集和安全測試工具,就是微博。他這些天,花了很多時間跟S聊天,手機顯示,使用微博的日平均時間,已經變成了1小時零5分,以前至少是2小時以上。
就這樣,他還看到了很多身在上海的人,抱怨隔離點有多可怕。她們要是在微博上隨便看看,何至於那麼天真,相信隔離點不錯。
有的隔離點,在多年前被撤銷學校的郊區校舍,病人送去後,管理人員人手不足,物資調配也慢,水都沒有及時提供,發一點食物立刻引發了哄搶,在和平年代的大城市,重現了叢林風采。有的隔離點,是大型場館改造的,數千張床在同一個空間,晝夜燈火通明,晚上很難入睡,廁所不能沖水,屎山屎海,洗臉尚要排隊,更沒有地方洗澡,有女生抱怨在這裡待半個月肯定逃不了尿道感染和陰道炎。也有的隔離點,是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活動板房,就跟這篇長文裡說的差不多,是工地,一邊建一邊就收人,廁所都沒有上下水,被子也沒有人發,大家瘋搶,送來的盒飯有時候冷了,有時候還是餿的。
清明節前,他看到就是這樣。現在七八天過去了,好像還是這樣的。昨天他還看見微博上有人說,自己朋友是醫護,奉命去支援方艙。第一天,變電箱跳閘、樓層停電,沒有飲用水。過了幾天,樓上廁所堵塞,屎從天降,就在出入口上面一直往下漏。換防護服的更衣室裡,紫外線燈一直開著不准關,含氯消毒液噴完鞋底和衣服,還要對臉噴。醫護都成傷患了。
方艙一塌糊塗,有些是該做的沒做,有些又是做得太過了。
上海方艙狀況之差,甚至把著名編劇六六的媽媽,嚇出了心臟病。六六媽媽75歲,沒有打疫苗,在家陽性了,過了幾天,已經自行轉陰,但居委會天天說要她送去方艙。她已經聽說過了方艙環境有多惡劣,被居委會嚇了幾次,心臟病發作。非常時期,打120也沒有醫院可接收,還好弄來了硝酸甘油。居委會還要給她打電話,非送她去方艙不可。六六安慰她,你要認命啊,你一輩子本來也沒有過自主選擇權,上山下鄉,被領導介紹嫁人。要接受命運。方艙也不會比集中營更差。
別人把六六最近發在朋友圈的話,截圖貼到微博上來,可不是為了聲援六六,是為了嘲笑這位著名編劇。畢竟貼圖的下一半,就是六六自己在2020年的發言。2020年,她受官方之命,去武漢搜集素材,參與抗疫宣傳劇的編劇工作,彼時寫文章可是說,中國防疫如何如何好,美國飛中國的機票12萬人民幣一張,跟世界末日的方舟票價可有一比。“你在中國,就是中彩票了!”如今怎麼不說中彩票了?
