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升浪或已完成 未來若大跌世界會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小龍在本欄在2020年開始多次引用江恩及經濟周期,指香港樓市18年周期完結,2021年後樓市將會下跌,2023年至2025年將是機會。雖然已經開關,但是大陽春沒有到來,相反越來越多蝕讓盤,而成交量亦開始下跌。相信負面情緒也難免升溫。那麼我問題是如果樓市真的大跌,世界會如何?

負資產上升

當然第一個問題已經係負資產,查看資料本港負資產的歷史高位出現在2003年沙士時期,隨着樓價急跌至谷底2003年負資產個案急速攀升至10.56萬宗,不少樓宇價值較當年高位大跌五至七成。大家留意不少近年以高成數按揭入市的買家,已陷入負資產危機。當然我認為銀行不易輕易CALL LOAN,但是現在整個大局是很大機會出現全球的經濟危機。香港經濟主要動力之一的進出口貿易持續倒退,最新的5月數據顯示,進出口的跌幅都比預期差,以致今年頭五個月的累計出口貨值按年跌16.3%,進口累計貨值跌13.4%,貿易逆差增至1750億港元。根據彭博報導,香港辦公室空置率高達1300萬平方英呎,而4月甲級辦公室的空置率近15%,為2019年來的3倍多。那麼工資及工作會否下跌及不穩?

樓價一直跌 利息一直升

1997年至2003年是樓價一直跌,利息一直跌;但這一次是樓價一直跌,利息一直升,物價亦上升。

如果美國大幅加息,那麼香港樓市仍然會有支持嗎?如果要客觀地分析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較可取的是計算不同入息及息率下業主的可支配收入。以2015年為止,過去19年的平均按息作分析,最高利率為1997年的10.9%,最低是2010年的1.16%,平均按息4.187368%(這個數據較為客觀,因為政府要求的壓力測試是以5.5%計算)。所以我們會以4.18作為分析。

若要了解業主的承擔能力,可以計算不同的收入及利率,並扣除一般統一約5000元的固定開支(差餉及管理費),看看業主在扣除供樓之後的可支配收入。在此因為方便計算,不會考慮通脹、工資上升及壓力測試。

如果月入6萬,買800萬樓,9成按揭。

如果月入6萬,購入800萬的樓並做9成按揭。每月在利率2.15%的情況下,每月樓按還款為27,155.92元,扣除5000元的基本開支後,餘下27,845元。

另一方面,如果利率在4.2%的情況下,每月還款即時上升至35,209元。同時扣除5,000元之後,每月可支配收入為19,791元。但是要留意,本金及利息總支出為1200萬元,比之前2.15%的利率時間上升約300萬。所以上一次是樓價一直跌,利息一直跌;但這一次是樓價一直跌,利息一直升,物價亦上升。那麼業主負擔定必加重。

參考過去加息周期,香港樓市出現兩次下跌,兩次上升的局面。大家可見94年及99年的樓市是下跌,但是04年及16年加息周期的樓市是上升。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加息周期完成之後,一段時間後樓市會大幅下跌。小龍認為原因其實是,加息除非非常激烈,否則其實利息對市民負擔其實有限。但是真正起到影響是,如果加息影響商家投資或加大生產成本,整個經濟循環減慢,令到失業率加大,所有甚麼供款佔負債比率等都變成沒有參考價值。

同時讀者不妨留意2年期和10年期殖利率曲線倒掛。綜觀歷史,1969年來出現的8次經濟衰退前,10年期美債殖利率都低於2年期,而該指標是在2019年8月出現,隔年美國因疫情陷入經濟衰退。經濟面臨衰退之際,美國同時收水,加息及減少買債,那麼你仍然要加最後一口槓桿嗎?


樓市需求下跌

人對產品的消費需求,很多時間是對未來的預期,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例如:消費者預期在電腦節期間可以用較便宜的價格買到電腦或數會產品,因此在目前的價格下或者特價前會選擇減少消費;如美國感恩節前,大家都會預期在感恩節期間很多商店會做大特價,在此之前大家都未必消費,因為我預期很多會有特價。

而近日很多人開始預期香港樓市會下跌,例如量寬收水,及預期美國會持續加息,都令到很多買家採取觀望及希望以更低價購買房地產。而且樓市回報一般是2%至3%(若扣除管理費及維修成本等同沒有),今天美國10年期國債債券的收益率約4%左右。換而之,債息比投資房地產的利潤更高。

