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前的南瓜馬車》 法庭上的大動干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經典美劇《絕命律師》播畢,對於遊走犯罪與辯護之間尺度拿捏的故事頗有興趣,若有推理懸疑氣氛就更好了。品味過《不能贏的辯護》、《騙局》、《騙子律師》、《第十三位陪審員》、《圈套》、《八尺門的辯護人》等作品,有感《九品芝麻官》裡說的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

這句話,不僅法庭內的唇槍舌戰,法庭外更須智勇雙全、甚至掄起拳頭、訴諸槍彈;除了反應力超人一絕外,適時的試探虛實、溝通談判更勝於專業演員,或許離真實世界雖未中但亦不遠矣。此書標題著實不咋地吸引人,但一讀之下驚為天人,比起國外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充分描繪了當庭審訊的精采駁火、案件抽絲剝繭的重重黑幕,更有大量的本土元素、文化時事,以及經典的幽默吐槽,十分迎合台灣人的胃口,堪為普及法律常識的大眾向推理解謎小說。

事件起因於看似單純的OL自殺疑案,屢次被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不滿輕率處理的家屬委請律師網羅證據及訴狀,但除了在程序與制度上有層層阻礙,更有人為及外部的力量不斷介入,在越深究的同時,逐漸發現了當事者不為人知的一面。依此立錨點頗析案情像滾雪球一般驚動了議長、調查局,乃至遭到接二連三暗算、波及旁人連自身性命都堪憂。在看似心不在焉、時常顧左右而言他的文石律師,有如福爾摩斯並沒有把自身的想法及行動告知華生(助手沈鈴芝)一般,私底下運籌帷幄、親善親為做了諸多打點,這對於在上庭前的沙盤推演相當有幫助,事前設想好各種攻擊防禦手段與備案,才不會被對方殺個措手不及、被審判長批的體無完膚。

律師是不討好的工作,不只委託人會表你、檢察官不屑你、庭長不甩你,就算勝訴也可能三方都不滿意,這就是如此弔詭的行業,還好這篇沒有融入「所有人都騙你」的欺詐元素,不然豈非三言兩語能道盡的小說,那也算是另一種程度燒腦、考驗人性道德的底線;個人則相當不認同「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一說,不然逸脫制裁或時效消滅不就合法了嗎?逾越道德但屬告訴乃論不提告、或不起訴不也無違法嗎?這就是為什麼有司法不公、私刑正義的由來。

以下內容涉及據透,請謹慎閱讀

本作帶有相當多「捏他」,諸如被害人業外身分伴遊的性質類似動畫《出租女友》東野圭吾的湯教授現場模擬、躲避追緝的偷天換日有《玩命關頭5》影子、化身廚師則致敬《99.9不可能的翻案》深山大翔、自訴看似不相干的被告旁敲側擊詰問主案情則像《王牌大律師》古美門的手法、賣影片虛張聲勢則想起《全民公敵》的談判技巧、迦密山之火則觸及《梅菲斯特俱樂部》、紅色蝴蝶結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偵探柯南》。若長期有在涉獵此類型作品的讀者,應能知道作者下了不少工夫,包括劇中的日常對話與拌嘴,會令人備感親切、莞爾一笑。

劇中檢察官依職權不起訴,這是審檢分隸的核心精髓,但也給予檢察一體之再議、交付審判等制度救濟,好處是法檢(理應)不會沆瀣一氣、公權力過於壟斷導致當事者啞巴吃黃蓮,讓人搞不清到底誰才是真正受害者。若像《檢方的罪人》有檢察官依自己對正義的價值觀而涉案、未審先判,那當事人的刻板印象及成為「權力」而非「權利」下的犧牲品;壞處則是彼此看不順眼衍生爭鋒相對,台灣就有檢察官聲押性侵犯未果,法官遭譏諷要求當庭逮捕的誇張案例,前些年尚有女檢座問男同志嫌犯是否與審判法官約砲,意圖不軌涉洩密罪嫌;甚至有先入為主的門第之見或同窗之情,還不能依此聲請迴避,看在當事人眼裡根本無言以對。

殺人的刑事案件隔年就可開庭審理多虧速審法之故,秉持「明案速判、疑案慎斷」的原則,重大案件的證據蒐集與爭點整理更顯重要,劇中已說明因涉及考核及後續連帶影響,在未探明事項(或不願探究)導致不起訴、緩起訴,甚至行政簽結的案件增多。筆者之前參加路跑比賽被捲款跑路,提告詐欺也是不起訴處分,而柯市長兒子網路被詐欺立刻就偵破,不禁令人憤慨。法院績效考核重量不重質的評等條件,像極了寫國外期刊論文,有些升等或留任要求篇數而非該領域前15%或IF值點數大於多少才被認可,在公部門也逐漸引入KPI考評機制,大家當然希望高C/P值的案件經手(像移轉管轄就結了一案),那無非複雜案件宛如燙手山芋沒人要接,也難怪法檢辭職轉往律師或法律顧問還登上新聞。