他又繼續在微博上搜“上海 居委會”。又找到一個人,在4月10日,發了一個黃浦區老城廂基層工作者口述,轉發才200多。轉發裡,有人說,老城廂老齡化極高,能達到44%以上,居委會沒有什麼人手,志願者都是高齡老人,太難辦了。
根據文中那位元黃浦老城廂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口述,因為陽性者沒法被轉走,那裡的狀態已經接近人道主義危機。
那邊房子,都沒有獨立的廁所或者廚房,是幾家人公用的,或者房子裡沒有廚房、廁所,在外面。根本不可能把陽性者封在家裡不出來,而且居委也沒有專業的消殺人員和設備,所以居民都很恐慌,覺得周圍空氣裡都是病毒,開門關門都是風險,甚至拒絕出門做核酸。
居委會還在儘量讓陽性者不出門,所以要給人家送現成能吃的食物,但是很難搞到,現在我們連自己的早飯也不吃了,也送過去,但還是遠遠不夠。
他看到這裡就忍不住想,看來居委會一日三餐,都有現成的東西吃,應該是一種標配。街上的各種店鋪都關門了,但每個街道應該指定了幾家餐廳、速食店、麵包店作為保供企業,要求他們繼續開工,供應街道辦事處和全部居委會工作人員的一日三餐。他那個在上海郊區當公務員的同學,以前說起過,他們有時候週末去為區裡的公務員、事業單位面試當工作人員,早上7點到,早飯發麵包、蛋糕和牛奶,中飯訂盒飯。區裡人事、財務等等大培訓,時間是一天,一定會發飯票。盒飯和飯票這些,基本都是同一家速食店。蛋糕麵包,基本也是出自同一家麵包店。可見政府手裡,也不是沒有一些長期合作、深得信任的餐飲企業。如果居委會工作人員沒得像樣的早飯,麵包蛋糕之類的,只是各自在家弄個菜泡飯吃了,應該也說不出來把早飯送人這種話吧。居委會再怎麼叫苦,說自己沒資源,至少有盒飯,有麵包。上海普通居民,不知道有多少在挨餓。
他又繼續看。
陽性者和密接,如果有急病,要叫120,很難,就算來了,120也要求必須有人陪同。居委會覺得很難辦。
這裡說得語焉不詳。他猜想那邊是有不少獨居的老人,或者兩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本來如果一家人住在一起,要陽遲早一起陽,陪自己父母去醫院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老人是一個人住,或者老伴身體也很差,當不了跑腿的,那麼就得另外找一個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跟著120去醫院,居委會工作人員本來也沒有幾個人,經不起這種損耗,鄰居裡也沒有那麼多自告奮勇的人,當然很難辦。
陽性者不運走,又要天天叫居民做核酸、做抗原。做核酸安排又特別混亂,通知時間早,人很晚才到。昨天做核酸,晚上6點開始,做到半夜還做不完。居民對做核酸很抗拒,都不肯出來,只能我們帶著醫生上門去做,速度更慢了。醫生尚且是一批一批的,可以休息,居委會工作人員要全程跟著,帶路、幫忙掃碼,沒得休息。
人手不夠,沒有年輕的志願者。搬貨也是居委會社工在做。居民日夜不停地打電話,問陽性的人什麼時候送走,問為什麼要不停地做核酸做抗原,問其他各種事情。110、12345,各種求助熱線,只要解決不了就對求助人說,你們找居委會。最後什麼問題都找居委會,居委會也解決不了。已經有工作人員不想來上班了。
我們這種老的社區,沒事還能勉強維持,出了這種事就千瘡百孔。現在的關鍵,就是要把陽性的人運出去,不然一切空談。
口述者說,我不接受採訪,我也沒有空接受採訪,反正我就說一下我這裡的情況,不想接受採訪。我現在對任何官媒也好、自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更別提境外媒體,都沒有任何信任度和好感,媒體不要過來。
他點開發這個長文的帳號名字,跳到Ta的主頁。自我介紹裡,性別男,頭像是一個鉛筆素描的男性頭像,似乎並不是什麼名人或者動漫角色,地址填了上海靜安區。粉絲數56,關注356。平常發的東西,主要是轉發幸運錦鯉、抽獎、國際體育賽事,幾乎不發什麼原創內容。2013年之前會發一些出去吃飯的食物照片,或者旅行時的風景。照片拍得不怎麼樣。2011年開始使用微博,是一個11年的老用戶了。
他翻了一通,沒有發現自拍照片,也沒有發現關於工作和家庭的細節,沒啥有趣的內容。
一個無聊的普通人。
這個普通人的帳號,在一天之後,4月11日晚上,又發了一條,說剛剛得知這位元基層工作者已經抗原陽性了。
之前那條轉發還有200多,這條更慘,轉發只有3。
果然如那位口述者所願,這個傳播量,並不會造成什麼輿論,應該也不會吸引什麼媒體過來。
那位自己陽了也好,至少可以在家休息。
為什麼住戶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完全不宜居家隔離的社區,陽性的人不轉運走呢?因為上海市沒有那麼多方艙。
