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錄:
人生如擲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
保持彈性
股市與人生都沒有標準答案
努力一直以來都是基本條件而已
窮極一生追求不存在的標準答案
其實用了別人的答案,也未必能獲得自己要的人生
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算不出人性的瘋狂,牛頓
投資常與人性對作
勇敢地跳出大多數人直覺的框架去思考
從他們的身上映照出自己腦中的一些錯誤的認知
擁有彈性和持續努力
把興趣當飯吃是可行的
投入更多時間專研我一直很有興趣的投資
雖然賠錢出場,但因此見證到歷史事件
在市場中打滾也帶來無數的樂趣
努力的人比較幸運
本金,報酬率,時間
事實上階級複製是不爭的事實
時間是複利的好朋友,而複利是你的好朋友
維持健康的習慣和飲食
IKEA策略,人會放大自己的重要性,總覺得花力氣組裝的家具比較好
毛利越高的公司問往往競爭力越強
終身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2017年全美前500大企業的平均壽命低於20年
預計到2027年這些數字會到12年左右
跌多的股票一去不回頭的風險,在未來恐怕更高
產業變化加速,更迭週期縮短
大者趨於更大
別跟股票談戀愛,要記得當初放手的風險考量
你要相信當時自己為什麼這麼做
大腦拜神,好讓我們放過自己
人在兩種情況下會傾向相信宗教,疑惑與壓力
拜神信仰其實是一種心理需求
金錢是容易讓人變質的魔鬼
人生是無限賽局,千萬不要貪圖快錢
每一次挫敗就要睜大眼睛,記下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長久下來會慢慢戰勝壓力與疑惑
穿上最多人穿的球衣也正代表,我不僅是我,而是我們
單一觀念,單一策略,未必能永遠闖蕩江湖
多聽不中聽的話不會讓你少一塊肉,但少聽到幾次逆耳忠言,就會讓你少很多肉
要擺脫同溫層舒服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新的同溫層,而且不需要跳脫本來的舒適圈
借同溫層擺脫同溫層
把績效最好的投資人,都當成你的同溫層
新的思想之所以難以被接受,並不是因為是新思想太過複雜,而是和舊思想不一致,凱恩斯
唯一阻礙學習的是曾經受過的教育,愛因斯坦
人心是喜新厭舊,人類的大腦卻是喜舊厭新
他們是我的英雄,對我來說這很不容易
不要抗拒變化
要避免一意孤行最好的方式很簡單,看見新的路,聽見新的消息,特別是與你投資完全背道而馳時,請一定要訓練自己,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而非一笑置之或嗤之以鼻
對於相仿意見,我們應該懷疑,更應該動腦去驗證,好得出自己的結論
窮人想賭博翻身,富人想保本成長
那些靠運氣贏來的,都會憑實力輸回去
教育讓聰明人多長了點智慧,卻增加了蠢人的危險性,塔雷伯
找四個醫生問診(別只相信一個人)
明白有極限,才能無極限
學習方式是雜學派,什麼都學
還有什麼是我沒看見的
分散投資是為了保護無知,但對於知道自己該在幹嘛的人,沒什麼意義
加工食品與知識
吃原型食物
13F報告(看第一手資訊而非人為加工後的媒體資訊)
勇於修正自己過去的價值觀
重點往往不是我們看見了什麼,而是我沒看見的是什麼
不重壓,分批投入,看錯認輸
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但要永遠保持謙卑
成功的人保持樂觀,保有耐心,承擔風險
財報特別看
重業績指引(Guidance)和催化劑(Catalyst)
一家企業過去做了什麼很重要,但未來要做什麼更是重要
一個人的過往可以有歷史成就定義,但未來就是有動機和能力決定
樂觀不是坐著等到世界往更好的方向走,而是動手實踐耕耘
每年15 %的獲利就很好了,慢慢來才好
金融規矩問問不吃虧
規矩是給不聞不問的人看的
而隨著手腕變粗,談判的力道也會直線上升
其實很多事情和規矩都是可以談的
破產法,破產沒關係
不要深信,學會質疑
每一種投資學可能都不完美
自信會隨著知識量,經驗逐步累積
當心知識與經驗詛咒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無限
銷售產品時,先問對方需求
我們怎麼能覺得某一種「好」,會適合所有人
投資前先認清自己是誰
我們真的認識自己能承擔風險的能力嗎
用對帳單檢視自己
強調自己是要長期持有,但打開對帳單一看,才發現自己竟是頻繁進出市場
自己的對帳單,大概一季半年左右審視一次即可
股市可以讓你認識自己
投資市場上是照妖鏡,也像公道伯
好的壞的,優點缺點,
其實都隱藏不了,只要時間夠久
往往就是不斷認清自己,並願意不斷修正自己的人
沒有夢想的股票,我不會優先持有
本益比P/E
DCF 現金流折算法(成長股)
我們要習慣失敗,科技的創新和研發就是伴隨失敗
你若不敢承受失敗就根本成不了大事
台灣的教育就是很難培養出創新人才(因為害怕失敗)
股價便宜,下檔有限
未經驗證的商業模式(成長股)
改變世界是門生意
我怎麼想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市場怎麼想
當今的投資主流看重的是未來的利潤,以及這些企業顛覆並改變未來世界的能力
成長股的策略一定要分散風險
投資10家公司有,有一兩家出頭天就夠了
1家100%,10家有2間300%
千萬別跟勢頭對做
新手跟老手,信心極限的兩端
獨立思考不代表貿然行事
莫非定律,任何可能會出錯的事情,都會出錯
熔斷機制,當日標普500指數下跌殺七%
無法判斷股市最低點,他股價已經夠便宜了,可以買一些,但要留一些資金再進場
這不是某企業或銀行所引爆的炸彈
比較像一個短期危機
當大師遇到大跌,不會大舉賣出股票
對於諸多體質良好的企業,若恐懼則是荒唐
不喜歡持有現金,但要保持資產兩成現金
股市修正時,攤平,加碼都不建議
定期定額買市值型ETF,崩盤時請持續買進
永遠不要被市場嚇跑,彼得林區
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崩盤,但我們可以訓練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配置,確保自己永遠會留在場上,並學習這些大師面對大跌時,他們如何穩如泰山
紅酒不買超過15歐元(台幣500內)
投資談錢,不談情
Vix 恐慌指數飆高,都是股市買點
看好一個產業,大約配置三家企業股票
我們無法忍受時間被沒有產值的浪費(排隊)
預留犯錯空間給自己,我們都是會犯錯的凡人
願意不斷修正自己的整體性格
接受多元意見,持續修正自己
事前預測,事後驗證的人,都是牛鬼蛇神
炒股有的是機會,但青春年華只有一次
隨著年紀增加,你能扛的風險只會越來越小
能大鳴大放的機會,也只會越來越少
有時候真的不是我們有問題,而是環境跟我們不合
我們更應該去只下一輪骰子,試試自己在新天地的手氣
不知道下一個人生變數是什麼,但要繼續擲人生的骰子
投資是一門可以做到老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