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她在看著窗外嗎,或許在看我呢,我不敢確認,很明顯,我們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窗外換成了摩天大樓,散發光鮮亮麗的外表,可以看見底下大街,人們熙來攘往,藥效退了,我開始看到外星的景象,不知名的科技事物陳列眼前,這又是哪一年了,最近,時間像是偶爾睡著了又突然醒來,在黃昏橫越天空的鳥,翻了過來,肚子朝向天的飛著,然後變成外星飛船,我是不是把己意強加在她身上,她想跟我到世界角落嗎,我沒有問過她,她只差一步,就是一個住在我身體裡面的人了,因為我無論去哪都令她隨著我,她很快的學會各種動作,都是些手勢的纏結與翻騰,把這異國的氣氛重新依照她的意思溶解成新的氣氛,卻不知名,我走進了浴室,這個浴室讓你的身體消失,只剩下思想,我在這裡洗淨自己,不知道她又在做些甚麼呢,她在房間裡,雖然有點遙不可及。
烙印在心裡的某一個意念,是這個時代出生時的必經,大家都知道心底住著這樣一種景象,我聽到敲門聲了,她一定是打不開這個門,她受到的烙印是一扇從黃土通達雲上的鮮藍色大門,長年鎖著,正如我的是條河川,在圓形的零裡面奔騰,都有點逃不出的意味,真可笑,除此之外他們也給了鳥兒出生時的意識,給牠們意識,所以現在很多鳥是選擇不飛行的,有一天,門開了,我踏出浴室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和一顆鈕扣合成了 ,現在在我的眉間,我想要說話來填補我們之間的沉默,我選擇了雨聲還有劃破夜空的閃電,她笑了,前仰馬翻的,我把快樂的一刻銘記在心底。
歌唱,我們聽到收音機裡傳出來,當你問到我們為何在此,似乎是囚禁,但其實是上一個故事還沒有結束,所以我們還不能成為別的人,我們知道如何殺死一條河川,只需要她走入其中,裝作清潔身子,河川就會停止流動,我們在中場休息,準備當這世界裡的人幻想了一個不存在的人時,我們要出現在他們腦中,每個人都是所有人,我們在自己僅有的生命中毀去其他可能,正如在旅行中,沿途燒毀著自己可能寫下的著作,在談笑中分解內心宏大的夢想,每天地面都揚起了曾經相信,被風滾成了球。
對話模式
抬影子團隊,由松果忍者(文字)和劉芳一(圖像)組成,兩人以「圖文接龍」的方式發展圖文創作:松果忍者首先依具隨機收集的畫作圖像,寫下他想到的文字,劉芳一再藉著文字,製作畫面,松果忍者再從這個畫面寫下文字,兩人的行為構成「書寫→製圖→書寫→製圖」的循環; 過程中,可能創造出很相像的結果,也或者完全不同。
「我們將用一套有限的有韻律的,但又試圖隨機的方式,考察另一個人的作品,並把原作變成別的東西,可能像同一句話語被許多人聽到,而那句話語又百怪藏形地在各自的腦中大放光明。
但變化是我們的重點嗎,原作是起點又不儘然是源頭,我們承襲一點點原作的靈魂,我們運用各種手段,放大、排列、嵌入、重構,使一台機器成為人走路,再變成小鹿奔跑,在上面的不只覆蓋下面的,地底也可能浮上地面呼吸,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有一點點推進,我們看著一片廣闊的草原,那上面,多出十座斜塔,百座斜塔,但終究有限,比不上到處的聲響,喀嗒與轟隆的城市海洋,以及無限生命的猴子拿著鍵盤打出的字不斷成為雲朵。」
文字創作者
嗨大家,我是松果忍者,呣,我喜歡偶爾寫點東西,讀讀書,聽聽音樂,雜亂程度大約30%,必須承認對自己的了解是有極限的,制式的隨和,快活的鬱悶,在什麼也想不到的時候,時常強迫不存在的貓跳來跳去。義守電機系畢,目前是台鐵員工。
圖像創作者
劉芳一。聲音/圖像自由工作者。從事實地錄音、聲音拼貼、自由即興音樂表演,擔任高雄聲音聆聽推廣單位《耳蝸》策劃者,長期舉辦讓各方創作者交流的演出及推廣多元聆聽的活動,曾於2017年11月與藝綻室內樂團共同舉辦第一屆耳蝸國際實驗音樂節。大部分圖像都是為音樂會海報而做,但也很樂於為喜愛的文本做圖,曾為零雨詩集發表會《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創作影像詩、東引詩酒節邀約創作者、曾獲15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在團隊中負責人聲即興。
個人網頁 https://fangyiliu.bandcamp.com/album/i-am-here
異位性atopy,源自希臘文,是從1923年開始使用的醫學名詞。它也翻譯成特應性/不尋常,中文諧音「易位」是從固著的一個點,移動到不同的標記位置。
我們能不能被文學觸發,在不同載體中移動?像適應場所的疾病,從觸原地A轉移到B,隨時針對事件生出敏銳的反應,透過有意識地和空間、事件彼此對話,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並開啟創作的可能。
2018年「異位性對話:圖文專欄」系列,由高雄文學館邀請由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各自發展創作方法製造圖文成果,期待讀者有機會透過不同類型閱讀,促進感官聯覺。
此時的高雄文學館,正在探問:「文學是什麼?」圖文搭配,已不算是很新穎的實驗,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該如何從同一種邊境的、詩的啟蒙狀態出發,創造互通有無的作品?在視覺為重的時代,有人會說:文學式微。我們想像這樣的說法成形,很可能是出於對形式想像能力的囿限。或者我們可以提問:「文學轉型了嗎?」有沒有可能,文學的載體一再轉變,如今,思考文學,也包含應該思索一個畫面、一張圖背後有怎麼樣潛伏的思考和理念?
本系列除了「圖」和「文」產出,創作者還需要設計一組「對話模式」,希望能透過不同領域合體工作,讓讀者進入不同型態的語言想像。
其後,2019年「高雄青年文學獎」,首次設立「圖文創作」文類。(2020年再更名為「圖像文學」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