為什麼上海沒有那麼多方艙呢?因為上面要求全部陽性都運走,集中隔離。甚至對於密接人員,也要集中隔離。因為要全部收,有幾十萬人。那麼多方艙,又不是一句話就能變出來的。
所以最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最需要把陽性病患轉運走的社區,不能把陽性病患轉運走。
美國經濟學家湯瑪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曾經有句話說:經濟學的第一課是稀缺性,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願望。而政治學的第一課,則是無視經濟學的第一課。
資源如何配置,才能更有效率?不,中國的領導,才不需要關心和瞭解這種事情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147內容數
旅居南半球的小說作者,寫奇幻小說和現實主義小說。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3084443974 Amazon 作者中心: https://amazon.com/author/xubai_y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虛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18章 被拋棄者得自由 4月10日周日的長談之後,S 沉默了一天,整個週一,沒有給他發資訊和打電話。 說一個人的政治傾向,是偏左還是偏右,其實是需要參照系的。同一個人,在英國是中間派,去了美國可能發現,自己得算左派,來了中國可能發現,自己得算右派。當然,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區域,整體氛圍也會有很大區別
第17章 兩條道路 4月10日是周日。上午11點多,他在PAK'nSAVE買一周的食物,S給他發了一篇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標題叫《上海防疫 背後的國本之爭》。 他當時推著超市的小車,當然沒法細看。回到家,他一邊煮著雞胸肉,一邊看這篇公眾號文章。是昨天4月9日發的。巨長巨長的,感覺超過一萬字了。 全文很
第16章 如何擁有控制感 S當志願者的那幾天,情緒似乎比較穩定。 每天早起。戴上口罩去居委會報到,領防護服。在穿上防護服之前,還有一些時間,夠志願者們互相加微信、交流各種八卦。 他和S說好,如果S晚上8點之前回到家,就給他打電話。如果8點還沒有消息,S說,你就別等了。搬到晚上12點,也是有的。總不讓
第15章 清明與青團 4月4日,週一。昨天淩晨,已經轉成冬令時了,現在這裡只比中國快4個小時。 上午,他一邊上班,一邊收到S發來的語音資訊。 唉,早上又是6點半,大喇叭在外面大喊,居民朋友們,做核酸啦!做核酸啦!希望順順利利,下午能輪到我們單元吧。 昨天,應該是昨天吧,孫副總理到上海來了。2020年
第14章 醫生與反賊 4月3日,周日。 他睡懶覺到11點才起來。中午懶得做飯,叫外賣。下午,S 用微信給他打語音電話。 他問,你又沒洗頭、沒刮鬍子? 打電話就好好打電話,不要心猿意馬的。S說。 其實,不視頻也好。他看不見S,S也看不見他,他正好可以聽著S的聲音,隨便心猿意馬,S也不會發現。 S說,今
第13章 無限續杯的封城 3月28日,週一。 早上,他起床,一邊刷牙一邊刷微博,才發現幾個小時前上海人都經歷了什麼。浦東沒有封控的社區,人們傾巢出動,在深沉夜色中,沖去超市、菜場,搶購食物。有些已經封了的社區,居委會放人出去2個小時,有的社區更人性點,放3個小時。反正都是卡著一個時間點,過了線,你們
第18章 被拋棄者得自由 4月10日周日的長談之後,S 沉默了一天,整個週一,沒有給他發資訊和打電話。 說一個人的政治傾向,是偏左還是偏右,其實是需要參照系的。同一個人,在英國是中間派,去了美國可能發現,自己得算左派,來了中國可能發現,自己得算右派。當然,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區域,整體氛圍也會有很大區別
第17章 兩條道路 4月10日是周日。上午11點多,他在PAK'nSAVE買一周的食物,S給他發了一篇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標題叫《上海防疫 背後的國本之爭》。 他當時推著超市的小車,當然沒法細看。回到家,他一邊煮著雞胸肉,一邊看這篇公眾號文章。是昨天4月9日發的。巨長巨長的,感覺超過一萬字了。 全文很