但是一旦影成了這個預期,那麼樓市的需求將進一步下跌。需求或將沒有那麼「剛」。

周期已經見頂

《房地產周期百年史》(One Hundred Years of Land Values in Chicago)作者霍伊特(Michael Hoyt),透過研究美國芝加哥從只有幾十間木屋開始之後103年房地產的價格,發現房地產價格大約以18年為一周期。愛德華R·杜威(Edward R.Deway),號稱周期循環分析之父,發現每個樓市週期約18年英國經濟學家 Fred Harrison 弗雷德·哈里森。哈里森研究過去200多年英國和美國房地產市場,發現房價周期漲跌有一個18年左右的週期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發現15-25年的建築業週期的樓市周期。

如果利用18年香港樓市周期我們同樣可以分析到樓市的變化,我們發現樓市周期在1985年開始,循著18年的樓市周期變化。香港樓市無疑是2003年開始見底上升,那2021年很可能是這樓市18年的週期完成。如果再向前計算,即是1985年剛簽署中英聯合聲名後樓市上升。所以那麼樓市的升浪或者在2021年已經完成。

買樓係可能人生最大決定之一,一失足成千古恨,很多人在2003年或2008年買樓跟1997年買已經完全兩個世界,同樣在2002年底跟2003年初買樓,跟2003年年底買樓亦是兩個完全不同世界;正如19000點買股票跟16000點買股票已經完全不同。