至於伸張正義?工作就是餬口,法律沒規定正義的態樣,法律倫理也沒啥提正義這兩字了。分案像擲骰子一般端看運氣,像是苗栗法院的周靜妮法官曠職領乾薪,丈夫還是促轉正義委員呢。劇中事務所及律師遭檢調「約談」,跟前期彭文正的律師遭逮捕、聲押、搜索有政治力入侵根本毫無二致,更凸顯民眾的不信任其來有自;更遑論貪汙還能被特赦,法治持續開倒車。

劇末僅靠證人的證詞、動機、毒果樹理論取得的間接證據(雖然我國採相對排除說),而沒有直接的物證支持,其實較難說服刑事上的有罪判決,更何況其子是以證人而非被告身分出庭,可以行使拒絕證言權。本作也有半嘲諷的敘說有權人終得開脫,而代罪羔羊必須因此伏首認罪,像黑道主謀教唆通常不會有事,都是開槍的小弟負責執行頂罪一樣。最後一直有點令人不解的彩蛋揭曉畫龍點睛、醍醐灌頂,切中題旨。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https://news.readmoo.com/2022/05/30/220530-before-midnigh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不孤單:田羽心的私房書單的沙龍
22會員
99內容數
分享包括但不限於英美歐、日本、華文圈之本格推理、心理懸疑、恐怖驚悚、科幻解謎、刑偵鑑識、法庭交戰等犯罪類小說,偶爾有大眾暢銷、愛情兩性、親子教養、心理勵志等,及一般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心得,希望能攢些購書金形成良性循環。每篇約2000字,隨讀墨《閱讀最前線》及《推理》雜誌發表進度更新。
2025/04/08
十歲男孩傑瑞麥失蹤案震撼小鎮,警長湯姆錯失救援黃金時間,FBI介入調查。看似單純的失蹤案,牽扯出販毒兄弟、閨蜜女兒安娜、以及有著黑暗過去的英文老師凱斯,種種線索交織成一團謎,十年後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 《厄蘇利納》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故事,探討神祕生物厄蘇利納及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4/08
十歲男孩傑瑞麥失蹤案震撼小鎮,警長湯姆錯失救援黃金時間,FBI介入調查。看似單純的失蹤案,牽扯出販毒兄弟、閨蜜女兒安娜、以及有著黑暗過去的英文老師凱斯,種種線索交織成一團謎,十年後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 《厄蘇利納》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故事,探討神祕生物厄蘇利納及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18
《北光》以建築師青瀨丈二的視角,受委託建造的Y宅邸開始,委託人吉野一家卻在房屋竣工後失蹤,只留下疑似德國建築家陶特設計的椅子。青瀨為尋找吉野一家,追查陶特及其與吉野家的聯繫,過程中也反思自身家庭與人際關係。小說觸及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並藉由建築設計與人物故事,探討不同形式的「家」以及「家人」的定義。
Thumbnail
2025/03/18
《北光》以建築師青瀨丈二的視角,受委託建造的Y宅邸開始,委託人吉野一家卻在房屋竣工後失蹤,只留下疑似德國建築家陶特設計的椅子。青瀨為尋找吉野一家,追查陶特及其與吉野家的聯繫,過程中也反思自身家庭與人際關係。小說觸及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並藉由建築設計與人物故事,探討不同形式的「家」以及「家人」的定義。
Thumbnail
2025/02/12
《雨夜送葬曲》以經典本格推理元素「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為基底,融入原創詭計與多元視角敘事,營造出高度緊張刺激的閱讀體驗。故事環繞一年前發生的詭譎命案,以及接連不斷發生的慘劇。文章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詭計設計、角色塑造以及劇情節奏,並將其與其他經典推理作品進行比較,點出其獨特之處與優勢。
Thumbnail
2025/02/12
《雨夜送葬曲》以經典本格推理元素「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為基底,融入原創詭計與多元視角敘事,營造出高度緊張刺激的閱讀體驗。故事環繞一年前發生的詭譎命案,以及接連不斷發生的慘劇。文章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詭計設計、角色塑造以及劇情節奏,並將其與其他經典推理作品進行比較,點出其獨特之處與優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看似起單純的OL自殺疑案,屢次被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不滿輕率處理的家屬委請律師網羅證據及訴狀,但除了在程序與制度上有層層阻礙,更有人為及外部的力量不斷介入,在越深究的同時,逐漸發現了當事者不為人知的一面。依此立錨點頗析案情像滾雪球一般驚動了議長、調查局,乃至遭到接二連三暗算、波及旁人連自身性命都堪憂。
Thumbnail
