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崩,房市銷售將創下30年最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香港房市曾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房地產市場之一,然而在經歷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嚴格疫情管制的打擊下,近期卻傳出當地房地產市場將創下30年來最低銷售量,且價格也將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年增率跌幅。

針對香港房價崩的現象,信義房屋業者也表示,香港房市之所以崩,是因為香港是開放的金融市場,且房市與利息皆與美元有相當大的牽扯。在聯準會今年已五度升息的情況下,香港的房貸利率也會跟著FED上漲,而在房貸利息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形同是為當地購屋民眾帶來了沈重的負擔,使得房市跟著崩塌。而根據高盛證券近日釋出的報告預測,香港的房價會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下跌15%,也就是說2年會下跌30%,可以說對於經濟將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除了房貸利率帶來的影響之外,業者認為香港股市也相當程度的影響了房市,由於港股今年表現較差,使其在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影響力下跌,這樣的現象會降低香港人買房置產的信心。因此綜合經濟表現、未來信心以及房貸利率三種主要因素,構成了香港今年房價大跌的結果。

近幾個月,香港也逐漸在放寬疫情相關隔離措施,然而政策的鬆綁恐不足以恢復黯淡的香港房市。高盛分析師認為,除非以更宏觀的視野擬定新的經濟政策,否則在利率持續高漲的情況下,當地買屋族及投資者恐怕不會輕易投入市場。另外,仲量聯行也指出,開放邊境並不意味著資金就會湧入,若是當地政府不取消購屋印花稅或其他降溫措施,房市短期內不太可能回暖,明年房價更是會持續下跌,因此當地政府應該要對症下藥,找出房市降溫的原因,並加以解決。

參考文章:

