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

含有「底線」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回想小時候,我們常被長輩叮嚀「看到人要問好。」而在被教導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問好」是一種禮儀。隨著大人的機會教育,我們逐漸從肆意生長的野草,慢慢收斂成懂事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學會「排隊」、「輕聲細語」等公共場合的禮儀。 然而長大後,這條「習禮之路」並沒有因年齡增長而停止,只是身邊少了那個會不厭其煩地
Thumbnail
Mr. Colin-avatar-img
2 天前
2
其實人是很難改變的,除了體現在自己做不到以外,要改變別人也經常是枉費時間;所以我相信這些價值觀是一種人際篩選,而不需要我們去教育。
2
       你身邊有這種人嗎?對於別人的要求都不會拒絕,總是說「好」,即使心裡想著「不」,還是微笑著接受。這種人常常被別人認為脾氣好,是個好人,但是這麼做,會讓大家不在珍惜他。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4 天前
有句禪意的話:懷菩薩心腸 行霹靂手段。 舊時有學習說“不”的顯學 叫人不必凡事忍受和讓步 最近我讀到一則新觀念:不要揹起別人的猴子。這是針對職場上避免被職權霸凌的態度 把職務當成自己必須照護養育的猴子 敬業樂群猴子健康是起碼的責任 可上司或老鳥會將他們的猴子以各種名目“託付”給你 如果你接納了 就有風險 可能要額外自費食糧不說 萬一生了病(業務出了岔)責任還是你 就算你把人家的猴子照顧的毛髮金亮活力十足 最多只得不值錢的“謝謝”二字。 除非你對同事情誼非常重視(通常是暗傷) 或者特別喜歡小動物 我就不再勸說您了!
人們會建立認知基模,一旦人形成了某種信念或印象,即使有錯誤,仍然很難撼動。如果形成態度,更難改變。 說謊造謠成本很低,但效果極佳,社會上詐騙造謠愈來愈多、愈狠。 誠信必須是社會共同生活的地線。曾經說謊的人、曾經發布錯誤訊息的媒體,都應該不再收看、不再採信。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社會沉淪崩壞。
有些人喜歡用自己情緒誘發別人的內疚感,更喜歡用越界的言語、行為貶低別人,彰顯自己的高度,實際並沒有多厲害,只是一種填補自我自卑感的作法。 每個人都有底線,適度的距離讓彼此都過得自在舒服。
Thumbnail
可惜現在懂得人不多...或許也懂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3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5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沒錯~這種同溫層真的太厚。有自覺改變加上外力幫忙,才有一線生機,不然就只能一起加厚同溫層⋯⋯
1
不幫助他人,對他們而言,並不是吝嗇,而是懂得分寸。
心18-avatar-img
2025/03/22
圓滾滾的貓-avatar-img
1
真的❤️
圓滾滾的貓-avatar-img
1
「任何時候都不要期望著自己能夠改變任何人,就像天正在下雨,你可以選擇撐傘或叫出租車,唯獨不能跟雨較勁。」— 阿德勒Alfred Adler《自卑與超越》 年初春節前,父親因腦積水突然倒下,經歷兩次腦部手術。 四月的大地震,這次因為住在高樓層,第一次嚇到手抖腿軟、扶著牆壁尖叫哭泣。 因不服結果而
Thumbnail
這是一本幫助你面對難搞之人還能維持理性的實用指南≖‿≖ 生活中、職場上、家庭裡, 多少會遇到一些個性難搞又說話帶刺的人, 除了送對方一本《閉嘴的藝術》(╯‵□′)╯︵┴─┴ 這本《他不讓你好過,你更要好好過》可以提醒你, 沒有人能傷害我們, 除非是我們允許🛡️。 作者黛比.約
Thumbnail
4/5讀書心得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