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俠》:劇情與角色相輔相成的真誠之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好的電影是甚麼樣的?有的是靠主角一個人的強大氣場就能撐住整部片,比如《鋼鐵人》的小勞勃道尼,又或是《捍衛戰士2》的湯姆克魯斯;也有的是靠精心推敲的劇本串起整部片,留給演員發揮的部分反而不多,正如諾蘭導演的《星際效應》或是《天能》。

而如果一部片子,裡面的劇情和角色相輔相成,不必只靠角色猛衝、也無須靠著劇本自圓其說,那麼就算最終成果不是甚麼神作,想必也值得一個「好電影」的評價吧。

很可能是查導版DC電影宇宙最終章的《閃電俠》,雖然戲外風波不斷,但呈現出來的成果確實也無愧這最終章的稱呼。眾多老少演員的賣力演出、人物行為動機的鋪陳、複雜理論假說的通俗化,更沒有如「瑪莎梗」一樣的腦洞轉折,整個觀影過程極為舒適,就算坐在Imax第二排也沒有絲毫不耐感。

raw-image

而且,相較於戲外華納高層對相關人士的各種迷幻操作,戲內對過去拍過的各種電影系列「舊遺產」的處理極為細膩與用心:每位舊角色都得到妥善對待,出場劇情既合理又成熟,並未淪為提供爛俗笑料的背影板、或成為新角色的墊腳石。

唯一比較大的缺點,大概就是在讓一些特別角色串場時不得不使用的CGI還是顯眼了些,對於不認得這些人物的觀眾來說應該會出戲吧......但如果是認得的,應該都是沉浸在「他們真的幹了!」的驚喜中,無暇分神吧!

伊薩·米勒的兩個閃電俠

許多人看完電影後紛紛感慨「難怪華納要力保伊薩·米勒!」因為他的表演實在太精采了,可以說整部《閃電俠》如果不是伊薩來分飾二角,那就失去了存在的邏輯性。

這並不是說伊薩本人有著天王巨星般的風采,而是說經過伊薩扮演的「閃電俠」已經有了獨自的特色,而《閃電俠》的劇本正是經由這種特色而發展出來的,就像是連結不同部位的齒輪,是大是小也好、普通或昂貴也罷,但若換了一個不同形狀的,整部機器都會卡死。

伊薩的閃電俠有何特色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話癆」,接近神經質般的話癆。這特性讓他在《正義聯盟》中擔任開心果的潤滑角色(兩個版本都是),但也讓人憂心,這樣的角色能夠撐起一部電影的主演嗎?

在電影預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閃電俠」貝瑞.艾倫利用神速力超越光速回到過去,改變了母親被殺、父親含冤入獄的未來。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查導版《正義聯盟》中的成功先例給了他信心,結果這次卻出了意外,創造出了第二個貝瑞.艾倫。

貝瑞2號是在父母雙全的健全家庭中長大,結果與幼逢大變、雖話癆但其實內向尷尬的貝瑞不同,2號「進化」成為外向活潑的雙倍話癆鬼;這讓貝瑞「被迫」正視自己話癆本質的惱人程度,也使他必須擔任起「引導」2號的師傅型角色。

幼稚的是貝瑞,成熟的也是貝瑞;誤入歧途的是貝瑞,力挽狂瀾的還是貝瑞。一個演員,兩個角色,三重時空,無數種面向--伊薩的閃電俠,正正代表著整部劇的核心「平行時空的交會點」。

強悍又迷人的女超人

這年頭女力當道,好像是個女演員都要演一個「強悍的女性角色」。只不過看多了總會疑惑:為何這些「強悍的女性角色」總是如此千篇一律,演出方式總是擺一副苦大仇深、全世界欠她三百萬美金的表情?

在貝瑞改變後的這個新未來中,來到地球的並不是超人克拉克,而是女超人卡拉,而且卡拉一落地就被設計監禁不知多少年,整個瘦骨嶙峋、命垂一線。她當然會苦大仇深,她當然會覺得地球欠她三百萬氪金,她當然會豎起滿身尖刺--然後,當她願意回頭與主角團合作時,那意義的重量也才得到體現。

當這個新未來的薩德將軍舉著「讓氪星再次偉大」的大旗落地,卡拉面對這個可能是全宇宙最後一批同胞的領導者、這個推翻了一切氪星信念的軍頭,她的憤怒和絕望同時展現了出來。而且,這可是能和「大螢幕上最強破壞力」的亨利超人五五開的薩德,因此當卡拉向薩德衝鋒時,觀眾當然會為她加油、為她擔心。

看了《閃電俠》中的女超人後,才恍然驚覺,問題根本不在於女力不女力,而是在於編導到底有沒有用心對待這個角色。同樣是擺一個苦大仇深的表情,有的就是能可愛又迷人,有的就是,嗯,不迷人。

原來蝙蝠俠是能退休的嗎

有觀眾稱,《閃電俠》就是DC版本的《蜘蛛人:無家日》,因為同樣是把過去擔任過相同角色的不同演員,再度抓回來演那同一個角色。在《無家日》中,是「陶比蛛」和「加菲蛛」,在《閃電俠》中,就是「基頓蝙」(客串性質的先不討論)。

貝瑞發現這個被他改變的新未來中,蝙蝠俠只有名字還對,臉甚至年齡都對不起來;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龜縮在破落大宅裡、整日酗酒的頹廢老人,而且稱自己不再是「蝙蝠俠」。

是不是《星際大戰八》的既視感又回來了?

