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討厭我的白色校裙!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非正式統計,香港中學的女裝夏季校服,有7成都是全白色裙,然後配上顏色腰帶再加代表學校的校徽或領帶。

我的中學正正就是其中一間用這個設計當校裙的傳統學校。穿了整整6個年頭白色校裙,我可以老實不客氣的說:「我好討厭我的白色校裙!」原因如下:

  1. 太醜了。跟本就是毫無設計可言的白色修女裙,甚至擁有掩蓋所有女孩子氣質和美貌的神奇力量。
  2. 太熱了。夏季校裙的白色布料為了令人感到涼爽,是非常薄,薄到可以透光,內衣褲的顏色一覽無遺。有見及此,學校就規定女同學必須穿底裙,結果就更焗更熱。
  3. 太易變黃了。夏天每個人都在揮灑汗水,這些汗水令原本雪白的校裙快速變黃,尤其是腋下這些尷尬位置。
  4. 太不方便了。女孩子每個月都總有幾天不方便的日子。夏天又悶又焗都算了,如果出現了特別狀況,白色底染上一片紅色真的是格外起眼。那幾天無時無刻都要戰戰兢兢,害怕背後被染紅,心理壓力真是非常大。當時經常都有女學生出現這種狀況,然後就會見到她們驚惶失措的樣子,還有男生們一面呆濟不知眼球該放哪兒的尷尬樣貌。

雖然我討厭我的校裙,但中學畢業都10年多,我依然不捨得掉了它。還記得當年畢業,到了最後穿著校裙的那天,跟本就不想除下這條又黃又舊又醜怪的裙。可能是因為這條陪伴了我6年的校裙,承載了6年中學最青春的回憶,代表了成長的一部份。一除下就代表要踏入變成大人的道路,要跳出舒適圈,要認識新的朋友,當時的我應該還未準備好這一切。