預測是在跌勢之前預測,不是跌勢下跌出現後大大聲出文講樓市跌。因為樓市的流動性不是今天買,明天可以賣。但是反問一年前,或者半年前香港有樓市淡友嗎? 或者專家如何看樓市? 小龍心牽著我的粉絲。現在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風險,勿過度槓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恩小龍財經頻道的沙龍
2會員
21內容數
2025/04/26
今天我們要探討一個火熱的話題:美國和香港股市正面臨的巨大風險,這一切都與關稅政策、瘋狂的市場估值,以及1929至1933年大蕭條的歷史教訓息息相關。準備好,我們將一起揭開這些市場背後的「大炸彈」,以及為何全球基金正集體撤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
Thumbnail
2025/04/26
今天我們要探討一個火熱的話題:美國和香港股市正面臨的巨大風險,這一切都與關稅政策、瘋狂的市場估值,以及1929至1933年大蕭條的歷史教訓息息相關。準備好,我們將一起揭開這些市場背後的「大炸彈」,以及為何全球基金正集體撤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
Thumbnail
2025/04/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r92KXR3IU全球經濟正面臨危險的十字路口,危機即將來臨!我結合江恩理論、週期分析、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宏觀警告,以及黃金價格過去12個月暴漲50%的市場信號,深入探討七年內可能爆發的債務危機,以及全新金融模式的誕生。
2025/04/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r92KXR3IU全球經濟正面臨危險的十字路口,危機即將來臨!我結合江恩理論、週期分析、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宏觀警告,以及黃金價格過去12個月暴漲50%的市場信號,深入探討七年內可能爆發的債務危機,以及全新金融模式的誕生。
2025/04/09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特朗普公布的新關稅政策可謂掀起了一場大風暴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特朗普公布的新關稅政策可謂掀起了一場大風暴。這場風暴可能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大的危機,但同時也可能是一個財富轉移的難得機會。今天這篇博文,我會同大家詳細拆解這場關稅戰的背景、影
2025/04/09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特朗普公布的新關稅政策可謂掀起了一場大風暴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特朗普公布的新關稅政策可謂掀起了一場大風暴。這場風暴可能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大的危機,但同時也可能是一個財富轉移的難得機會。今天這篇博文,我會同大家詳細拆解這場關稅戰的背景、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龍在本欄在2020年開始多次引用江恩及經濟周期,指香港樓市18年周期完結,2021年後樓市將會下跌,2023年至2025年將是機會。雖然已經開關,但是大陽春沒有到來,相反越來越多蝕讓盤,而成交量亦開始下跌。相信負面情緒也難免升溫。那麼我問題是如果樓市真的大跌,世界會如何? 當然第一個問
Thumbnail
小龍在本欄在2020年開始多次引用江恩及經濟周期,指香港樓市18年周期完結,2021年後樓市將會下跌,2023年至2025年將是機會。雖然已經開關,但是大陽春沒有到來,相反越來越多蝕讓盤,而成交量亦開始下跌。相信負面情緒也難免升溫。那麼我問題是如果樓市真的大跌,世界會如何? 當然第一個問
Thumbnail
近來有很多人對香港樓市很樂觀,但是另一邊美國樓市總值去年大幅縮水2.3萬億美元(約17.94萬億港元),創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多個大城市如三藩市等地的樓價都大幅下滑。香港樓市從來不是看本地的基本因素,因為以2003及2008年為例,都不是供應及利率等因素而令到樓市下跌,相反是週邊經濟轉差令到樓市
Thumbnail
近來有很多人對香港樓市很樂觀,但是另一邊美國樓市總值去年大幅縮水2.3萬億美元(約17.94萬億港元),創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多個大城市如三藩市等地的樓價都大幅下滑。香港樓市從來不是看本地的基本因素,因為以2003及2008年為例,都不是供應及利率等因素而令到樓市下跌,相反是週邊經濟轉差令到樓市
Thumbnail
隨著台灣央行利率升至7年來的新高,雖升息幅度遠不及他國貨幣政策,近期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也因此開始有分析師過度的解讀這將是"台灣房市崩盤倒數?"作為聳動的標題。我認為台灣的房市當然存在一定泡沫,如:房價與人均收入比;但還是有很多基本面的驅動,房屋供應不足、整府的基本建設
Thumbnail
隨著台灣央行利率升至7年來的新高,雖升息幅度遠不及他國貨幣政策,近期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也因此開始有分析師過度的解讀這將是"台灣房市崩盤倒數?"作為聳動的標題。我認為台灣的房市當然存在一定泡沫,如:房價與人均收入比;但還是有很多基本面的驅動,房屋供應不足、整府的基本建設
Thumbnail
智富爸爸投資分析: 常說「年年買層樓,十年賺一億」,從來不是空談甚至不可能。可是,你在事前必須「內外兼備」,預備好改變!「內外兼備」是甚麼意思?就是房地產投資的內外因素: 外在因素:房地產投資大環境的轉變 內在因素:你自身的房地產投資觀念需要改變 本文將為你以上兩方面一一拆解。
Thumbnail
智富爸爸投資分析: 常說「年年買層樓,十年賺一億」,從來不是空談甚至不可能。可是,你在事前必須「內外兼備」,預備好改變!「內外兼備」是甚麼意思?就是房地產投資的內外因素: 外在因素:房地產投資大環境的轉變 內在因素:你自身的房地產投資觀念需要改變 本文將為你以上兩方面一一拆解。
Thumbnail
香港房市曾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房地產市場之一,然而在經歷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嚴格疫情管制的打擊下,近期卻傳出當地房地產市場將創下30年來最低銷售量,且價格也將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年增率跌幅。
Thumbnail
香港房市曾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房地產市場之一,然而在經歷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嚴格疫情管制的打擊下,近期卻傳出當地房地產市場將創下30年來最低銷售量,且價格也將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年增率跌幅。
Thumbnail
『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來討論房價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 房價並非由單一事件所決定的,他可能跟很多事有關係,但並無法由誰完全決定 我們看到的都是果,去瞭解因才能預測未來 但如果單考量某個部分,又過度高估影響力,就會失準 所以房價喊跌喊了二十年了,從千萬豪宅喊到五千萬豪宅 跌還漲自己評估@@ 更直白一點講,新聞就是反指標
Thumbnail
來討論房價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 房價並非由單一事件所決定的,他可能跟很多事有關係,但並無法由誰完全決定 我們看到的都是果,去瞭解因才能預測未來 但如果單考量某個部分,又過度高估影響力,就會失準 所以房價喊跌喊了二十年了,從千萬豪宅喊到五千萬豪宅 跌還漲自己評估@@ 更直白一點講,新聞就是反指標
Thumbnail
近兩年由於股市的暴漲,連帶房地產市場也是欣欣向榮,讓許多投資客及自住需求的民眾都產生「不要錯過爆賺的機會」、「再不買就以後就更買不起了」的焦慮,但是房價真的只漲不跌嗎?為了防止通膨爆炸,美國今年已開啟「暴力升息循環」,台灣也難置身事外,利率漲,房價跌,正在考慮購屋者,可能要再多想想。
Thumbnail
近兩年由於股市的暴漲,連帶房地產市場也是欣欣向榮,讓許多投資客及自住需求的民眾都產生「不要錯過爆賺的機會」、「再不買就以後就更買不起了」的焦慮,但是房價真的只漲不跌嗎?為了防止通膨爆炸,美國今年已開啟「暴力升息循環」,台灣也難置身事外,利率漲,房價跌,正在考慮購屋者,可能要再多想想。
Thumbnail
因為美國量化寬鬆資金氾濫,前2年房市狂漲,周圍的朋友有房的沒房的都在看房買房,就怕手中的現金因為通膨越來越薄,想買房保值。直到2022年房市走勢開始不明朗。 前幾天朋友間的聚會,聊到未來房市走向: S姐說:「建材貴、人工貴、土地稀缺價格更貴,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預期,房價也只能越來越貴了。
Thumbnail
因為美國量化寬鬆資金氾濫,前2年房市狂漲,周圍的朋友有房的沒房的都在看房買房,就怕手中的現金因為通膨越來越薄,想買房保值。直到2022年房市走勢開始不明朗。 前幾天朋友間的聚會,聊到未來房市走向: S姐說:「建材貴、人工貴、土地稀缺價格更貴,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預期,房價也只能越來越貴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