但驚人的轉折在後面,原來他不是幹了甚麼破事、被現實打敗、無法正視自己是個沒用老男人的事實才龜縮起來;完全相反,他已經把高譚市的治安搞定了啊!他在上個世紀就把小丑企鵝雙面人三小的全部幹掉了啊!他真的沒事可做了啊!他只能退休了啊!

噫!原來蝙蝠俠是能退休的嗎?我看過的書不多,這真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理直氣壯在過退休生活的蝙蝠俠。

比起那個拿洗手台去砸超人頭的肌肉「班蝙」,基頓蝙顯然更老、更睿智,也是他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義大利麵時空理論」,告訴貝瑞他不只改變了未來,而是創造出了新的歷史、新的時空,所以才會有完全不同的超人和蝙蝠俠出現(也非常方便拉一堆人出來客串)。

而且,很顯然基頓蝙還是能打的,雖然裝備好像很久沒保養了,但依舊是那個彷彿從驚悚片中走出來的1989年蝙蝠俠,有幾幕甚至傳神到了錯疑提姆波頓又回來執導了。

DC電影世界何去何從

在查克.史奈德、亨利.卡維爾等一眾「DC電影世界第一階段」的重要人物幾乎確定與華納「分手」後,這部《閃電俠》似乎想要將「女超人」、「老蝙蝠俠」與「閃電俠」確立為「新三巨頭」來繼續電影世界,但在伊薩連環爆出醜聞與刑事案件後,這個未來也再次黯淡無光。

說來諷刺,最近幾十年,DC電影本來就以「黑暗沉重」著稱,《沙贊2》的失敗與《黑亞當》的受挫,似乎更印證了DC就是沒辦法回去拍1978的《超人》那種「陽光」片型。結果戲裡劇情黑暗,戲外華納高層的各種鬼之操作更黑暗。