但怎樣都好,中學校服這樣醜都是我在青春的遺憾。當時看日劇太多了,就覺得日本校服真的非常時尚好看。香港學校不防模仿一下,改一改校服設計,相信同學一定會更加喜歡上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詠珩的沙龍
10會員
10內容數
把童年的回憶寫下來!回顧失去的童真同純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打開木質衣櫃,顏色非黑即白,偶爾出現幾件不合群的衣物。左邊是一套又一套外出服,而右邊整整齊齊地堆著一件又一件的音樂比賽戰袍。 我有個很奇怪的癖好,就是穿衣服一定要配外套,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安全感」。夏天的時候,我喜歡穿滾著荷花邊的黑色紗質上衣,披上一件破洞的牛仔外套,而下半身則是一件紗質長褲裙。黑
Thumbnail
打開木質衣櫃,顏色非黑即白,偶爾出現幾件不合群的衣物。左邊是一套又一套外出服,而右邊整整齊齊地堆著一件又一件的音樂比賽戰袍。 我有個很奇怪的癖好,就是穿衣服一定要配外套,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安全感」。夏天的時候,我喜歡穿滾著荷花邊的黑色紗質上衣,披上一件破洞的牛仔外套,而下半身則是一件紗質長褲裙。黑
Thumbnail
非正式統計,香港中學的女裝夏季校服,有7成都是全白色裙,然後配上顏色腰帶再加代表學校的校徽或領帶。 我的中學正正就是其中一間用這個設計當校裙的傳統學校。穿了整整6個年頭白色校裙,我可以老實不客氣的說:「我好討厭我的白色校裙!」原因如下: 太醜了。跟本就是毫無設計可言的白色修女裙,甚至擁有掩蓋所有女孩
Thumbnail
非正式統計,香港中學的女裝夏季校服,有7成都是全白色裙,然後配上顏色腰帶再加代表學校的校徽或領帶。 我的中學正正就是其中一間用這個設計當校裙的傳統學校。穿了整整6個年頭白色校裙,我可以老實不客氣的說:「我好討厭我的白色校裙!」原因如下: 太醜了。跟本就是毫無設計可言的白色修女裙,甚至擁有掩蓋所有女孩
Thumbnail
幼稚園畢業照拍攝當天,所有女生都是穿著白色洋裝+白色公主娃娃鞋,而我穿的是一件最喜歡的彩色點點紅色短褲。我在一群公主之中,說有突兀就有多突兀。
Thumbnail
幼稚園畢業照拍攝當天,所有女生都是穿著白色洋裝+白色公主娃娃鞋,而我穿的是一件最喜歡的彩色點點紅色短褲。我在一群公主之中,說有突兀就有多突兀。
Thumbnail
  提到高中制服,在台灣長大的人於腦海中浮現的,八七趴絕對是整齊劃一的樣式,並繡上校徽、姓名和學號。書包往往也是統一的格式──雖然也有例外。   當我抱著既有觀念到學校購買制服,面對堆疊在幾個半垮的卡其大紙箱中的衣褲,首當其衝的詫異是:襯衫和褲子都有販售兩種顏色──襯衫是綠、白,長褲是卡其、黑
Thumbnail
  提到高中制服,在台灣長大的人於腦海中浮現的,八七趴絕對是整齊劃一的樣式,並繡上校徽、姓名和學號。書包往往也是統一的格式──雖然也有例外。   當我抱著既有觀念到學校購買制服,面對堆疊在幾個半垮的卡其大紙箱中的衣褲,首當其衝的詫異是:襯衫和褲子都有販售兩種顏色──襯衫是綠、白,長褲是卡其、黑
Thumbnail
記得2000-2003年最輝煌的「109辣妹」(ガングロ),對高校制服的變形、修改,呈現了後泡沫經濟時代年輕人對整個社會現實的遊樂式輕蔑。那時走在表參道上,各式各樣的制服/擬仿,百花撩亂。為什麼被視為「管理的象徵」的制服,逐漸轉變成「展示自我的時尚」?我們一起來讀《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Thumbnail
記得2000-2003年最輝煌的「109辣妹」(ガングロ),對高校制服的變形、修改,呈現了後泡沫經濟時代年輕人對整個社會現實的遊樂式輕蔑。那時走在表參道上,各式各樣的制服/擬仿,百花撩亂。為什麼被視為「管理的象徵」的制服,逐漸轉變成「展示自我的時尚」?我們一起來讀《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每天起床要找衣服穿搭是件有點傷腦筋的事,怎麼從小到大學校沒有教我們穿搭,我是完全任由媽媽擺佈,不管是親戚朋友給的,撿姊姊穿過的舊衣,也只能照單全收,現在想想,為何學校從小沒有美容保養流行時尚的課程,讓我小學可以可愛一點,別穿那麼多醜衣服,完全沒有時尚感,長大後,有十萬個為什麼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每天起床要找衣服穿搭是件有點傷腦筋的事,怎麼從小到大學校沒有教我們穿搭,我是完全任由媽媽擺佈,不管是親戚朋友給的,撿姊姊穿過的舊衣,也只能照單全收,現在想想,為何學校從小沒有美容保養流行時尚的課程,讓我小學可以可愛一點,別穿那麼多醜衣服,完全沒有時尚感,長大後,有十萬個為什麼
Thumbnail
最近的校服議題,有點意外居然有那麼多討論,畢竟這不是甚麼複雜的政策議題...至少大家都有共識天氣冷就是該多穿一點吧? 更令人費解的是吵來吵去,就是沒有把爭點吵出來。在我的理解,學校基層之所以堅持各種校服規定,根本溯源是很「你把大衣穿在校服外,就會遮住名字跟學號」這種很實在的理由...
Thumbnail
最近的校服議題,有點意外居然有那麼多討論,畢竟這不是甚麼複雜的政策議題...至少大家都有共識天氣冷就是該多穿一點吧? 更令人費解的是吵來吵去,就是沒有把爭點吵出來。在我的理解,學校基層之所以堅持各種校服規定,根本溯源是很「你把大衣穿在校服外,就會遮住名字跟學號」這種很實在的理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