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統展示掩蓋光芒的日治時期文化資產——鹿港民俗文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陣子我在網路上注意到一個叫做《全明星辯論會》的綜藝節目,節目邀請形形色色的藝人和網紅針對不同議題進行正反辯論、表達自己想法。先不論節目是否有趣,我覺得讓現代人練習如何「好好說話」,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這個人們只看表面、各執己見,又充滿誤會與爭論的時代裡,如何好好抽絲剝繭地將一個論點說清楚,又談何容易呢?

幸好,現在還是有不少人正努力透過各種管道平台,來與思維不同的人互相溝通。對我而言,博物館也是社會上各種人們之間溝通的平台之一。因此,博物館應該盡可能藉由展示設計與展板文字呈現出展品表層下的故事、歷史,或是觀點,而不僅僅是將館藏內容分門別類展示出來而已。

位於彰化縣鹿港鎮的鹿港民俗文物館,是我近期參觀的博物館裡面,外觀最漂亮、展品最豐富,但展示手法卻最傳統的一個館舍。

raw-image

儘管如此,鹿港民俗文物館可是大有來頭的!這裡是日治時期開始發跡的鹿港辜家在1919年蓋的舊居。說到鹿港辜家,就不能不提該家族的始祖辜顯榮,他在臺灣成為殖民地的1895年,因引日軍進臺北城而崛起,並因親近日本統治者而三番兩次獲得各種好處。鹿港民俗文物館開放參觀的兩棟建築:洋樓與古風樓,其中,洋樓更是由臺灣總督府官員協助興建的豪華宅邸。即使建築物早在1970年代轉成為博物館,但直至今日,繼承了祖先資產的鹿港辜家仍在臺灣政商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走進鹿港民俗文物館的園區內,就能看到作為主要展示區的洋樓。這棟混合歐式與日式風格的洋樓兩側,聳立著兩個八角圓頂塔樓,中間則有圓拱型的窗戶與紅白相間的石磚。據說這棟房子曾經接待許多國際外賓,更與總統府為同一時期風格的建築,也難怪有種宏偉霸氣的感覺。館內兩層樓共有11個展廳,分別展示一百年前大戶人家的服裝配飾、戲曲樂器、餐飲器皿、女性閨房與廳堂擺飾等等。另外,大家還可以走到洋樓後方,參觀約有兩百年歷史的紅磚古風樓,這是18世紀小鎮常見的住商混合長條街屋,置身其中彷彿穿越時空回到清朝時繁忙熱鬧的鹿港一般。

raw-image

文物館內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傳統生活用品,例如小巧的圓框眼鏡和刺繡精緻的眼鏡袋、可以同時掛帽子及照鏡子的洋式帽傘架、像是給巨人玩的超大象棋盤,以及令我印象深刻的模仿七巧板,可以排出各種造型的七巧桌等等。不過,這些以功能來分類的展品旁卻沒有太多的文字說明,所以觀眾既不知道這個物品誰使用過(當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嗎?),也不知道物品和當時社會環境的關係(是流行樣式嗎?還是只有少數有錢人才能購買?)。因此,來自一般家庭的觀眾就會難以與這些一百年前大戶人家的日常生活用品產生連結,很容易出現「這很酷!但然後呢?」的感覺,像是一本小說介紹了人物,卻沒有敘述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故事一樣。

經過這次的參觀,我覺得鹿港民俗文物館可以再多增加以下兩個面向的說明,來讓展示更加生動有趣,第一:物品與鹿港辜姓家族的故事;第二:物品與鹿港歷史變遷的關聯

以七巧桌為例,我很好奇這是哪位對七巧板這種智力遊戲感興趣的辜家人所購買的傢俱?通常七巧桌會在什麼場合被使用?賓客來拜訪的時候會怎麼介紹這件傢俱?在訴說過去發生的事時,文物館也可以製作迷你版的七巧桌複製品來讓觀眾實際操作體驗如何擺成七巧板的各種形狀。又鹿港辜家20世紀初的物質生活與鹿港當地常民的物質生活有哪些不同?繁華一時的鹿港為何從日治時期開始逐漸被其他商業中心取代?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透過展示手法和文字說明來引導觀眾深入探索展品,進而對展品產生共鳴

由於這次參觀我只有單純看展覽,沒有聽團體導覽,也不知道文物館有沒有和其他在地文史單位有任何形式的合作(例如:街區導覽或實境解謎等),所以只是感嘆擁有如此豐富館藏的地方,展示方式卻相當傳統,且遠離應當非常精彩的家族歷史故事。不過仔細想想,文物館也有可能是為了避談部分辜家長輩在日治時期爭議性的作為,才會呈現如此脫離脈絡的展示吧!