只能說印證了那句老話:DC電影世界最大的反派,就是華納兄弟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龍鳥的巢
40會員
60內容數
我是現任PTT漫吐板板主,大家都以為我愛吐槽,但其實我更想寫一些滿滿正能量的文字,去探討一個作品「好」在哪裡。
龍鳥的巢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動畫版上映後評價逆轉,本文探討其原因並非動畫改編,而是時代變遷下,作品末日絕望的基調與現實世界困境產生共鳴,最終帶給觀眾更深層次的體悟。
Thumbnail
2025/02/20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動畫版上映後評價逆轉,本文探討其原因並非動畫改編,而是時代變遷下,作品末日絕望的基調與現實世界困境產生共鳴,最終帶給觀眾更深層次的體悟。
Thumbnail
2024/01/22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2024/01/22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2023/12/10
先畫重點:新垣結衣我老婆實在太正了。 整部片的基調是以比同性戀、雙性戀更為罕見的「水性戀」為準,如果搞不清楚水性戀是甚麼東西,那也沒有關係,只要記得結衣會聽著水聲自我發電就可以了。 女主結衣和另一個男生某甲都是純粹的水性戀者,他們對「人類」-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提不起性慾,甚至提不起打交道的
Thumbnail
2023/12/10
先畫重點:新垣結衣我老婆實在太正了。 整部片的基調是以比同性戀、雙性戀更為罕見的「水性戀」為準,如果搞不清楚水性戀是甚麼東西,那也沒有關係,只要記得結衣會聽著水聲自我發電就可以了。 女主結衣和另一個男生某甲都是純粹的水性戀者,他們對「人類」-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提不起性慾,甚至提不起打交道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DC高層傳出要重啟DC宇宙之後,《The Flash(閃電俠)》與後續推出的《Aquaman and the Lost Kingdom(水行俠2)》也即將為這10年來我們所認識的「正義聯盟」劃下句點。爾後所出現的「正義聯盟」成員,也有極大的機率不會是我們所認識的演員所出演。
Thumbnail
在DC高層傳出要重啟DC宇宙之後,《The Flash(閃電俠)》與後續推出的《Aquaman and the Lost Kingdom(水行俠2)》也即將為這10年來我們所認識的「正義聯盟」劃下句點。爾後所出現的「正義聯盟」成員,也有極大的機率不會是我們所認識的演員所出演。
Thumbnail
跟《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撞題,也看似是《蜘蛛人:無家日》的孿生兄弟——但《閃電俠》做到的遠遠不止是前兩部不知節制的粉絲服務,而是把一部DC的工具電影真正化作Barry Allen的個人電影——而身為閃電俠從漫畫、電視劇以來的老粉而言,我沒有全然買單這個電影的成果。
Thumbnail
跟《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撞題,也看似是《蜘蛛人:無家日》的孿生兄弟——但《閃電俠》做到的遠遠不止是前兩部不知節制的粉絲服務,而是把一部DC的工具電影真正化作Barry Allen的個人電影——而身為閃電俠從漫畫、電視劇以來的老粉而言,我沒有全然買單這個電影的成果。
Thumbnail
好的電影是甚麼樣的?有的是靠主角一個人的強大氣場就能撐住整部片,比如《鋼鐵人》的小勞勃道尼,又或是《捍衛戰士2》的湯姆克魯斯;也有的是靠精心推敲的劇本串起整部片。而如果一部片子,裡面的劇情和角色相輔相成,不必只靠角色猛衝、也無須靠著劇本自圓其說,那麼就算最終成果不是甚麼神作,想必也值得一個「好電影」
Thumbnail
好的電影是甚麼樣的?有的是靠主角一個人的強大氣場就能撐住整部片,比如《鋼鐵人》的小勞勃道尼,又或是《捍衛戰士2》的湯姆克魯斯;也有的是靠精心推敲的劇本串起整部片。而如果一部片子,裡面的劇情和角色相輔相成,不必只靠角色猛衝、也無須靠著劇本自圓其說,那麼就算最終成果不是甚麼神作,想必也值得一個「好電影」
Thumbnail
這兩年不論是場內場外新聞都鬧的沸沸揚揚的超級英雄電影《閃電俠》終於在這星期上映了,如果有在關注影視新聞的話,應該都知道今年華納可以說是費盡心思的在「宣傳」《閃電俠》,即使放棄其他英雄電影也要盡力把《閃電俠》的光芒發揮到最大(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做法),而在今天我終於去看了《閃電俠》,終於能理解為何華納
Thumbnail
這兩年不論是場內場外新聞都鬧的沸沸揚揚的超級英雄電影《閃電俠》終於在這星期上映了,如果有在關注影視新聞的話,應該都知道今年華納可以說是費盡心思的在「宣傳」《閃電俠》,即使放棄其他英雄電影也要盡力把《閃電俠》的光芒發揮到最大(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做法),而在今天我終於去看了《閃電俠》,終於能理解為何華納
Thumbnail
“閃電俠 (2023) 帶領猩紅飛車踏上了穿越各種可能性的時空冒險。這部充滿動感的超級英雄電影由埃茲拉·米勒主演,安迪·穆斯基埃蒂執導,結合了激動人心的片段、情感深度和角色發展。探索 擴展 DC 電影宇宙,並期待在閃電俠激動人心的未來中進行交叉和合作。” 自 1940 年在 DC 漫畫中首次亮相以來
Thumbnail
“閃電俠 (2023) 帶領猩紅飛車踏上了穿越各種可能性的時空冒險。這部充滿動感的超級英雄電影由埃茲拉·米勒主演,安迪·穆斯基埃蒂執導,結合了激動人心的片段、情感深度和角色發展。探索 擴展 DC 電影宇宙,並期待在閃電俠激動人心的未來中進行交叉和合作。” 自 1940 年在 DC 漫畫中首次亮相以來
Thumbnail
還沒上映前就口碑爆棚,害我期待到請特休看早上的最早場次,所以到底有沒有這麼神? 我最近很討厭捧片、也很討厭比較、也很討厭隨意論定一部電影的高低,但我必須說閃電俠,即使不是神片也是很令人吃驚的DC作品。而我相信,同期上映的《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會有點打壓到閃電俠的價值,兩部作品蠻像的,絕對會被拿去比較
Thumbnail
還沒上映前就口碑爆棚,害我期待到請特休看早上的最早場次,所以到底有沒有這麼神? 我最近很討厭捧片、也很討厭比較、也很討厭隨意論定一部電影的高低,但我必須說閃電俠,即使不是神片也是很令人吃驚的DC作品。而我相信,同期上映的《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會有點打壓到閃電俠的價值,兩部作品蠻像的,絕對會被拿去比較
Thumbnail
這是一部既符合閃電俠,又充滿了愛的電影。 他很棒,真的很棒。 ✍️Ep.1【這不是閃點】 ✍️Ep.2【藍色是希望的顏色】 ✍️Ep.3【充滿致敬的多重宇宙】
Thumbnail
這是一部既符合閃電俠,又充滿了愛的電影。 他很棒,真的很棒。 ✍️Ep.1【這不是閃點】 ✍️Ep.2【藍色是希望的顏色】 ✍️Ep.3【充滿致敬的多重宇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