高盛最新預估香港房價將崩三成 房產專家解析三原因

利率急升加深房市低迷態勢,高盛預估香港房價明年底前再跌30%

香港房市銷售創30年最低 房價金融危機後最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外房地產置產的沙龍
2會員
55內容數
2023/02/16
越南被國際貨幣基金(IMF)評價為2022 年亞太地區表現最好經濟體之一,根據IMF報告數據,2022 年越南 GDP 成長率預估值是7%,對比前一年(2021年)的 2.6%,是相當高的成長。並且與其他鄰近亞洲國家的預估經濟成長率(中國 3.2%、南韓 2.6%、日本1.7%、新加坡 3%、馬來西
Thumbnail
2023/02/16
越南被國際貨幣基金(IMF)評價為2022 年亞太地區表現最好經濟體之一,根據IMF報告數據,2022 年越南 GDP 成長率預估值是7%,對比前一年(2021年)的 2.6%,是相當高的成長。並且與其他鄰近亞洲國家的預估經濟成長率(中國 3.2%、南韓 2.6%、日本1.7%、新加坡 3%、馬來西
Thumbnail
2023/02/08
自2022年底以來台灣股市、房市進入震盪期,不少投資人開始考慮布局海外房地產。而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前景怎麼看呢?今天將由(1)大馬政府所公布的2022房地產市場數據、(2)當地物件網站Propertyguru分析未來房市的挑戰以及近期(3)疫情趨緩所增加有利於外國人投資的機會的三個面向介紹,讓您輕鬆了
Thumbnail
2023/02/08
自2022年底以來台灣股市、房市進入震盪期,不少投資人開始考慮布局海外房地產。而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前景怎麼看呢?今天將由(1)大馬政府所公布的2022房地產市場數據、(2)當地物件網站Propertyguru分析未來房市的挑戰以及近期(3)疫情趨緩所增加有利於外國人投資的機會的三個面向介紹,讓您輕鬆了
Thumbnail
2023/01/16
在疫情緩和的短短半年間,許多台人也以海外置產來回應對政治風險的敏感度,使得選擇置產泰國的成交戶數也已回歸疫情前水準,可以說是買氣正熱。那麼究竟是哪些原因使得泰國房產成為台人的熱門投資標的呢?以下可以分為三大方向來理解
Thumbnail
2023/01/16
在疫情緩和的短短半年間,許多台人也以海外置產來回應對政治風險的敏感度,使得選擇置產泰國的成交戶數也已回歸疫情前水準,可以說是買氣正熱。那麼究竟是哪些原因使得泰國房產成為台人的熱門投資標的呢?以下可以分為三大方向來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首爾房價跌了 香港房價跌了 中國房價跌了 台灣房市是否泡沫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大家關心台灣是否會步入日本失落的30年 然而台灣與日本房市各有特色及背景,難以互相類比...
Thumbnail
首爾房價跌了 香港房價跌了 中國房價跌了 台灣房市是否泡沫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大家關心台灣是否會步入日本失落的30年 然而台灣與日本房市各有特色及背景,難以互相類比...
Thumbnail
小龍在本欄在2020年開始多次引用江恩及經濟周期,指香港樓市18年周期完結,2021年後樓市將會下跌,2023年至2025年將是機會。雖然已經開關,但是大陽春沒有到來,相反越來越多蝕讓盤,而成交量亦開始下跌。相信負面情緒也難免升溫。那麼我問題是如果樓市真的大跌,世界會如何? 當然第一個問
Thumbnail
小龍在本欄在2020年開始多次引用江恩及經濟周期,指香港樓市18年周期完結,2021年後樓市將會下跌,2023年至2025年將是機會。雖然已經開關,但是大陽春沒有到來,相反越來越多蝕讓盤,而成交量亦開始下跌。相信負面情緒也難免升溫。那麼我問題是如果樓市真的大跌,世界會如何? 當然第一個問
Thumbnail
上海房價連續三個月下跌,跌幅高達去年底的23% 馬博泰近期關注到一篇網頁報導,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保值信念已經動搖,連上海這個令人垂涎的市場也承受壓力。報導引用數據指出,上海的房價已經連續三個月下跌,跌幅高達去年底的23%。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上海房價的下跌?
Thumbnail
上海房價連續三個月下跌,跌幅高達去年底的23% 馬博泰近期關注到一篇網頁報導,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保值信念已經動搖,連上海這個令人垂涎的市場也承受壓力。報導引用數據指出,上海的房價已經連續三個月下跌,跌幅高達去年底的23%。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上海房價的下跌?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2023年台灣房市趨勢分析 台灣房市在2021年經歷了一波大漲,不少地區的房價創下歷史新高,引發了買賣雙方的關注與討論。那麼,2023年台灣房市會如何變化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台灣房市的走勢和影響因素: 全球經濟與資金面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¹,2021年全球經濟受到疫情衝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2023年台灣房市趨勢分析 台灣房市在2021年經歷了一波大漲,不少地區的房價創下歷史新高,引發了買賣雙方的關注與討論。那麼,2023年台灣房市會如何變化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台灣房市的走勢和影響因素: 全球經濟與資金面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¹,2021年全球經濟受到疫情衝
Thumbnail
近來有很多人對香港樓市很樂觀,但是另一邊美國樓市總值去年大幅縮水2.3萬億美元(約17.94萬億港元),創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多個大城市如三藩市等地的樓價都大幅下滑。香港樓市從來不是看本地的基本因素,因為以2003及2008年為例,都不是供應及利率等因素而令到樓市下跌,相反是週邊經濟轉差令到樓市
Thumbnail
近來有很多人對香港樓市很樂觀,但是另一邊美國樓市總值去年大幅縮水2.3萬億美元(約17.94萬億港元),創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多個大城市如三藩市等地的樓價都大幅下滑。香港樓市從來不是看本地的基本因素,因為以2003及2008年為例,都不是供應及利率等因素而令到樓市下跌,相反是週邊經濟轉差令到樓市
Thumbnail
隨著台灣央行利率升至7年來的新高,雖升息幅度遠不及他國貨幣政策,近期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也因此開始有分析師過度的解讀這將是"台灣房市崩盤倒數?"作為聳動的標題。我認為台灣的房市當然存在一定泡沫,如:房價與人均收入比;但還是有很多基本面的驅動,房屋供應不足、整府的基本建設
Thumbnail
隨著台灣央行利率升至7年來的新高,雖升息幅度遠不及他國貨幣政策,近期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也因此開始有分析師過度的解讀這將是"台灣房市崩盤倒數?"作為聳動的標題。我認為台灣的房市當然存在一定泡沫,如:房價與人均收入比;但還是有很多基本面的驅動,房屋供應不足、整府的基本建設
Thumbnail
香港房市曾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房地產市場之一,然而在經歷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嚴格疫情管制的打擊下,近期卻傳出當地房地產市場將創下30年來最低銷售量,且價格也將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年增率跌幅。
Thumbnail
香港房市曾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房地產市場之一,然而在經歷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嚴格疫情管制的打擊下,近期卻傳出當地房地產市場將創下30年來最低銷售量,且價格也將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年增率跌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