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了小金魚的讀書會,裡面提到了如何透過一系列的專業文章,建立自己的一對一諮詢,我加入自己的想法做成筆記,首先,重要的有3點,最後才是產品。
一、你需要別人找的到你-要有一個網站
最重要最要的是你還是需要一個網站阿,沒有網站等於在網路上沒有一個家,別人無法透過google搜尋到你,這真的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情啊。你需要的是打造是一個網站,也就是大家都可以透過google搜尋的方式,進到你的網站搜尋你的文章,也進而認識你這個人或是品牌。而且多數人,如果有一個明確的疑問(或痛點)通常都是試圖用google先搜尋解答,所以當你的「網站」擁有解決方式,他就可以找得到你,當然網站也代表你的專業度,所以還是從架設網站開始吧,重要的是網站。
二、寫一夕列的專業文章
一開始不知道要寫什麼也沒有關係,從0到1開始往往都是最難的,更重要的是不用想太多,先做再說,從你有興趣的文章,也就是你平常會注意到、好奇的事情,先寫文章。也不用急,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可以參考我卡片盒筆記法這篇文章,也就是每天練習「微寫作」,大約150到200字左右,一篇文章我自己設定在1200字,所以也就是如果累積10篇「微寫作」,就會有一篇文章的基底,並且如果可以的話寫一篇微寫作要放到自己永久筆記的上下脈絡當中,也就是有相關的地方,所以筆記也是一層層的概念。
我們往往高估了自己在一個月內能達成的目標,而且低估自己在10年內能達成的目標。
每天一天一天寫,重要得是放在「微寫作」得數量,且持續寫,保持一致性,一天寫3-5個微寫作。
再來分類,把你寫的文章「分門別類」到你的網站。試圖建立幾個分類,我自己的分類應該會是「生產力」下有「環境設計」「身心健康」「情緒標記」等等。這樣分類得效果,會呈現一種你有深入研究的專業感。
你想寫的領域當中,是否有
相關書籍、電影、影集等,也可以作為素材寫進去你的系列文章。像是我很喜歡起點文化談論人及溝通,其中有一集就談論到
「串流王者」也就是,用MBTI人格測驗解釋不同主角他們思考方式、覺得好有趣很喜歡。
三、加入影片或圖卡、聲音檔
善用內容再製策略,也就是相關內容以文章的形式產出後,為了照顧更多TA,他們接受訊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在文章裡標註,150-200字左右的圖卡,這樣可以讓時間有限的觀眾,在他可以的時間去觀看相關內容,目前想到在兼職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最基底的是長文(1200字)、短文(大約150-200字左右,可以放在IG或是你的網站上面)、聲音檔也可以放到youtube的方式(以圖片方式當成封面),短文是從長文擷取出來的重點再重點。聲音檔,當然也是以長文基底,通常長文也會比較像是自己可以說的講稿口文也會比較順。
善用電子報,也就是電子報是可以取得TA最直接的聯繫管道,當自己創作出一篇文章後,可以以電子報將長文寄送出去,之後再把長文一個禮拜上架到你的個人網站,也就是如果擁有電子報的TA可以先看內容,且發表出相關的影片也記得要以電子報方式發送出去,讓收到電子郵件的TA可以回到你網站及影片上面。
固定時間發送電子報,及穩定的創作是很重要的。因為穩定會讓你的TA固定養成收看時間,就如同蝦皮每個禮拜三免運,我通常會等到禮拜三時再去購買。
Joeman也有提及,為什麼他要做節目?是因為觀眾會養成固定的時間來到頻道觀看,帶來要穩定的流量,並且可以形成「代表作」。
四、最後是產品的誕生
產品的誕生或許也是跟卡片盒筆記法提到,由下而上的概念很像,目前我的作法是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專業文章,看到或發現我可以產出什麼樣的「產品」,這樣保持著一定的開放性,不會去預設我一定要產出如何的作品。不管是你想做一對一的諮詢、線上課程、公眾演講等等,都可以。更重要的是找出你自己喜歡且符合你個性的,這樣才會做的長久,在還沒找到之前就盡情的探索吧。
我自己的個性,以榮格的理論來看應該是內傾,所以選擇文字或是影片的方式或一對一比公眾演講還來的適合,就一人公司作者保羅.賈維斯(Paul Jarvis)在書中提及,內向的領導者,雖然不擅於社交、公開演講、會議當中推展事務,但把內向個性的特點,當成是優點,並且化成助力、而非阻力,他採用相關他有利的方式線上教學、一對一、書面溝通等等,善用他得優勢,而劣勢只要不造成事情的進行就可以,看到這段話後,我也比較能夠對於自己面對公眾演講的緊張稍感釋懷一些了,更專心在於文字的創作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