第16章 如何擁有控制感 S當志願者的那幾天,情緒似乎比較穩定。 每天早起。戴上口罩去居委會報到,領防護服。在穿上防護服之前,還有一些時間,夠志願者們互相加微信、交流各種八卦。 他和S說好,如果S晚上8點之前回到家,就給他打電話。如果8點還沒有消息,S說,你就別等了。搬到晚上12點,也是有的。總不讓
第15章 清明與青團 4月4日,週一。昨天淩晨,已經轉成冬令時了,現在這裡只比中國快4個小時。 上午,他一邊上班,一邊收到S發來的語音資訊。 唉,早上又是6點半,大喇叭在外面大喊,居民朋友們,做核酸啦!做核酸啦!希望順順利利,下午能輪到我們單元吧。 昨天,應該是昨天吧,孫副總理到上海來了。2020年
第14章 醫生與反賊 4月3日,周日。 他睡懶覺到11點才起來。中午懶得做飯,叫外賣。下午,S 用微信給他打語音電話。 他問,你又沒洗頭、沒刮鬍子? 打電話就好好打電話,不要心猿意馬的。S說。 其實,不視頻也好。他看不見S,S也看不見他,他正好可以聽著S的聲音,隨便心猿意馬,S也不會發現。 S說,今
第13章 無限續杯的封城 3月28日,週一。 早上,他起床,一邊刷牙一邊刷微博,才發現幾個小時前上海人都經歷了什麼。浦東沒有封控的社區,人們傾巢出動,在深沉夜色中,沖去超市、菜場,搶購食物。有些已經封了的社區,居委會放人出去2個小時,有的社區更人性點,放3個小時。反正都是卡著一個時間點,過了線,你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以前才做了短暫3個月的保全,但還是認為有一些觀念是我們需要知道並體諒的。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停車格被暫停,心裡暗譙連連,甚不開心。店門口被佔停,馬上報警,最好拖吊大隊一起來。家門口老是被鄰居佔了一半曬棉被,祈求百坨鳥屎從天而降。如果我們的地盤被臨時佔用,心會不悅,覺得不被尊重,覺得吃了虧,覺得少一塊肉。其實,如果不覺得自己被佔便宜,不覺得吃虧,身上的肉半斤沒掉,只要心不生是非,就不會心懷惡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哐當,哐當....停了一會後,又是哐當,哐当,寂靜的夜被雜訊劃破。 這是上海封城的第十天,當然按他們說的這不是封城,人們只能按著他們的說法等待“研判”的結果。 但這結果究竟是什麼,人們無從得知,人們只知道家中的米袋子是一天天的矮了,冰箱裡不再被蔬菜填滿。   他爬起來看了看手機,發現剛剛淩晨3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描述了主委、管理員及住戶之間的衝突和問題。故事圍繞著住處、前任主委以及新主委的行為所引起的問題,以及隔壁搬來的人家對樓上陽臺的問題。整個故事圍繞著情緒和生活中的小插曲展開。故事中有許多對話、想法和情緒的表達,並且描述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波動和感受。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以前才做了短暫3個月的保全,但還是認為有一些觀念是我們需要知道並體諒的。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停車格被暫停,心裡暗譙連連,甚不開心。店門口被佔停,馬上報警,最好拖吊大隊一起來。家門口老是被鄰居佔了一半曬棉被,祈求百坨鳥屎從天而降。如果我們的地盤被臨時佔用,心會不悅,覺得不被尊重,覺得吃了虧,覺得少一塊肉。其實,如果不覺得自己被佔便宜,不覺得吃虧,身上的肉半斤沒掉,只要心不生是非,就不會心懷惡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哐當,哐當....停了一會後,又是哐當,哐当,寂靜的夜被雜訊劃破。 這是上海封城的第十天,當然按他們說的這不是封城,人們只能按著他們的說法等待“研判”的結果。 但這結果究竟是什麼,人們無從得知,人們只知道家中的米袋子是一天天的矮了,冰箱裡不再被蔬菜填滿。   他爬起來看了看手機,發現剛剛淩晨3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描述了主委、管理員及住戶之間的衝突和問題。故事圍繞著住處、前任主委以及新主委的行為所引起的問題,以及隔壁搬來的人家對樓上陽臺的問題。整個故事圍繞著情緒和生活中的小插曲展開。故事中有許多對話、想法和情緒的表達,並且描述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波動和感受。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