看似起單純的OL自殺疑案,屢次被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不滿輕率處理的家屬委請律師網羅證據及訴狀,但除了在程序與制度上有層層阻礙,更有人為及外部的力量不斷介入,在越深究的同時,逐漸發現了當事者不為人知的一面。依此立錨點頗析案情像滾雪球一般驚動了議長、調查局,乃至遭到接二連三暗算、波及旁人連自身性命都堪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罕見從檢察官角度敘寫犯罪紀實的故事。藉由一起疑似強盜殺人的夫婦命案揭開序幕,並由年輕的沖野檢察官承辦,根據鄰居證詞及間接證據,循線調查了部分有債務往來的人員,隨後鎖定了被戳破謊言、涉有重嫌的松倉,檢警以高規格威嚇審訊,在身心壓迫下強逼對方認罪。
Thumbnail
這是一本罕見從檢察官角度敘寫犯罪紀實的故事。藉由一起疑似強盜殺人的夫婦命案揭開序幕,並由年輕的沖野檢察官承辦,根據鄰居證詞及間接證據,循線調查了部分有債務往來的人員,隨後鎖定了被戳破謊言、涉有重嫌的松倉,檢警以高規格威嚇審訊,在身心壓迫下強逼對方認罪。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透過漫畫中的狸次郎看日本真實的律師工作。
Thumbnail
透過漫畫中的狸次郎看日本真實的律師工作。
Thumbnail
💬 關於「律師不是魔法師」是從探路客平台搬到方格子這裡。 而部落格主要由:法諮日常、法庭日常、阿洪碎碎念、今晚想來點、每月免費法諮及其他,這六大類文章構成,而【法庭日常篇】是阿洪在法庭上遇到的奇人趣事。
Thumbnail
💬 關於「律師不是魔法師」是從探路客平台搬到方格子這裡。 而部落格主要由:法諮日常、法庭日常、阿洪碎碎念、今晚想來點、每月免費法諮及其他,這六大類文章構成,而【法庭日常篇】是阿洪在法庭上遇到的奇人趣事。
Thumbnail
在眾多以詭辯律師、怪才醫生為首的職人劇編年史中,2021年被譽為韓劇黑馬的《Law School》(法學院)主角楊宗勳教授,無疑是最奉公守法的主人翁。穿著正裝、每個行事準則都貫徹始終,像是嚐盡辛香料後的一碗清粥,也好似在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戲劇中遞出橄欖枝:法律工作終要回歸基本原則:無罪推定、罪刑法定
Thumbnail
在眾多以詭辯律師、怪才醫生為首的職人劇編年史中,2021年被譽為韓劇黑馬的《Law School》(法學院)主角楊宗勳教授,無疑是最奉公守法的主人翁。穿著正裝、每個行事準則都貫徹始終,像是嚐盡辛香料後的一碗清粥,也好似在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戲劇中遞出橄欖枝:法律工作終要回歸基本原則:無罪推定、罪刑法定
Thumbnail
理想的狀況是執法與司法人員都依證據說話,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
Thumbnail
理想的狀況是執法與司法人員都依證據說話,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
Thumbnail
致謝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刊登本文:https://plainlaw.me/2021/03/30/開箱刑事官司的守護者──律師血淚的一天|曾友/ 為什麼要有律師?因為律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當事人,不受檢警在刑事訴訟中作出不當取證。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能
Thumbnail
致謝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刊登本文:https://plainlaw.me/2021/03/30/開箱刑事官司的守護者──律師血淚的一天|曾友/ 為什麼要有律師?因為律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當事人,不受檢警在刑事訴訟中作出不當取證。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能
Thumbnail
追作者的臉書好一陣子了,一直挺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身在公門除了好修行之外,還真的是很多諱莫如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作者點出系統的第一個問題。堆積如山的案件量,經常鴨的檢察官無法效率、品質兼顧。而匆促的辦案犧牲的有時不只被告的權益,甚至是對國家司法的戕害,致使人權、司法檢察品質
Thumbnail
追作者的臉書好一陣子了,一直挺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身在公門除了好修行之外,還真的是很多諱莫如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作者點出系統的第一個問題。堆積如山的案件量,經常鴨的檢察官無法效率、品質兼顧。而匆促的辦案犧牲的有時不只被告的權益,甚至是對國家司法的戕害,致使人權、司法檢察品質
Thumbnail
日前我走上了法院,因去年底一名親戚的被殺案,我和幾位長輩臨庭旁聽,表示關切。常說人生如戲,在法庭上也有各種劇情,只是會走進法庭的通常不會是好戲,相信沒人喜歡到這裡演戲或看戲。 
Thumbnail
日前我走上了法院,因去年底一名親戚的被殺案,我和幾位長輩臨庭旁聽,表示關切。常說人生如戲,在法庭上也有各種劇情,只是會走進法庭的通常不會是好戲,相信沒人喜歡到這裡演戲或看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