不過,殖民歷史和個人故事都是有很多面向的,這些不同面向的討論,其實就是不同意見與想法的人互相理解的開始,所有與日治時期相關的館舍都應該嘗試將自己作為大眾溝通討論的平台。而下次如果有人問你知道哪些日治時期館舍的時候,除了那些具有榻榻米的木造建築之外,也別忘記鹿港民俗文物館這個充滿發展潛力的地方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y! Fang 莫思安迷
20會員
38內容數
莫思安迷=Museum+ing,也就是參觀博物館中的意思。 你好,我是方(FANG)。 因為喜歡博物館同時作為休閒娛樂和自主學習新知的地方,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參觀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體驗心得,以及分析這些文化景點的教育推廣和行銷策略等等。 Let the world be your museum!
Hey! Fang 莫思安迷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這個文物館就坐落在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一個大型公園之內,佔地面積不小,草地開闊,館舍形式是傳統閩南建築。﹝台灣民俗文物館﹞有「民俗館」及「民藝街」,兩個展場。
Thumbnail
  這個文物館就坐落在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一個大型公園之內,佔地面積不小,草地開闊,館舍形式是傳統閩南建築。﹝台灣民俗文物館﹞有「民俗館」及「民藝街」,兩個展場。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 Lukang Folk Arts Museum 「一府、二鹿、三艋舺」,於此磚紅建築的內外,細味歷史痕跡。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 Lukang Folk Arts Museum 「一府、二鹿、三艋舺」,於此磚紅建築的內外,細味歷史痕跡。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路上注意到一個叫做《全明星辯論會》的綜藝節目,節目邀請形形色色的藝人和網紅針對不同議題進行正反辯論、表達自己想法。先不論節目是否有趣,我覺得讓現代人練習如何「好好說話」,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路上注意到一個叫做《全明星辯論會》的綜藝節目,節目邀請形形色色的藝人和網紅針對不同議題進行正反辯論、表達自己想法。先不論節目是否有趣,我覺得讓現代人練習如何「好好說話」,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提到鹿港,相信大家想到的就是鹿港老街和天后宮等古蹟建築(台灣古蹟巡禮(十三)~鹿港古蹟一日遊:天后宮|龍山寺|文武廟 )。這篇要來介紹的雖然未列入古蹟,但也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辜家舊居『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當地語稱:大和大厝、民俗館)。
Thumbnail
提到鹿港,相信大家想到的就是鹿港老街和天后宮等古蹟建築(台灣古蹟巡禮(十三)~鹿港古蹟一日遊:天后宮|龍山寺|文武廟 )。這篇要來介紹的雖然未列入古蹟,但也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辜家舊居『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當地語稱:大和大厝、民俗館)。
Thumbnail
喜得機緣,能親向現任施副館長請益,對於研讀一些文獻資料所產生的疑惑,有了解答,也對民俗文物館有了更多一點的認識。 館方對外只含蓄說是仿文藝復興末期的建築風格,而不強調是巴洛克或維多利亞,至於外界怎麼介紹文物館,館方都予以尊重。 蒔緣采風填詞紀念: 辜館收藏古物緣,觀瓊樓擷俗, 證桑田。 讚能賢。
Thumbnail
喜得機緣,能親向現任施副館長請益,對於研讀一些文獻資料所產生的疑惑,有了解答,也對民俗文物館有了更多一點的認識。 館方對外只含蓄說是仿文藝復興末期的建築風格,而不強調是巴洛克或維多利亞,至於外界怎麼介紹文物館,館方都予以尊重。 蒔緣采風填詞紀念: 辜館收藏古物緣,觀瓊樓擷俗, 證桑田。 讚能賢。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位於傳統大街(中山路)後面的舊巷底,外型為一幢華麗壯觀的三層紅磚洋樓,混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與日本明治維新末期風格,屋頂仿效法式風格圍繞精緻鐵欄杆,搭配中央山牆浮雕上繁複華麗的草花,兩側各為一座對稱八角圓頂衙樓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位於傳統大街(中山路)後面的舊巷底,外型為一幢華麗壯觀的三層紅磚洋樓,混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與日本明治維新末期風格,屋頂仿效法式風格圍繞精緻鐵欄杆,搭配中央山牆浮雕上繁複華麗的草花,兩側各為一座對稱八角圓頂衙樓
Thumbnail
《香港老美》預購連結:https://bit.ly/3gNPFpH 在香港土生土長,也未必認識到香港。香港雖說是個多元文化之地,但集百家之大成,延伸一套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 時代進步,環境不停地轉變,我們由纜車發展到電車,然後出現巴士和海底隧道,到今日屯馬線開通了,
Thumbnail
《香港老美》預購連結:https://bit.ly/3gNPFpH 在香港土生土長,也未必認識到香港。香港雖說是個多元文化之地,但集百家之大成,延伸一套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 時代進步,環境不停地轉變,我們由纜車發展到電車,然後出現巴士和海底隧道,到今日屯馬線開通了,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